陈暋勇暋颜克成暋西南联大历史系课程设置与教研的时代特征
栜《国立北京大学史学系课程指导书(1931年—1932年)》,北京大学档案馆:BD1930014。转引自参考文献[7],第106页。
栞《国立北京大学文学院史学系课程一览1931—1937年》,北京大学档案馆:BD1930014,BD1932012,BD1933014,BD1934009,
BD1935008,BD1936015。参见:参考文献[7],第108灢112页。
栟关于西南联大重“通才教育暠的特色,学界已有较多论述,可参见:江渝《“通才教育暠:西南联大成功经验探析》,《西南民族大学
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第8期第252灢257页;刘京京、李晓菊《西南联大通才教育摭论》,《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
年3期10灢13页。
栠西南联大教授当时所著的中国通史有: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40年版;张荫麟《中国史纲》,青年书局1941年版(以上
二书参见:赵梅春《二十世纪中国通史编纂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16灢320页);雷海宗的《中国通史选读》,
为雷氏在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大讲授中国通史时的讲义,只有铅印本,未公开发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了该书。
栢陈寅恪所讲第一课的内容为东晋初年从北方南渡的僧人支愍度所立“心无义暠的内容。参见:卞僧慧《陈寅恪先生年谱长编》,
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191页。
栣孙毓棠为西南联大师范学院史地系所聘,除讲授中国通史外,在联大历史系曾讲授魏晋南北朝史、中国社会经济史、汉魏六朝
风俗史等课程。参见:西南联合大学北京校友会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一九三七年至一九四六年的北大、清华、南开》,第
1
19灢122页。
栤钱穆在《国史大纲·书成自记》中言:“(民国)二十六年秋,卢沟桥倭难猝发,学校南迁,余藏平日讲通史笔记底稿数册于衣箱
内,挟以俱行。取道香港,转长沙,至南岳。又随校迁滇,路出广西,借道越南,至昆明。文学院暂设蒙自,至是辗转流徙,稍得
停踪,则二十七年之四月也。自念万里逃生,无所靖献,复为诸生讲国史,倍增感慨。暠参见:《国史大纲·书成自记》,商务印书
馆2010年版,第3页。
枮爜爧参见:陈勇《论钱穆文化民族主义史学思想的形成》,《史学理论研究》2011年第2期。
枮爜爩参见:黄修明、陈勇《学者的交往与时代关怀———张荫麟、钱穆交往述论》,《历史教学》2010年第7期。
参考文献:
[
1]西南联合大学北京校友会.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一九三七年至一九四六年的北大、清华、南开[G].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006.
2]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下册[G].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3]朱希祖.北大史学系过去之略史与将来之希望[M]//朱希祖文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4]蔡元培.傅斯年致蔡元培函:论哲学门隶属文科之流弊(蔡元培附识)[M]//欧阳哲生.傅斯年全集:第一卷.长沙:湖南教育出
版社,2003.
5]钱穆.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6]傅乐成.傅孟真先生年谱[M]//傅斯年全集:第七册.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0.
7]尚小明.北大史学系早期发展史研究(1899—1937)[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8]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清华大学史料选稿:第二卷上暋国立清华大学时期1928—1937[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
9]清华大学校史编写组.清华大学校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1.
10]雷海宗.对于大学历史系课程的一点意见[J].独立评论,(224).1936灢10灢25.
11]国民政府高等教育司.全国高等教育概况[M].重庆:国民政府教育部高等教育司,1939.
12]朱希祖.大学文学院历史学系必修选修科目表审查意见[M]//朱希祖文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13]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M]//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14]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M]//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2
[
[
[
[
[
[
[
[
[
[
[
[
[
[15]李锦绣.圣籍神皋寄所思(代序)———读陈寅恪先生《赠蒋秉南序》[M]//王永兴.陈寅恪先生史学述略稿.北京:北京大学出
版社,1998.
[16]雷海宗.此次抗战在历史上的地位[M]//雷海宗,林同济.文化形态史观·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
任公司,2010.
[17]钱穆.国史大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18]历史理性批判散论·自序[M]//何兆武.历史理性批判论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19]许倬云.台湾史学五十年序言———也是一番反省[M]//王晴佳.台湾史学五十年(1950-2000):传承、方法、趋向.台北:麦田
出版社,2002.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