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卷第1期  
2
0171月  
BET体育365投注官网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ichuan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  
Vol.44,No.1  
January,2017  
三国志引诗探析  
房锐,谢俊培  
(BET体育365投注官网文学院,成都610066)  
摘要:陈寿深受经学的影响,三国志继承了先秦两汉史书以教化讽谏为目的的引诗传统由于受切世  
大事的史事著录原则的影响,《三国志取材精审,行文简净,较之前的史传作品,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研究三  
国志引诗的特点及其成因,是研究古代史书引诗传统引诗演变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关键词:陈寿;《三国志》;引诗  
中图分类号:K20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5315(2017)01-0115-04  
[
2]635  
陈寿三国志是继班固汉书之后又一部纪传体  
断代史,主要记载了魏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共  
兄弟,以御于家邦’。……”  
引用了诗经·大雅》  
文王》、《思齐中的完整诗句。  
6
5其中,《魏书30,《蜀书15,《吴书20。  
二是引具体篇名或引某篇中的关键词指代篇义。  
引具体篇名,如卷六四吴书·诸葛恪传》“四牡之  
[
1]285  
三国志文质辨洽”  
著称,取材精审,笔法简  
[
2]1432  
,叙事井然,在中国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值得  
注意的是,陈寿在三国志中收录了汉末至晋初近百  
年间一些与诗学相关的文献,这些文献对于认识魏晋  
时期的经学传播诗教传统史家引诗传统及诗学发展  
等具有相当的价值在此,笔者拟对三国志引诗的  
特点及其成因进行探讨。  
遗典,思饮至之旧章”  
两句,《四牡诗经· 小  
中的篇名引某篇中的关键词指代篇义,全书仅有  
两处,均在卷十九魏书·陈思王植传所录曹植求自  
试表文云:“植常自愤怨,抱利器而无所施,上疏  
求自试曰:……故君无虚授,臣无虚受;虚授谓之谬举,  
虚受谓之尸禄,《素餐所由作也。……今臣无  
德可述,无功可纪,若此终年无益国朝,将挂风人彼  
[]  
之讥是以上惭玄冕,俯愧朱绂。”  
2
565-566  
曹植引用  
[3]358  
三国志引诗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  
诗经·魏风·伐檀》“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中的  
()《三国志征引诗经的概况及特点  
关键词素餐”,指代该篇的意义,并以此作为自己立论  
[
3]384  
先秦两汉史书历来有引用诗经的传统,《三国  
也不例外。《三国志引用诗经》,按其所引内容的  
形式,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的依据接着,又引用曹风·候人》“彼其之子”  
中的彼其一词,指代无功受禄的篇义。  
三是引诗经书名或》、《》、《类题卷十  
魏书· 崔琰传,崔琰的谏书中有殷鉴夏后,  
一是引完整诗句如卷二二魏书· 陈群传》:  
[2]368  
“《仪刑文王,万邦作孚’;又曰刑于寡妻,至于  
称不远句  
,《诗经》。据统计,《三国  
收稿日期:2016-10-11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诗学文献集成校笺”(14ZDB06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房锐(1966—),,河南沈丘人,BET体育365投注官网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及  
巴蜀文化研究;  
谢俊培(1991—),,四川内江人,BET体育365投注官网文学院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115  
BET体育365投注官网学报(社会科学版)  
提及诗经书名共16如卷十四魏书·程晓  
所录程晓的上疏中就有曹恭公远君子,近小人,  
劳役,毗上疏曰:‘窃闻诸葛亮讲武治兵,而孙权市马辽  
,量其意指,似欲相左右备豫不虞,古之善政,而今  
者宫室大兴,加连年谷麦不收诗云:‘民亦劳止,迄可  
[
2]431  
国风托以为刺”  
》、《类题共6,分别为3,《2,  
1由于此类仅作为了解三国志引诗特点的  
等句;三国志中提及》、  
[2]698  
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唯陛下为社稷计。’”  
[3]548  
民亦劳止,迄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  
四句,  
参证,因此,其数量未被统计入三国志诗经总数  
之中。  
出自大雅·民劳》。郑玄笺云:“今周民罢劳矣,王几  
可以小安之乎? 爱京师之人以安天下,京师者,诸夏之  
[3]548  
据笔者统计,《三国志诗经中的完整诗句共  
根本。”  
辛毗以民劳为证,劝谏魏明帝不应过分  
3
1,涉及诗篇22诗经具体篇名16,涉及  
劳役百姓,广,中  
以为据的例证。  
1
4》、《》、《三类中,比例最大,  
其次为》,最次为》。  
魏书·高堂隆传:“陵霄阙始构,有鹊巢其上,  
帝以问隆对曰:‘《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今  
兴宫室,起陵霄厥,而鹊巢之,此宫室未成身不得居之  
象也天意若曰,宫室未成,将有他姓制御之,斯乃上  
天之戒也夫天道无亲,惟与善人,不可不深防,不可  
三国志诗经》,按其引用者不同,可分为两  
一是作者直接引用诗经》,包括文末评4处和作  
者行文中的叙述1二是史书中的人物在奏疏诏  
对话书信中引用诗经》。其中,奏疏中引用诗  
的数量最多,18,诏令中引诗经8,对话  
中引诗经15。  
[2]710  
不深虑。……’”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两句,出自  
召南·鹊巢》。高堂隆以此为证,警示明帝应深防远  
,防止他姓争位夺权这是对话中引以证事的  
例证。  
三国志诗经形式的不同,又可分为言语  
和著述引两种言语引》,“是指人们在  
言谈话语中对的引用,即通过在辞令中引用诗句  
以断事说理,把诗作为称引的论据,证明自己观点的合  
通过以上例证,可知三国志在诏令谏疏对话  
中引诗,均展现出引以为据以证事的特  
,此类引》,三国志中比比皆是。  
[4]3  
理性,以增强辞令的说服力和可信度” 。《三国志》  
人物对话中引》,即属于言语引诗著述引》,  
史传引》,可追溯到先秦时期,《左传》、《国语》、  
战国策记载了春秋战国时期引》、的社会  
风气,《史记》、《汉书更是以证史,《诗经成为其  
史料来源之一相较前代史书引的特点,《三国  
更为精简,多取诗歌本义,其引以证事  
的动机比较单一。  
即引诗者在著书立说时根据需要引为用,以增强  
所述所论之说服力,此时的己经成为不容置疑的  
经典,引诗者更多的是考虑诗句的意义以及所引之诗  
[4]4  
是否可以恰当地作为论说的依据” 。该类在三国  
中运用较多,文末评作者行文奏疏诏令书信中  
引用诗经》,均属于著述引》。《三国志中的言语  
和著述引》,虽然在引诗形式上有所不同,但  
二者在引目的上大多相同,即引以为据,引  
()《三国志对私人诗作及歌谣的征引  
三国志征引的私人诗作数量较少卷十四魏  
·蒋济传:“文帝即王位,转为相国长史及践  
,出为东中郎将济请留,诏曰:‘高祖歌曰安得猛  
士守四方”! 天下未宁,要须良臣以镇边境如无其  
以证事。  
三国志,著述引以为据的例子较多。  
如卷三魏书·明帝纪:  
六年春二月,诏曰:“古之帝王,封建诸侯,所  
[2]451  
,乃还鸣玉,未为后也。’”  
魏文帝即位,任命蒋济  
东中郎将,蒋济请求留任京都,魏文帝在诏书中引用刘  
大风歌》,敦促蒋济外出任职,守卫边境卷十九  
魏书·陈思王植传,曹植在陈审举表,引用宋  
以藩屏王室也诗不云乎,‘怀德维宁,宗子维  
’。汉继周,或强或弱,俱失厥中大魏创  
,诸王开国,随时之宜,未有定制,非所以永为后  
[2]573  
九辩》“国有骥而不知乘,焉皇皇而更索”  
两句,  
[
2]98-99  
法也其改封诸侯王,皆以郡为国。”  
欲以此劝谏魏文帝应在王室贵族诸侯王中选拔辅佐  
朝政的人才,而不要舍近求远以上两例属于书中人  
物对诗歌的引用黄初四年(223),曹植应诏回京,未  
被曹丕召见,因而作诗二首陈情,希望能够面见曹丕。  
魏书·陈思王植传收录了这两首诗作据卷五三  
这是诏书中引以为据的例证。“怀德维宁,宗  
[3]550  
子维城两句,出自大雅·》  
诏书以此为据,  
证明分封同姓诸侯有利于捍卫王室。  
,卷二五魏书·辛毗传:“帝方修殿舍,百姓  
116  
谢俊培三国志引诗探析  
吴书·薛莹传记载,建衡三年(271),孙皓追叹莹父 的。  
[
2]1254  
综遗文,且命莹继作,莹献诗曰……”  
由于记载  
其一,深受诗教传统及史书引诗传统的影响。  
诗教一词,出自礼记·经解》,文云:“孔子曰:  
史事的需要,陈寿在三国志中收录了曹植及薛莹的  
诗作。  
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  
[5]1609  
三国志中收录了四首歌谣,这些歌谣短小精悍,  
。’”  
论语·泰伯:“子曰:‘兴于诗,立于礼,  
[
6]2487  
且均出自吴书》。其中,“曲有误,周郎顾两句,称赞  
周瑜精通音律卷五四吴书·周瑜传:“瑜少精意  
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  
成于乐。’”  
可见,早在春秋时期,孔子等人已经大  
力推崇诗教除了诗歌的教化作用外,孔子还提出诗  
具有兴观群怨的社会作用。《论语·阳货:“子曰:  
小子,何莫学夫诗?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  
[
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2]1265  
[
6]2525  
除此之外,其余三首均为谶言。“黄金车,班兰耳,  
闿昌门,出天子四句,出自卷四七吴书· 吴主孙权  
》,文云:“黄龙元年春,公卿百司皆劝权正尊号夏  
四月,夏口武昌并言黄龙凤凰见丙申,南郊即皇帝  
是日大赦,改年。…… ,兴平中,吴中童谣曰: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对此,孔安国郑玄朱熹等人多有阐释,此不赘述可  
以说,诗经采诗献诗到编定,观风俗知得失、  
[7]1708  
自考正”  
的目的不断得到强化推广,尤其是孔子对  
诗经政教作用加以论述后,《诗经被纳入礼的范畴,  
[2]1134  
黄金车,班兰耳,闿昌门,出天子。’”  
三国志录  
最终成为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  
[
3]270  
此歌谣,以昭显孙权称帝乃天命使然。“宁饮建业水,  
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等句,是陆凯在  
劝谏孙皓不要迁都武昌的奏疏中引用的童谣卷六一  
”  
的政教工具。  
春秋战国时期,《诗经在政治文化生活等方面  
被广泛的征引,史书在记载史实和行文的过程中,不可  
避免地要引用诗经》。左传》、《国语》、《战国策等  
先秦史书中引用诗经已十分常见。《史记》、《汉书》  
及晚于三国志后汉书延续了引的传统据  
范亚栋统计,《史记引用诗经的诗句共31,涉及  
诗篇25;《汉书引用诗经的诗句共172,涉及  
诗篇85;《后汉书中引用诗经的诗句共97,涉  
吴书·陆凯传:  
皓徙都武昌,扬土百姓泝流供给,以为患苦,  
又政事多谬,黎元穷匮凯上疏曰:“……又武昌  
土地,实危险而塉确,非王都安国养民之处,船泊  
则沉漂,陵居则峻危,且童谣言:‘宁饮建业水,不  
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臣闻翼星为  
,荧惑作妖,童谣之言,生于天心,乃以安居而比  
及诗篇61;《三国志引用诗经的诗句共25,涉及  
[2]1400ꢀ1401  
[8]6,7  
,足明天意,知民所苦也。”  
诗篇20首  
陈寿在撰写三国志,也必然受到  
陆凯在奏疏中引用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  
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等句,并试图以童谣之言乃  
是天意使然的说法,劝说孙皓不要迁都武昌。  
诗教传统和史书引诗传统的影响,以为据,引  
以证事可以说,东汉末年至西晋初年,虽然经学  
独尊的地位已有所动摇,但在社会政治生活等方面,经  
学仍然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诗经的政教功能讽  
谏作用依然发挥着较强的作用,诗教传统引诗传统在  
三国志中也得以延续。  
诸葛恪,芦苇单衣篾钩落,于何相求成子閤三  
,出自卷六四吴书·诸葛恪传》,文云:“先是,童谣  
:‘诸葛恪,芦苇单衣篾钩落,于何相求成子閤。’成子  
閤者,反语石子冈也建业南有长陵,名曰石子冈,葬  
者依焉钩落者,校饰革带,世谓之钩络带恪果以苇  
其二,陈寿切世大事的史事著录原则。  
陈寿著录三国志》,采用的是切世大事的史事  
[2]1441  
[9]  
席裹其身而篾束其腰,投之于此冈。”  
此歌谣实为  
著录原则他在魏书·杜恕传中提出:“恕奏议论  
[2]507  
谶言,在诸葛恪生前便流传于世,而诸葛恪之死竟与其  
驳皆可观,掇其切世大事著于篇。”  
晋书·陈寿  
预言吻合由此可见,《三国志收录这些歌谣是出  
,范頵上表言:“臣等按故治书侍御史陈寿作三  
[
2]2138  
于史事叙述的需要,而非有意收录与所录私人诗作  
不同的是,《三国志所录歌谣多为谶言,带有强烈的政  
治色彩。  
国志》,辞多劝诫明乎得失,有益风化。”  
明乎得失、  
有益风化当是三国志的社会价值取向陈寿在引诗  
,引用更具政教作用的》、《是可以理解的。  
此外,陈寿切世大事的史事著录原则还体现在  
三国志对私人诗作和歌谣的收录上。《三国志收录  
三国志引诗具有上述特征,其原因是多种多样  
的私人诗作和歌谣较少,相对而言,对关乎军国大业等  
117  
BET体育365投注官网学报(社会科学版)  
方面的令文奏疏却大量收录如在魏书·陈思王植  
人作品,不同于史记》、《汉书在文人传记中大量收录  
作品的做法。  
清人李慈铭评价陈寿三国志》:“承祚固称良史,  
,陈寿不吝笔墨,收录了曹植献诗》、《求自试  
》、《求通亲亲表》、《陈审举表等长篇诗文收录这  
些诗文是因史事需要,非有意收录,均体现了陈寿对切  
世大事的史事著录原则。  
然其意务简洁,故裁制有余,文采不足当时人物,不  
减秦汉之际,乃子长作史记》,声色百倍,承祚此书,暗  
[13]917  
其三,文质辨洽与行文简净的笔法。  
然无华,范蔚宗后汉书较为胜矣。”  
李慈铭认为  
三国志较少引用或收录私人诗作和歌谣,引用  
三国志虽体例严谨,简洁质朴,但却缺乏文采,暗淡  
诗经也大多是史传中的人物引用,对诗义亦不多加  
无光华阳国志记载,陈寿聪警敏识,属文富  
[14]480  
阐释,这与陈寿行文简净的笔法有关。  
”  
,这与三国志简洁质朴的文风相矛盾可见  
刘勰文心雕龙·史传:“唯陈寿三志》,文质  
陈寿在编撰三国志,有意采用行文简净的笔法,这  
也是三国志较少收录私人诗作和歌谣以及多引》  
以证事不释诗义的原因之一。  
[1]285  
辨洽,荀张比之于迁固,非妄誉也。”  
晋书·陈寿  
说陈寿三国志》“虽文艳不若相如,而质直过  
[
10]2138  
”  
。“文质辨洽体现了陈寿刻意求实,务使形  
综上所述,受诗教传统和史书引诗传统以及陈寿  
切世大事的史事著录原则和行文简净笔法的影响,  
三国志引诗较之以前的史书,既有共同点,又有其独  
特性,这就使得三国志在引诗上具有独特的意义。  
首先,《三国志引诗以诗经为主,所引诗经》,又以  
》、《为主,引诗为据,继承了诗经诗教传  
,体现了诗经的社会作用其次,《三国志》“切世  
大事的史事著录原则,文质辨洽行文简净的笔法,为  
后世史家提供了垂范,具有积极的影响。  
式与内容文采与史实均匀配合的著录笔法,不尚奇爱  
,不以文害质,形成了三国志严谨质朴的文风晁  
公武在郡斋读书志中称三国志》“实高简有  
[
11]181  
陈寅恪称陈承祚著三国志》,下笔严  
。《三国志行文简净,首先体现在行文少有修  
”  
[12]176  
”  
饰渲染的语言,即使是文末的”,基本上只简要论述  
人物的功过得失立传缘由等,篇幅不过200余字,点  
到为止,不同于史记》、《汉书洋洋洒洒,逞显才华。  
其次,《三国志为文人立传仍以记述历史为主,不录文  
注释:  
晋书》、《宋书等均载有这类童谣。《晋书卷二八五行中:“吴孙亮初,童谣曰;‘吁汝恪,何若若,芦苇单衣篾钩络,于何  
相求常子阁。’‘常子阁,反语石子堈也钩络,钩带也及诸葛恪死,果以苇席裹身,篾束其要,投之石子堈后听恪故吏  
收敛,求之此堈云。”(中华书局1974年版,842)  
参考文献:  
1]刘勰,范文澜.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2]陈寿.三国志[M].裴松之注.北京:中华书局,1982.  
3]毛诗正义[G]//阮元.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  
4]曾小梦.先秦典籍引考论[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8.  
5]礼记正义[G]//阮元.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  
6]论语注疏[G]//阮元.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  
7]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8]范亚栋.前四史对诗赋歌谣的采用[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1.  
9]方韬.三国志》“轻诗赋重子论考论[J].中国文化研究,2013,(冬之卷).  
10]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1]晁公武,张猛.郡斋读书志校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12]陈寅恪.寒柳堂集[M].北京:三联书店,2001.  
13]李慈铭.越缦堂日记·已集:2[M].扬州:广陵书社,2004.  
14]常璩,刘琳.华阳国志校注[M].修订版.成都:成都时代出版社,2007.  
[
[
[
[
[
[
[
[
[
[
[
[
[
[
[责任编辑:唐普]  
118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