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体育365投注官网学报(社会科学版)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认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论基点。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
《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对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的主要矛盾作了经典论断:“社会主义改
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
盾。”这一经典论断,一直为党的十二大以来的历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党章所坚持,并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
涵。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们党以经典论断为理论基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科学总结不同阶
段、不同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表现,形成了诸如两个文明、三位一体、四位一体、五位一体等一系列
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思路和重大战略思想,这些内容与经典论断及其科学内涵构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社会主要矛盾理论。从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提出“共同创造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到党的十七
大报告提出“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再到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共同创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
美好的未来”,表明我们党对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时代呼声和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民生诉求日益重视。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新成就,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和经济社会条件更加成熟,社会主要矛盾出现转化的理论准备也逐步完成。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
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
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逻辑起点和理论支点,就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
化的重大论断。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重大论断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理论的继承和创新。其继承
性在于,这一新论断始终坚持立足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国情来认识和分
析社会主要矛盾。一方面,这一重大论断分析的社会主要矛盾既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中的矛盾,又是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矛盾。原有主要矛盾的某些方面,相较于过去,是量变积累引起的临界点上的质
变,然而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长河中,仍只是局部的量上的变化,实质上还是属于社会需求和社会
发展方面的矛盾。换言之,经典论断中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但没有消失,而且仍然存在并将
始终存在,只是更多地融入或隐含到新的社会主要矛盾之中并通过它表现出来。另一方面,这一重大判断承
认生产力在某些方面、某些领域依然比较落后。所以,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由较
低层级供需矛盾向中高层级供需矛盾的转变,从‘数量短缺型’供需矛盾向‘优质不足型’的供需矛盾转变。
这个变化确实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但还不足以改变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国
情”①。只要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就必须始终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
本路线,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消除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
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其创新性在于,这一重大论断创造性地立足于新时代我国基本国情的阶段性
特征来分析和处理社会主要矛盾。一是这一重大论断形成的实践基石是我国基本国情的阶段性特征,反映
了社会主要矛盾在新时代的新表现新趋势,把握了新时代发展要求,顺应了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体现
了发展目的和发展手段的统一、丰富性和包容性的统一。二是这一重大论断注重精准分析社会主要矛盾变
化的具体表现和作用方式,坚持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反复强调的强化问题意识、突出问题导向的思想观
点,是对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具体分析,使我们党的理论和政策能一以贯之地瞄准
“靶心”,精准施策,统一思想,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体现了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时代性和前瞻性的统一。
党的十九大报告正是在紧紧抓住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的基础上,系统回答了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方向、
发展方式、发展动力等基本问题,形成了破解社会主要矛盾的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的新理
念、新思想、新战略。
二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论断的现实依据
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的新论断,是一个既符合当今中国现实又具有未来工作指
①
陈晋《深入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北京日报》2017年11月13日。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