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体育365投注官网学报(社会科学版)
任教维也纳大学时出版的《从经验立场出发的心理学》;其次是晚期具体主义(Reism)哲学中涉及的部分整
体结构的观点,这些观点被编辑在他去世后于1933年出版的《范畴理论》中。①
布伦塔诺在维尔茨堡讲座时期区分了三种部分概念:第一种是物理部分,第二种是逻辑部分,第三种是
形而上学部分。首先,物理部分是指事物可分离的部分。受亚里士多德影响,它不仅仅指物理对象的部分,
而且包括意识内容的部分。例如,原子作为整体,它的部分有电子、质子、中子。而质子作为整体,它的部分
有夸克。但是电子本身作为物理对象不再具有部分了,可是意识对它却仍可以划分出部分,电子在意识中可
以被进一步划分为上半部分(thetophalfofE)和下半部分(thebottomhalfofE)。由此,布伦塔诺在物理
部分中又区分了两种对部分的“划分”,一种是分离的部分(separableparts),另一种是区分的部分(distin-
guishableparts)。显然可见,区分的部分不能独立于意识活动而存在。一个分离的部分一定是可区分的,但
区分的部分未必是分离的。其次,布伦塔诺所谓的逻辑部分刻画的是事物之间的种属关系。例如,颜色是红
色的部分,人是苏格拉底的部分。布伦塔诺主张属是种的部分,依此类推,种是种差的部分,作为最高属的范
畴是最小部分。再次,形而上学部分指的是实体和属性,其中实体是整体,而属性则是实体的部分。例如,亚
里士多德是瘦弱的,是理性动物,是哲学家等等。在作为整体的实体中,布伦塔诺进一步将作为部分的属性
区分为本质属性和偶性。例如,“是哲学家”这个部分对于亚里士多德而言就是偶性,我们完全可以设想某种
可能性,在其中亚里士多德是个厨师;而“是人”对于亚里士多德而言就是本质属性,因为不具有这个部分,亚
里士多德将不存在。②
总之,维尔茨堡讲座时期,布伦塔诺用部分和整体关系来解释种属、实体和属性以及物理现象和意识现
象的关系。布伦塔诺虽然区分了两种部分之间的关系:双边依赖关系(mutualcorrelation)和单边依赖关系
(one-sidedcorrelation)。具体而言,一个连续体的界限(boundaries)和这个连续体(continuum)的关系就是
一个双边依赖关系。例如,一个广延物和它的形状,我们无法设想一个没有形状的广延物,也无法想象一个
没有广延的形状。但是,布伦塔诺更为重视的是单边依赖关系,尤其是他在解释种属、实体与非实体范畴以
及物理现象和意识现象关系时。首先,布伦塔诺认为种属依赖于最小种差而存在,一切范畴、属、种、种差都
最终依赖于不可分离的最小种差。其次,布伦塔诺认为非实体依赖于实体。即实体的属性不能独立于实体
存在。但实体中不仅指物理对象,而且也包括意识对象。再次,布伦塔诺认为意识现象依赖于物理现象。例
如意识内容中的区分部分(distinguishableparts)依赖于分离部分(separableparts),意识中的区分部分若没
有相应的分离部分,那么它就是意识内的虚构,不能独立存在。例如,在漫威616宇宙中,“变种人”依赖于
“X战警”,“X战警”依赖于“复仇者联盟中的X战警”,“复仇者联盟中的X战警”依赖于“红女巫”、“快银”、
“金刚狼”等,但“金刚狼”等人物在物理宇宙中是不存在的,所以基于他们的一些种属也因此是虚构的。此
外,布伦塔诺认为内知觉(意识自身)依赖于外知觉(对象意识)而存在。他认为任何对象意识都具有一个自
身意识(self-consciousness),自身意识就是内知觉,它并不是外知觉之外又一个附加知觉行为,而是外知觉
身上一个非独立的部分。在这一时期,布伦塔诺虽然没有持严格的唯名论立场,主张只有具体个体才存在
(Reism),但他的本体论结构是洋葱式的,即将共相的实在性奠基于具体个体(letzteeinheitlicheSubstanz)。
布伦塔诺晚期转向了具体主义(Reism),认为只有具体事物以及具体事物的部分和集合才是真实的存
在,属性只是具体事物的集合。克鲁德齐姆斯基和史密斯认为,布伦塔诺形而上学立场转向的原因有两个。
首先是因为布伦塔诺发现属性不是事物的非独立的部分,属性本质上是具体事物的集合。例如,“这朵花是
红色的”中,属性“红色的”是所有红色的具体事物的集合。在这个意义上,他不仅承认事物(物理对象和意识
对象)是存在的,而且它们的部分和集合也是真实存在的。但在维尔茨堡时期,布伦塔诺还承认属性和种属
作为非独立部分而存在。例如他早期承认“人”是存在的,但“X战警”是不存在的。因为前者有所依赖的具
体事物,而后者没有所依赖的具体事物。但晚期,他则完全拒绝种属是存在的了,他将种属和属性还原为具
①
②
WilhelmBaumgartner&PeterSimons,“BrentanoꢀsMereology,”Axiomathes5,no.1(1994):61,64.
ArkadiuszChrudzimski&BarrySmith,TheCambridgeCompaniontoBrentano (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4):201-204.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