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达淮ꢁ甄学涛ꢁ美德伦理视域下先秦德性伦理及其当代价值探析
过这样的描述———“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①,此处关于仁的描述承继了孔子忠恕之道的基本思想。孟子还
探寻了仁与“道”的关系,认为遵循仁德即是人生大道,所谓“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②。仁在孔子那里
更多地体现为“爱人”,孟子则扩展了仁爱的涵义,认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③,从亲亲到仁民再到爱物这
样一个仁爱序列,赋予了仁这一德性以存在论意义。此外,孟子还为仁德加入了“反求诸己”的新规定,注重反
躬自问,即“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④。另一方面,孟子德性思想
最大的特点就是其先验道德论,而这又是由其性善论所决定的。《孟子·尽心上》有云:“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
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⑤《孟子·告子上》也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
矣。”⑥可见,良知、良能是人先天就具有的,仁义礼智也是人本身就具有的,但只有通过思索才能获得它。须注
意的是,孟子的这种先验道德并不同于西方宗教和哲学中的先验道德,孟子的先验道德只有在人伦交往中才能
彰显其实际意义。最后,孟子不仅首次以仁义并举,而且创立了“仁义一体”的美德规范合一之伦理体系。《孟
子·离娄上》曾道:“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⑦安宅、正路体现了
孟子将仁与义视作最重要的两种德性,是人生存之根本,亦如他所言居仁由义才足以备大人之事。在孟子这
里,义不仅具有外在的向度,而且具有内在的向度,就是说,义不仅是一个道德规范范畴,而且是一个道德心理
学范畴。就前者来看,“亲亲,仁也;敬长,义也”⑧,“父子有亲,君臣有义”⑨,“事君无义,进退无礼”ꢈꢊꢉ,体现了义
作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调整着社会的伦理关系;就后者而言,“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ꢈꢉ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
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ꢈꢌꢉ,则突出了作为内心持守和德性追求的义。如此,孟子便通过仁—义的伦理结构将
美德与规范统一了起来。
(二)老庄之说:伦理自然主义
老子强烈地拒斥孔孟的仁义及礼的学说,认为它们偏离了大道,不仅无助于社会和谐,而且正是社会矛盾
的直接结果,诚如《老子·十八章》所讲,“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ꢉꢈꢍ。《老子·三十八章》更是在极大程
度上苛责了礼,“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ꢉꢈꢎ。那么到
底什么是老子所言之“道”呢? 道在老子那里不仅具有本体论的意义,而且具有宇宙论的意义。《老子·二十五
章》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ꢈꢉꢏ因此
可以看出,道乃万物之本体,并且循环往复,是天地之根本。从宇宙论的角度看,表现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
三,三生万物”ꢈꢉꢐ,从“道”到“一”到“二”再到“三”,反映了道从混沌到动静再到阴阳的演化过程。至此,道已获得
其形而上的全部规定性。老子认为人性本朴,自然乃是最高的美德,所谓“见素抱朴,少私寡欲”ꢉꢈꢑ就体现了老子
素朴的德性思想,而通过道法自然,形上的道本体与其德性观念间就建立起了联系,二者均以自然作为最高的
依凭。老子的伦理思想,以道为核心铺展开来,崇尚自然,反对人为道德规范和社会秩序,游离于西方伦理学意
义上的规范与美德之外,具有独特的伦理自然主义色彩。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方勇译注《孟子》,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284页。
方勇译注《孟子》,第291页。
方勇译注《孟子》,第281页。
方勇译注《孟子》,第60ꢒ61页。
方勇译注《孟子》,第264页。
方勇译注《孟子》,第218页。
方勇译注《孟子》,第137页。
方勇译注《孟子》,第264页。
方勇译注《孟子》,第96页。
ꢈꢉꢊ方勇译注《孟子》,第128页。
ꢈꢉꢋ方勇译注《孟子》,第261页。
ꢈꢉꢌ方勇译注《孟子》,第157页。
ꢈꢉꢍ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46页。
ꢈꢉꢎ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第98页。
ꢈꢉꢏ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第65页。
ꢈꢉꢐ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第120页。
ꢈꢉꢑ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第48页。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