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林ꢁ中国共产党认识公平正义地位的三重维度
“
执政责任”是指“一个执政党基于执政所建构的一系列涵盖权力与责任、权利与义务、承诺与践行、规范
与惩治等基本范畴的政治关系、法律关系、伦理关系的综合统一体,是执政党对国家和人民的职责担当”①。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执政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集中代表人民
行使权力,享有具体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理所当然地在政治上、法律上和道义上担负着相应的执政
责任。这个执政责任,从民族进步高度看,是要引领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从国家建设层面讲,是要带领人
民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社会治理维度论,是要促进和实现社会的自
由、平等、公正与法治;从人的发展角度说,是要不断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因
此,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承担执政责任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人对此也保持着理论上的高度清
醒和实践上的高度自觉。
(一)公平正义执政责任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始,就将自己定位为无产阶级的政党,以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最终目
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取得成功的事实表明,真正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立场,为民族谋
复兴、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也是中国共产党的独特性和先进性之所在。党的七大在
党的章程中第一次明确阐述了自身的性质和宗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进的有组织的部队”,
“
代表中国民族与中国人民的利益”,共产党人“必须具有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的精神”②。新中国成立
后,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执政地位的确立,意味着党所肩负的责任也随之发生了改变。“我们
要负担什么责任呢? 在过去我们无非是闹革命,革命胜利以后,我们党执了政,掌了权,就要担负起把国家引
导到社会主义道路上去和进行建设的艰巨任务。”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面貌日新月异,形
势不断变化,但由自身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党的执政责任核心始终不变,那就是带领人民追求美好生活、建
设社会主义、实现民族复兴。江泽民指出,“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为人民谋利益,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
为实现自己的根本利益而奋斗”④,“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⑤。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后,改
革发展风险越来越大,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党中央深刻意识到“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
劳永逸的”,“只有一心为公,立党才能立得牢;只有一心为民,执政才能执得好”,进而做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
建设的重大决定,推动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以把自身建设成为一个“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
党”,坚持“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⑥。胡锦涛强调,“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
现,也是我们党一贯的政治主张和执政理念”⑦。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福祉。只有坚持权为民用、
情为民系、利为民谋,坚定不移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确保改革发展成果最大程
度惠及全体人民,党的执政基础才能更加牢固,执政合法性才会更加充分。因此,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回
应人民的公平正义诉求、协调社会利益关系,促进社会更加公平正义,就是我们党必须面对的重大历史任务
和必须肩负的重要执政责任。对此,党中央始终保持清醒,反复强调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性,指
出公平正义“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⑧,“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
①
②
张书林《论党的执政责任建设》,《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3期,第3页。
《中国共产党党章(1945年6月11日中共七大通过)》,中国日报网,2012年8月29日发布,2019年7月24日访问,httpꢃꢂꢂwwwchinadaily
comcnꢂdfpdꢂ18daꢂ2012-08ꢂ29ꢂcontent_15715132htm。
③
邓小平《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62年2月6日),《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03页。
江泽民《二十年来我们党的主要历史经验》(1998年12月18日),《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62页。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2002年11月8日),《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38
页。
④
⑤
⑥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2004年9月1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人民日报》2004
年9月27日,第1版。
⑦
⑧
胡锦涛《以人为本,执政为民》(2011年1月10日),《胡锦涛文选》第3卷,第475页。
胡锦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文选》第2卷,第291页。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