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卷第5期  
0229月  
BET体育365投注官网学报(社会科学版)  
2
JournalofSichuanNormalUniversity  
Vol49ꢁNo5  
ꢂSocialSciencesEditionꢃ  
Septemberꢁ2022  
师范生师德培养制度的历史演进  
———基于近代学制的视角  
牛君霞  
ꢄꢄ摘要:我国师范生师德培养制度肇端于晚清师范学堂,制度化于1902年的壬寅学制,此后历经癸卯学制壬子  
癸丑学制壬戌学制逐渐成熟并完善师范生师德培养制度包含入学选拔制度培养方式制度以及考核评价制度。  
入学选拔制度通过入学前的保证书制度和入学后的试习制度前后呼应,确保师范生进校前具备良好的师德培养基  
培养方式制度主要以课程设置活动仪式双管齐下来孕育师范生师德考核评价制度分校内考评和  
校外检定”,两者相辅相成,双层加固,确保迈入学校的每一位准教师具备合格的师德研究发现,近代学制改  
革思想和性质的演变指导着师范生师德培养制度的变化师范生师德培养制度在近代学制演变中,建立起注重师  
范生道德实践能力和自我技术培育的基本主线与此同时,师范生师德培养制度在不同历史时期存在一定的继  
承性和稳定性。  
关键词:师范生;师德培养制度;近代学制;历史演进  
DOI1013734ꢅjcnki1000-5315202205015  
收稿日期:2022-05-04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固本开新:近代以来中国师范生师  
德培养制度发展研究”(TER2021-002)、BET体育365投注官网2021年度校级教学改革课程思政类示范课程  
教育学基础项目(XJ20210921)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牛君霞,,甘肃天水人,教育学博士,BET体育365投注官网教育科学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教育史教师教  
,E-mailꢆniujunxia_2008@126com。  
新时代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加强师德建设是首要之义强教必先强师,强师必先强德。  
未有师资缺乏而可以兴教育,德才浅薄而足以为人师者。“师德需要教师自我修养外,更需要教育培养。  
2
021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建设的  
重要标准2022411,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提出将师德教育贯穿教  
,师德教育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必须依赖科学实效的师德  
培养制度,且从职前开始,加强常态化一体化的师德教育师范生作为未来教师岗位的中坚力量,不仅要业  
务求精,更要师德为先我国师范生师德培养制度肇端于晚清新政时期试办的师范学堂,制度化于1902  
年清政府颁布的壬寅学制,此后历经癸卯学制壬子癸丑学制壬戌学制逐渐成熟并完善,为后续师范生师德  
的培养奠定了制度基础近代师范生师德培养制度包含入学选拔制度培养方式制度以及考核评价制度。  
本文试图从学制变迁的视角,分析各项制度的具体演变,以此深化对近代学制及其师范生师德培养制度的理  
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201499)》,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4。  
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教育部官网,20211129日发布,2022428日访问,httpꢆꢅꢅwww  
moegovcnꢅjyb_xwfbꢅs248ꢅ202111ꢅt20211129_583188html。  
教育部等八部门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教育部官网,2022414日发布,2022428日访问,httpꢆꢅꢅwwwmoegovcnꢅ  
srcsiteꢅA10ꢅs7034ꢅ202204ꢅt20220413_616644html。  
132  
牛君霞师范生师德培养制度的历史演进———基于近代学制的视角  
性认识。  
入学选拔———“保证书试习前后呼应  
897,揭开了中国近代师范教育的序幕以南洋公学师范院为肇端,至壬寅  
学制颁布之前,清政府陆续试办了一些师范学堂为了保障招录的师范生有良好的品行,师范学堂从兴办  
,就注意考选学生,宜慎于始为此,建立了师范生师德入学选拔制度其内容有二:一是保证书制  
,二是试学制度保证书制度即师范生在入学前须提交保证书来担保个人品行,类型分甘结式保状  
1902,袁世凯在直隶所办师范学堂即规定县试之前,由其家属出具甘结,公正绅矜()加具保  
,赴官报名,所具甘结保状,随文申送同年,张謇开设于通州的师范学堂亦规定考生报名时须得素有  
,访,试学制度即师范生在入学后先试习3个月,品行不合格者  
予以辞退如直隶师范学堂规定学生入学后,先作为试习生,3个月后,由教习会同总办严加甄别,取其品  
质兼优者留学肄业,具报学校司普通教育处存查概而言之,新政期间所试办之师范学堂,通过保证书  
制度试习制度来确保师范生具备良好的师德培养基础,做到防患于未然这成为壬寅学制建立师德入学选  
拔制度的雏形。  
1
新政期间试办的师范学堂,由于缺乏统一管理,呈现单极化零散化特点,入学选拔制度在各个学堂的  
规定亦详略有差各自为政不够系统。1902年壬寅学制的颁布,使师范生师德入学选拔制度呈现统一化、  
具体化灵活化的态势壬寅学制将师范教育分为高等和中等两个层次,附设于各学堂中此时入学前的保  
证书制度在两类师范学堂继续实施,与前期不同的是,保人由家属有素望之人变成本旗佐领”,保证  
,保人从民间个体变为政府官员,保证书类型凸显  
政府角色,以此增强清政府对师范教育的控制在试学制度上,试学时间虽无明确规定,但在两类学堂中规  
定了师范生入学后,品行不合格时退学的情形高等师范学堂出现四类情形或之一的人,是要被淘汰的:学  
业不进,难期成就;困于疾病,不能勤学;学期试验,二次不及格;不遵定规,屡饬不改中等师范学堂出现  
六类情形或之一的人,是不能在学堂继续学习的:资性太低,难期进益;困于疾病;累于事故;未经教习允假,  
不上讲堂,逾半月以上;学期试验二次不及格;不遵定规,严加戒饬,仍不悛改很明显,中等师范学堂的退  
学情形多于高等师范学堂由此可见,当时中国师范学校对小学教师品行培养的重视,侧面反映出清政府对  
小学教育在晚清教育改革中战略地位的认同。  
1904,中国独立的师范教育制度才真正建立起来师范教育分设初级优级两  
,并于这一普通师范教育系统外,另设实习教员讲习所,使师范教育成为一个培养各级各类学堂师资的独  
立系统入学前的保证书制度对保人的角色和数量要求更多优级师范学堂规定保人除了是本地府、  
县官之外,还须为学堂所信重者”。保人又分为正副保人,若其非学堂所信重者,不准作保又保人中途若  
有事故不能出结者,应令本生另取保人,仍出具连名保结保人还须出具荐举凭单学生履历凭单身体检  
查凭单学业成绩凭单及人品考定凭单以备考核入学后的试学制度延长至4个月初级师范学堂规定初  
级师范学生初入学之四月以内,谓之试学须在此四月以内,细察其资性品行,实在相宜者,始准留学。  
袁世凯筹设直隶师范学堂小学堂拟订暂行章程折(附章程)》,汪廷奎骆宝善张瑛主编袁世凯全集10,河南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392。  
这两种形式是旧时交给官府的一种画押字据,多为保证某人某事,并声明被保证人如果出现问题则甘愿受罚。  
袁世凯筹设直隶师范学堂小学堂拟订暂行章程折(附章程)》,汪廷奎骆宝善张瑛主编袁世凯全集10,392。  
张謇通海请立师范学校公呈》,张謇著张怡祖编张季子九录·教育录11,中华书局1925年第2,7。  
袁世凯筹设直隶师范学堂小学堂拟订暂行章程折(附章程)》,汪廷奎骆宝善张瑛主编袁世凯全集10,392。  
大学堂考选入学章程》,《教育世界》1902年第39,1。“同乡京官印结是同乡京官(同省京官)出具的钤有官印的保证文书。  
管学大臣奏拟高等学堂章程》,《教育世界》1902年第37,6。  
管学大臣奏拟中学堂章程》,《教育世界》1902年第36,4。  
杨晓清末中国学制改革的文化价值取向》,《BET体育365投注官网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58ꢋ62。  
ꢇꢈꢉ《优级师范学堂章程》,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编纂大清新法令(1901ꢋ1911)》(点校本)3,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256。  
ꢇꢈꢊ《初级师范学堂章程》,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编纂大清新法令(1901ꢋ1911)》(点校本)3,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276。  
133  
BET体育365投注官网学报(社会科学版)  
1912使、  
高两级,中级为师范学校,高级为高等师范学校入学前的保  
证书制度继续实施,师范学校与高等师范学校均规定师范生在入学时须要由县行政长官保送,并由妥实之保  
证人具保证书,送校长试验收录可以看出,民国时期保证书制度在保人资格类型上均开始呈现简化的  
倾向试学制度在师范学校须试习4个月,而高等师范学校虽未明确规定试学时间,但其预科一年含有试学  
性质在此一年间,试验其品性志趣能力是否适宜于教员,而分别淘汰之也1922年壬戌学制的颁布动  
摇了师范教育的独立地位,授予普通教育机构以师范教育的权力新学制并没有制定专门的师范教育规程,  
也没有师范生品行待遇服务等方面的相应规定。  
综上所述,师范生师德入学选拔制度历经新政期间试办师范学堂的萌发,壬寅学制的新建,癸卯学  
制的完善,壬子癸丑学制的简化后,至壬戌学制开始沉寂。“新政期间试办师范学堂为师范生师德入学选  
拔制度建立了原型,壬寅学制使之制度化统一化,癸卯学制更为细致化丰富化制度化”、“统一化”、  
细致化背后伴随着国家权力由上而下的逐步渗透与控制,体现出晚清国家主义的教育价值观如保证书  
制度的保人角色从民间个体走向政府官员,数量从单个走向多个,保证书类型从甘结式走向同乡京官印  
”,试习制度时间从3月增至4壬子癸丑学制在民主共和之风的影响下,政府中央集权的大一统角色  
逐渐式微,个人本位的教育价值观开始抬头”,入学选拔制度走向微调和变异。“微调表现在保证书制度的  
保人角色转向妥实之人”,数量和类型亦逐步简化。“变异表现在试习制度在高等师范学校以预科的  
形式存在其后我国虽在不同历史阶段颁布学制,但没有明确出现关于保障师范生品行的保证书制度和试  
习制度。  
培养方式———“课程设置活动仪式双管齐下  
入学选拔制度是师范生进校前,通过保证书试习两种制度前后呼应来确保师范生具备良好的品  
德基础师范生进校后,主要以课程设置活动仪式两种方式双管齐下来培育师范生师德。  
()课程设置:从儒家经典到伦理科学再到政治素养的嬗变  
新政期间试办的师范学堂,经学伦理科目来培养师范生师德,但各校并不统一,有的是经  
”,有的是伦理”,有的则为两者兼顾壬寅学制颁布后,首先,正式确立了伦理课程在全国各师范学堂  
的首要合法地位中国圣经垂训,以伦常道德为先;外国学堂,于智育体育外,尤重德育中外立教,本有相  
同之理无论京外大小学堂,于修身伦理一门,视他学科,更宜注意,为培植人材之始基教员者,人伦之  
,,,因此师范生的学习,伦理学第一,经学第二,  
教育学第三其次,阐释了伦理科目的课程内容课时安排及教学方法课程内容上,包括中外名人言行、  
课时安排上,中等教育段附设的师范学堂共学4,每周1小  
高等学堂附设的师范馆共学4,每周1小时教学方法上,注意伦理一科,不在多言,而在力行,  
同时强调对学生修身次序方法的传授此后,师范生师德培养在教学上注重实践育德以及自我修德方法传  
授的思想,在近代学制中一直延续。  
癸卯学制的颁布使课程设置随着师范教育的分层分科有了更加细致的规定,并增加经学类课程初级  
师范学堂完全科为修身”、“读经讲经”。优级师范学堂公共科为人伦道德”、“群经源流”,分类科四类均为  
人伦道德”、“经学大义”。实业教员讲习所为人伦道德”。就课程内容而言,“修身主要是清人陈宏谋所编  
五种遗规》,包括养正”、“训俗”、“教女”、“从政及针对吏胥的在官法戒除此之外,还要读古诗歌。  
读经讲经4年为春秋·左传》,5年为周礼节训》。“人伦道德为宋明国朝诸儒学案。“群经源  
师范学校规程》,《政府公报》1912年第227,13。  
教育部拟议学校系统草案》,《教育杂志》1912年第3卷第12,71。  
管学大臣奏拟京师大学堂章程》,《教育世界》1902年第38,1。  
夏偕复学校刍议(续上册)》,《教育世界》1901年第15,2。  
管学大臣奏拟京师大学堂章程》,《教育世界》1902年第38,6。  
管学大臣奏拟高等学堂章程》,《教育世界》1902年第37,5。  
陈宏谋辑五种遗规》,线装书局2015年版。  
134  
牛君霞师范生师德培养制度的历史演进———基于近代学制的视角  
钦定四库全书提要》。“经学大义钦定周礼义疏》、《仪礼义疏》、《礼记义疏》。综上可知,壬寅学制  
和癸卯学制在清末中体西用指导思想下,课程内容皆为中国传统儒家经典就课时安排而言,初级师范学  
堂完全科修身”、“经学大义均学习5,前者每周1小时,后者每周9小时优级师范学堂公共科人伦道  
”、“群经源流共学1,前者每周1小时,后者每周2小时分类科人伦道德”、“经学大义共学3,前  
者每周2小时,后者每周9小时经学类课程小时远多于修身类,彰显出癸卯学制注意对学生儒家道德思想  
的灌注,以防师范生在西学冲击下离经叛道从壬寅和癸卯学制课时安排总体看,师范生师德培养课程均贯  
穿师范生学程始末,平均每周1个小时癸卯学制有局部加强趋势,如在优级师范分类科增至每周2个小  
。  
壬子癸丑学制对前清学制进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造,课程设置随着学制中师范教育层级的变化产生流  
最突出的特点是师范学校和高等师范学校均取消经学类课程师范学校预科本科均设修身”;高等师  
范学校预科本科均设伦理学”。就课程内容而言,“修身宜采取嘉言懿行,就学生平日行为,指示道德要  
,渐及对国家社会家族之责务,兼授伦理学大要及教授法与演习礼仪法①  
伦理学为人伦道德之要旨、  
。“ ” “  
西可以看到,进入民国后,随着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引入,壬子癸丑  
学制废除经学类课程,内容上跳脱儒家经典,引入西方科学伦理学体系,从儒家经典的一统天下走向现代  
伦理学知识的系统传授,和学生实际生活相融合,课程内容从空疏无用走向切合实际就课时安排而言,“修  
在师范学校预科共学1,每周2小时本科第一部共学4,每周1小时本科第二部共学1,每周  
1伦理学在高等师范学校预科共学3,每周1小时本科共学3,每周2小时壬子癸丑学制  
承袭癸卯学制课时安排,课程亦从师范生进校安排至毕业,平均每周12个小时。  
壬戌学制颁布后,多留各地方伸缩余地”、“发展青年个性,使得选择自由的指导思想下,没有明确的  
课程目标和统一的课程内容师范院校的课程设置为了体现学制的灵活性,由国家统一变为各校自主决定。  
新学制师范科课程标准纲要》:师范院校取消修身,逐渐以社会问题”、“人生哲学等课程替代课  
,6,2由此可见,壬戌学制取消前期三个学  
制所保留的师德培养课程贯穿学年始末的做法,削减课时量,仅部分学年维持总的特征是过多地注重知识  
量的传授,忽视了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和师范生人格培养这一师范教育的核心,从而淡化了师范教育的特  
从个别学校设置社会问题人生哲学课程来看,内容上逐渐偏向于培植师范生的政治素养其  
,这一特点逐渐延续并有所加深:1939年后,各师范院校开设训育原理及实施;1946年后,各校陆  
续开设党义。  
()活动仪式:从传统仪式到多元活动再到党化训练的变异  
课堂讲授只是师范生师德培养的一部分,活动仪式的举办更能润物细无声地规训学子的身心在此  
基础上,对参与者的行为规范和意识形态进行塑造壬寅学制规定师范生在以下两种时历,须举行活动仪  
:一是凡开学散学及每月朔,由总理教习率学生诣至圣先师位前行礼;二是每岁逢皇太后皇上万寿圣  
皇后千秋节至圣先师仲春仲秋上下释奠日,皆由总理教习率学生至礼堂行礼如仪除此之外,师范生  
平常的生活亦要行礼学生平日遇总理及教习,结执弟子礼;遇其他官员及上等执事人,均一揖致敬⑦  
癸卯学制颁布后活动仪式的规定更为细致一是除上述壬寅学制规定的时历仪式之外,“学生随时随  
,,二是对活动仪式所需要的器具服饰等细节的说明如在皇太  
师范学校规程》,《政府公报》1912年第227,4。  
高等师范学校课程标准》,《政府公报》1913年第330,5ꢋ13。  
新学制师范课程标准纲要发表:六年师范课程标准草案(附表)》,《中华基督教教育季刊》1926年第1,89ꢋ90。  
马啸风主编中国师范教育史》,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22。  
师范学院教育学系必修科目表》,《教育通讯》(汉口)1939年第43,9。  
师范学院规程》,《教育公报》1938年第8,14。  
管学大臣奏拟高等学堂章程》,《教育世界》1902年第37,6ꢋ7。  
各学堂管理通则》,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编纂大清新法令(1901ꢋ1911)》(点校本)3,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343。  
135  
BET体育365投注官网学报(社会科学版)  
皇上万寿圣节至圣先师孔子诞日行礼时,释奠礼仪至繁,祭器乐器,学堂必不能完备,宜酌采释菜礼行  
届时学生必须整齐衣冠,穿本堂所定服式,戴大帽,至万寿牌前及圣人位前肃立,行三跪九叩礼由各  
员或学生恭致祝词,宣讲尊崇孔教爱戴大清国之义由此可见,清末师范学堂活动仪式通过不断营造强烈  
的在场感,以隐形渐进的形式,确保师范生普遍按照被期待被认可的方式思维行动,从而成为师范学堂培  
养师范生师德的重要举措。  
壬子癸丑学制颁布后各师范院校举办的活动仪式最多且最丰富这和民国时期完善的训育制度有紧密  
的关系训育概念最早来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它于19世纪末经由日本传入我国,并在民国时期本土化  
经过对不同师范学校和高等师范学校的活动仪式进行梳理后发  
,各院校根据自己的办校情况设置了不同的活动仪式(见表1)。总体而言,主要分为四类一是训话活  
于不同节日不同时间,由不同的人进行训话,包括全体训话学级训话组别训话个人训话礼堂训话。  
二是名人讲演活动邀请社会模范人物或教育界名人来学校讲演名流之言论风采,于学生感化力最强,拟  
多方延请其人,随时讲演讲演活动可以感化于无形,于师范生师德之养成,殊有效益三是社团活动。  
师范生围绕不同主题自行组织团体,包括校友会体育会文艺会美术会讲演会音乐会运动会远足会、  
庆祝会纪念会追悼会桐荫画会漫画会乐石社崇德会寒松社等四是实践活动受杜威实用主义教  
育思潮影响,于真实做事和社会实践中培养学生品德,包括风纪部园艺部贩卖部图书部德育部修学旅  
行等除上述四类主要活动外,个别学校还设置了彰显本校特色的师德培养活动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以  
修养和服务为主题,将师范生师德培养融入各种记录文本中,具体包括省察册考查册服务生职务单学  
簿;江苏省第一师范学校承续晚清仪式思想,在始业日终业日国庆  
孔子诞日开校日等举行仪式,届时由校长述相当之式词,并由他职员致词,借以感动生徒,涵养道德的情  
;成都高等师范学校通过学生之间交往劝勉活动,以合作互助的方式来培养师范生师德。  
1ꢄ壬子癸丑学制颁布后师范学校与高等师范学校活动仪式一览表  
时间  
学校  
活动仪式  
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成都高等师范学校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  
桐荫画会;漫画会;乐石社;音乐团体  
崇德会;修学旅行  
1
913  
1914  
省察册;考查册;服务生职务单;学生报告单;斋舍检查簿;职员通知单  
言语训练(个别训话组别训话全体训话);治事训练(风纪部园艺部贩卖部图  
书部);会合训练(体育会文艺会美术会讲演会音乐会运动会远足会庆祝  
纪念会追悼会);模范人物;圣者画像;格言扎;修养板;人物交互投票;寒松社;  
学校仪式(始业式终业式国庆日祝贺式孔子诞日纪念式开校日纪念式)  
江苏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1916  
南通师范学校  
模范人物;礼堂训话;个人训练(观察录);名人讲演;实践作业;运动会;远足会  
训话(全体训话个人训话学级训话);名流讲演;校友会  
北京师范学校  
1918  
北京高等师范学校  
训话;训育会议;名人讲演;德育演说;自治谈话;静坐法;雅乐组;德育部;修学旅行  
ꢄꢄ资料来源:陆鋆北京师范学校本学年校务进行计划书》,《教育公报1918年第7,1ꢋ8;《全国高等师范学校校长  
会议录纪要()》,《教育公报1919年第2,52;《江苏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周年概况报告书》,《教育公报1918年第6  
,16ꢋ17;《江苏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六年度周年概况报告》,《教育公报1919年第11,5ꢋ7;杭州一中七十五周  
年校庆筹备办公室编杭州第一中学校庆七十五周年纪念册》,1983年版,1ꢋ39;《南通师范学校最近之现状》,《教育周  
》(杭州)1916年第140,29ꢋ30;《成都高等师范学校七年度周年概况报告》,《教育公报1920年第9,18。  
壬戌学制颁布后,活动仪式在各校训育制度下继续进行师范生师德培养以三民主义为圭臬,结合社  
各学堂管理通则》,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编纂大清新法令(1901ꢋ1911)》(点校本)3,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342。  
毛君民国时期训育的本土化实践》,《教育学报》2019年第1,118。  
北京师范学校本学年校务进行计划书》,《教育公报》1918年第7,5。  
全国高等师范学校校长会议录纪要()》,《教育公报》1919年第2,83。  
江苏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周年概况报告书》,《教育公报》1918年第6,17。  
成都高等师范学校七年度周年概况报告》,《教育公报》1920年第9,18。  
136  
牛君霞师范生师德培养制度的历史演进———基于近代学制的视角  
会生活需要,”“”“三者合一的环境下,培养学生对于教育事业有改进能力及终身服务的精神。  
此期尤其注重师范生刻苦勤劳习惯的养成和严格的生活规律培养基于此活动仪式采用党员训练方式,  
包括各种纪念集会军事训练节约运动会郊外旅行家庭操作指导会自治会等总体来看,活动仪式偏  
政治性的党化教育。  
。 ,  
职是之故,清末两学制的活动仪式较为重视和统治者有关时历的仪式(皇上皇太后万寿圣节等),并  
结合中国弟子礼”、“揖礼”、“释奠礼”、“相见礼”,体现出一定的封建性和统一性仪式具有精神建制的作  
,清政府仪式举办的背后实为对师范生行为规范和  
观念的塑造进入民国后,随着壬子癸丑学制和壬戌学制的指导思想走向民主共和”、“民主科学”,“活动仪  
的内容和种类亦走向多元尤其各校特色活动的举办体现出学制尊重地方院校的活动举办自主权注重  
地区差异多样化的改革思想但凡事皆有两面,在国民政府鼓励学生自治,弘扬学生个性的氛围下,现实中  
有些活动仪式往往逾越规范,以致师范教育遂亦卷入漩涡中,学生罢课要挟,风潮时起。  
考核评价———“校内考评校外检定相辅相成  
入学前的选拔入学后的培养,其效果要通过一定的考核评价方能知晓师范生师德的考核评价制度,  
从实施时间来看,校内考评校外检定”。“校内考评系指在校期间对师范生师德培养效果的检验,不  
同学制时期制度各异。“校外检定系指师范生毕业后,在正式踏入教师岗位前,再次对其师德进行考查,主  
要以教师资格检定制度为主两者相辅相成,双层加固,确保迈入学校的每一位准教师具备合格的师  
。  
校内考评在壬寅学制颁布后主要采核记分数制”。教师须将学生平日一切性情行事随时登记,最后  
与各学科平均计算。“伦理一科,教习考成,亦须参之平日,不能取定临时,应以每一学期核计分数一次。  
可见评价主体为教习”,评价方法注重形成性评价癸卯学制颁布后,主要采品行积分制”。各学堂考核学  
,均宜于各学科外,另设品行一门,用积分法,与各门学科一体同记分数其考核之法,分言语容止行礼、  
作事交际出游六项,随处稽察,第其等差,在讲堂由教员定之,在斋舍由监学及检察官定之并制定品行  
分数册,各教员及监学检察等官,皆人置一本,随时稽察学生品行登记显而易见的是品行积分制的实质  
核记分数制有相同之处,即将学生平日品行随时登记,最后与各学科平均计算品行积分制对品行  
的分类更为具体详细,且采积分制,使制度实践起来更有操作性除此之外,癸卯学制规定,若学生平均分数  
有同等者,则视品行分数之多少以定先后,以此彰显出癸卯学制造士必以品行为先的培养思想壬子癸丑  
学制时期,主要采操行成绩考查制”。考查内容:一是关于心性者(气质智力感情意志等),二是关于行为  
言语方面相同,但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容仪动作言语等)其考查内容和品行积分制容仪”、“ ”  
了增加和调整评价主体为各学校校长教员或学监,随时审察学生之操行,默记于册学生操行成绩以甲、  
丁四等评定学生升级及毕业,以操行成绩与学业成绩参酌定之凡学业成绩未及格,其分数相差不  
及十分之一,而操行成绩列乙等以上者,得升级或毕业;学业成绩仅能及格,而操行成绩列丁等者,得停止其  
升级或毕业简而言之,学生最后升级或毕业,虽然以学业和操行两者成绩评判,但操行成绩仍为首要考虑  
因素壬戌学制时期无校内考核评价制度的相关规定。  
校外检定教师资格检定制度进行流变这主要体现在各学制颁布后的一系列教员检定法规  
。1909年学部拟定的检定小学教员章程设置修身科目来考查学生品行,并规定曾犯刑律者现有刑  
三民主义教育实施原则》,《教育公报》1931年第38,53。  
确定教育设施之趋向案》,《教育公报》1931年第23,56。  
三民主义教育实施原则》,《教育公报》1931年第38,54ꢋ55。  
刘虹石焕霞清代顺天乡闱的空间仪式与社会教化刍议》,《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第7,22。  
邓萃英师范教育研究》,《教育丛刊》1923年第7,41。  
管学大臣奏拟高等学堂章程》,《教育世界》1902年第37,5。  
通行京外考核各学堂学生品行文》,《学部官报》1906年第8,68ꢋ69。  
教育部公布学生操行成绩考查规程令》,《教育杂志》1912年第4卷第9,29。  
137  
BET体育365投注官网学报(社会科学版)  
事诉讼者沾染嗜好者举贡生监学生曾经斥革者曾经斥革教员尚未开复者不得与检1916,国民政府  
颁布检定小学教员规程》,对学生品行的考查采审查制”,即由保证人填具品行证明书呈送检定委员会查  
,具体内容为兹查有(受验人姓名)身家清白,品行端方,并未犯有检定小学教员规程第十一条各欵()情  
,特此证明,保证人为中学校及师范学校之校长教员1934年国民政府颁布小学教员检定暂行规程,  
取消品行证明书”,改为教育训育等成绩之评语。  
综上所述,师范生师德校内考评制度历经学制变迁,在评价主体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上亦发生改变。  
在评价主体上,从单一走向多元壬寅学制规定评价主体为教习”,癸卯学制为教员”、“监学”、“检察官”,  
壬子癸丑学制为校长”、“教员”、“学监”。在评价标准上,从统一走向具体化壬寅学制规定评价标准为学  
生一切性情行事”,癸卯学制为言语容止行礼作事交际出游六项,并制定品行分数册,壬子癸丑学制  
规定为气质智力感情意志容仪动作言语七项需要注意的是,各个学制规定在学生毕业或升级时,  
品行操行成绩是首要定夺标准在评价方法上,各学制均重视形成性评价,注重对学生品德的过程  
记录癸卯学制颁布后建立的校外检定制度是目前我国教师资格认定制度的雏形晚清时期仍以考  
试为主,民国之后突出对师范生品行的审查。  
结语  
近代学制未建立之前,师德的培养是儒家传统的修身术渗透到日常生活的一种弥散性道德实践随着  
新式教育的引入,师范学堂与学制的相继建立,师德的培植开始诉诸具体化的培养制度培养制度作为学制  
的一部分,是教育思想理论的物化形式,是一定时期学制改革成果的主要载体学制的变迁带动培养制度  
的演变,两者相互影响,相互映射,共同发展师范生师德培养制度作为一种德育制度,又存在自身的发展规  
。  
首先,近代学制改革思想和性质的演变指导着师范生师德培养制度的变化从壬寅学制到癸卯学制,到  
壬子癸丑学制,最后到壬戌学制,改革思想和性质相应地从中体西用到民主共和,进而是民主科学;从封建  
专制中央集权的大一统,逐步趋向扩大地方自主权;从统治阶级的专利品垄断物逐步移向民众,走向普  
与学制相辅相成的师范生师德培养制度,在入学选拔上保人角色从政府官员转向各校校长,课程设置  
上从儒家经典走向伦理科学,活动仪式上从传统祭祀走向多元活动,考核评价上评价主体从教习的单一走  
教员”、“监学”、“检察官的多元参与,评价标准从学生一切性情的统一走向气质智力感情意志容  
动作言语的具体化这些都是学制改革思想和性质变迁在师范生师德培养制度上的具体反映。  
其次,师范生师德培养制度在近代学制演变中,建立起注重师范生道德实践能力和自我技术”(tech-  
nologiesoftheself)培育的基本主线从壬寅学制至壬戌学制均强调师范生品德,不在多言,而在力行道  
,,,师范生培养要注重实践育德师范生的学习,不重在  
学得多少分量,而重在学得自己找寻知识的方法,要注意对其修身次序之法的传授,亦即对师范生师德修  
自我技术的训练米歇尔·福柯认为自我技术的核心为它使个体能够通过自己的力量,或者他人的  
帮助,进行一系列对他们自身的身体及灵魂思想行为存在方式的操控,以此达成自我的转变,以求获得某  
种幸福纯洁智慧完美或不朽的状态”,亦即自我改变自我规  
约和自我养成两种途径毫无疑问,“自我养成是师范生师德培养的理想境界。“自我养成须懂得一定的  
修身次序之法”,能否治人,先问自治学生拥有自治之心自主道德意志是日后成为自制道德主体的前提。  
正如张謇所言:“今日能守,异日能行,是为范之结果。”从这点上来看,这条主线不仅是我国师范生师德培  
学部奏检定小学教员章程》,《北洋官报》1910年第2324,14ꢋ15。  
检定小学教员规程》,《教育杂志》1917年第5,14。  
小学敎员检定暂行规程》,《教育公报》1934年第21ꢋ22,35。  
周谷平我国近代学制改革的启示》,《课程·教材·教法》1997年第2,52。  
教育部整理教育方案草案》,《教育研究》(上海)1915年第20,5。  
米歇尔·福柯自我技术:福柯文选Ⅲ》,汪民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54。  
张謇师范学校年假演说》,张謇著张怡祖编张季子九录·教育录11,中华书局1925年第2,19。  
138  
牛君霞师范生师德培养制度的历史演进———基于近代学制的视角  
养制度的优秀传统,而且是新时代教师教育体系培育师范生师德所应该坚持的制度。  
再次,师范生师德培养制度在不同历史时期存在一定的继承性和稳定性历史是有连续性的,就像现在  
之中有过去,未来之中也有现在,过去的历史不仅仅只是历史,也是过去的未来。“入学选拔制度在壬戌学  
制后逐渐消失,然而保证的思想以某种变异的方式顽强地延续下来,在目前我国师范生师德的培养中仍有  
回响如在教师资格认定中,师范生为了获取教师资格证,须提交户籍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乡人民政府或  
者工作单位所毕业的学校对其思想品德有无犯罪记录等方面情况的鉴定及证明材料培养方式制度”  
注重师范生实践育德的培养思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体现为各校将编写教学大纲的基本原则确立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此对师范生进行思想改造,着力提升师范生的政治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  
考核评价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也可以看到校内考核制度的影子”。1952师范学校暂  
行规程(草案)》规定,师范生师德评价采操行成绩评定制”,由班主任和本班教师就学生平时行为经常考察,  
并于每学期结束时,拟定评语和等级(分甲丙三等,以乙等为及格),由教导主任审查决定。  
HistoricalEvolutionofMoralCultivationSystem  
forNormalStudents  
NiuJunxia  
ꢂFacultyofEducationalSciencesꢁSichuanNormalUniversityꢁChengdu610066ꢁChinaꢃ  
AbstractStartedinnormalschoolsfromthelateQingꢁChinaꢌsmoralcultivationsystemfor  
normalstudentswasinstitutionalizedin1902andhasbeengraduallyperfectedafterGuimao  
SchoolsystemꢁRenziguichouschoolsystemandRenxuschoolsystem Themoralcultivation  
systemfornormalstudentsincludesadmissionandselectionsystemꢁcultivationmodesystemas  
wellasassessmentandevaluationsystem Theadmissionandselectionsystemensuresstudentsꢌ  
goodmoralfoundationbytheguaranteesystembeforeadmissionandthetrialsystemafterad-  
missionThecultivationmodesystemmainlynurturesstudentsꢌmoralitybycurriculumandac-  
tivitiesTheassessmentsystemcontainsbothin-schoolandout-of-schoolassessmenttoensure  
thateveryꢍprospectiveteacherꢎhasqualifiedprofessionalethicsItisfoundthattheevolvement  
ofthethoughtandnatureofmodernschoolsystemreformguidestheevolutionofmoralcultiva-  
tionsystemfornormalstudents Duringitsevolutionꢁmoralcultivationsystemfornormal  
studentshasestablishedthebasiclineoffocusingonthecultivationofnormalstudentsꢌmoral  
practicalabilityandꢍself-technologyꢎ Moreoverꢁthereisinheritanceandstabilityinthemoral  
cultivationsystemfornormalstudentsindifferenthistoricalperiods  
Keywordsnormalstudentsꢏmoralcultivationsystemꢏmodernschoolsystemꢏhistoricale-  
volution  
[责任编辑:罗银科]  
教师资格条例》,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19951212日公布,202251日访问,httpsꢆꢅꢅflknpcgovcnꢅdetail2htmlꢐ  
ZmY4MDgwODE2ZjNlOTc4NDAxNmY0MWU0YzA5YjAxNGI%3D。  
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年鉴(1949ꢋ1981)》,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年版,264。  
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年鉴(1949ꢋ1981)》,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年版,753。  
139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