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体育365投注官网学报(社会科学版)
式去掌握现实世界这一重要论断。事实上,伟大建党精神这一抽象概念之所以能够反映出一般的规定性,是
因为伟大建党精神的提出是“最丰富的具体发展的场合”①下社会历史作用的结果。故而这种对于伟大建党
精神的纯粹思维层面的抽象考察,还需要真正复归于现实社会中去,实现伟大建党精神的具象化弘扬。
马克思主义关于认识活动发展过程的相关理论为伟大建党精神具象化弘扬的持续推进提供了必要依
据。在单一认识运动过程中,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仍然停留在精神活动的范畴,只有进一步实
现理性认识回归到实践的物质活动转化,才能实现对事物的整体把握。“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
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②。同样,伟大建党精神是党基于百年发展历程抽象
提炼的本质规定,是在实践基础上从感性认识升华发展而来的理性认识,这种高度凝练的抽象精神必须回到
实践中去,推动伟大建党精神的具象化弘扬“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③。在认识发展的总
过程中,需要循环往复地经历从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矛盾运动,这种螺旋式的上升使得每一次对于
事物的认识都达到更高或者更深一阶的程度,影响认知事物的广度与深度。把握伟大建党精神不应只停留
于单一认识活动的实践演进,更要通过伟大建党精神的具象化弘扬赋予伟大建党精神更为丰富的理论深化
与情感延展,才能不断为大众所接受,这也是认识活动发展过程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历史经验:厚植于中国共产党发扬精神力量指导实践的传统经验与百年奋斗实践的复杂历史进程
中国共产党注重汲取精神力量的历史传统是伟大建党精神具象化弘扬的渊源根基。“一个民族要实现
复兴,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④。虽然建党以来党中央尚未提出“精神具象化”或
“意识形态具象化”的相关概念,但着眼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实践来看,党始终把弘扬精神力量转化为强大物
质力量作为取得伟大胜利的重要法宝,在锻造敢于斗争精神气质的同时推进了宏伟实践。在新民主主义革
命时期,“延安精神”所孕育的“实事求是”等工作方法为全党全军夺取抗日战争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
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两路”精神所锻造的顽强拼搏、甘当路石为推动全国工
程建设、巩固民族团结、奋力建设新中国夯实了发展根基。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改革
开放精神”所淬炼的“解放思想、锐意进取”为农村、城市全面深化改革、实现经济迅速发展注入了持续的动
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所铸就的严谨治学与创新争优为中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建
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了有力引领。在建党百年之际提出的伟大建党精神如何转化为实践、充分发挥精神的
引领作用? 因此,伟大建党精神的具象化弘扬既是一个历史命题,更是一个现实命题。
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是伟大建党精神具象化弘扬的现实要求。伟大建党精神是
党的百年奋斗实践孕育而生的伟大精神,而百年建党实践的复杂性与长远性又反过来决定了伟大建党精神
需要经历具象化弘扬的过程。从时间维度来看,伟大建党精神虽提出于建党百年之际,但实际上诞生于中国
共产党成立伊始,并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⑤涵养百年来党的一系列伟大精神,其跨越的时间尺度长
达百年。伟大建党精神诞生的长远历史间隔使得人们对其印象缺少深刻感悟,甚至可能伴随时间的推移逐
渐淡化。而伟大建党精神的具象化弘扬旨在通过连接历史与当下记忆,承托伟大建党精神所蕴含的历史积
淀与灵魂指引,使伟大建党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焕发生机与活力。从空间维度来看,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
共产党人精神的基因密码,是党带领人民实现百年伟大创造的高度凝练与思想精髓,其不可避免地具有高度
抽象的理论特质。从这个角度出发,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论表达与人们日常生活表达存在一定的社会距离⑥,
且这种社会距离需要伟大建党精神依托大众化、通俗化的传播媒介与直观的实践活动,以具象化的形式实现
其广泛弘扬,以便于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更易为人们所感知、所参与、所交流。此外,鉴于中国共产党在不同
①
②
卡·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704页。
列宁《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1914年9ꢆ12月),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列宁全集》第55卷,人民出版社
2
017年版,第183页。
③
④
⑤
⑥
列宁《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1914年9ꢆ12月),《列宁全集》第55卷,第142页。
中共中央宣传部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289页。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21年7月1日),第8页。
周竞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象化的理论思考》,《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第3页。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