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体育365投注官网
log title
搜索
50卷第6期  
BET体育365投注官网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ichuanNormalUniversity  
SocialSciencesEditionꢂ  
2
02311月  
Vol50ꢀNo6  
Novemberꢀ2023  
鹤林寺常安民读书之庵讹变考  
汤洪张以品  
ꢃꢃ摘要:邛崃白鹤山鹤林寺有邛崃八景之书台桂影”,书台是常安民读书之庵旧迹还是魏了翁故读书  
鹤山书台”,历来争讼不断遍考文史诸籍,宋代魏了翁在蒲江白鹤山而非邛崃白鹤山营造鹤山书院”,而  
明代邛州知州汪中又在邛崃白鹤山幽居寺修建魏文靖公书台”,《(正德)四川志误为蒲江鹤山书台”。杨廷仪  
曾记载蒲江鹤山书院迁址至邛崃威显庙,其后安磐始误幽居寺魏文靖公书台为魏了翁亲建之鹤山书院故地,  
并借用《(正德)四川志》“鹤山书台之名指称魏文靖公书台”。王圻又混淆幽居寺鹤山书台为魏了翁读书新台,  
而误白鹤山鹤林寺常安民读书之庵为魏了翁故读书台”。万历四川总志承袭王圻之误,影响了明清各地方  
志的撰写,沿误至今实际上,魏了翁卭州白鹤山营造记明确记载邛崃白鹤山鹤林寺有常安民读书之庵”,并非  
魏了翁讲学旧迹。  
关键词:常安民;魏了翁;白鹤山;鹤山书院;鹤山书台;鹤林寺  
DOI1013734ꢄjcnki1000-531520230625  
收稿日期:2023-05-28  
作者简介:汤洪,,重庆云阳人,BET体育365投注官网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国际教育学院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  
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巴蜀文化,E-mailꢅ1403990984@qqcom;  
张以品,,山东潍坊人,BET体育365投注官网文学院古代文学博士研究生。  
北宋政治家常安民,“字希古,邛州人年十四,入太学,有俊名”,熙宁六年举进士,授应天府军巡判官,选成  
都府教授,调知长洲县元祐初被荐擢大理鸿胪丞,历太常博士,宗正丞,开封府推官绍圣初拜监察御史,  
在御史任上,揭发章惇蔡京朋党之奸绍圣二年,谪监滁州酒税,历温州通判提点永兴军路提狱蔡京用  
,入党籍,流落二十年”,常安民身处群奸相继用事,在廷忠直之臣,动因事而斥去之的政治环境,终入元祐党  
,不复为用,卒于政和末年建炎四年,赠右谏议大夫①  
今四川省邛崃市白鹤山鹤林寺有书台桂影”,此为邛崃八景之一此书台是常安民读书旧迹还是魏了翁读  
书讲学故迹,历来讹误不断,纷争不已,莫衷一是自魏了翁1210书鹤山书院始末记载自己在蒲江白鹤山而  
不是邛崃白鹤山营建鹤山书院,以及1229卭州白鹤山营造记记载邛崃白鹤山鹤林寺有常安民读书之庵以  
,历代围绕鹤林寺读书之庵的归属歧误不断,混乱异常民国宁缃据实地考察所纂《(民国)邛崃县志正本清  
,回归常谏议书台在白鹤山鹤林寺之说,但其考辨甚略1983邛崃县文物志2011邛崃市志(1986  
~
2005)》以及2021邛崃文物图志·不可移动文物虽沿袭宁缃之说,但皆为断语式而非实证性的简略结论。  
此外,高文四川历史人物名胜词典》、何介福巴蜀史》、陈谷嘉中国书院史资料》、胡昭曦四川书院史》、李忠仁  
鹤山书院考虽有所涉及,但皆没有触及到讹变的历史生成流变核心因此,本文钩稽原始史料文献,清理历代  
石刻碑文,以期还原此一问题的源流演变脉络,以正视听不当之处,祈请方家指正。  
脱脱等宋史·常安民传》,中华书局1977年版,10988ꢆ10992。  
参见:高文丁祖春等四川历史人物名胜词典》,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140;何介福巴蜀史》,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  
2
87;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史资料上册,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175;胡昭曦四川书院史》,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  
9
3;李忠仁鹤山书院考》,《蜀学6,巴蜀书社2011年版,207ꢆ216。  
184  
汤洪张以品鹤林寺常安民读书之庵讹变考  
魏了翁卭州白鹤山营造记为鹤林寺常安民读书之庵最早文献记载  
南宋绍定二年(1229),临邛侯虞方简(字叔平)在邛州白鹤山营造鹤林禅寺(鹤林寺),书请魏了翁作记,其中  
提到白鹤山有常安民读书之庵”。魏了翁因是作卭州白鹤山营造记》,:  
临卭虞侯叔平以书抵靖曰:“州之西直治城十里所,有山曰白鹤,林麓苍翠,江流萦纡,蔚为是州  
之望山故为浮屠之宫,自隋庙迄今,庵院凡十四所远有胡安先生授易之洞,近有常公谏议读书  
之庵泉有滴珠,树有木莲,白鹤有台,玉兔有踪,中峰信美平云之观,西岩翠屏万竹之境,皆山中  
胜处。……寺在唐名鹤林,乃更为鹤林禅寺……昔者吾友苏和父过我,尝为我叙所以作今以属记  
于子。”……绍定二年四月甲子记①  
魏了翁为蜀中大儒,“字华父,邛州蒲江人”,南宋庆元五年登进士第,卒后,宋理宗叹惜有用才不尽之恨”,追  
赠魏了翁为太师秦国公,谥号文靖”,详见宋史·儒林传本传绍定二年四月,魏了翁受临卭虞侯叔平之  
,为邛崃白鹤山撰记,是文详细引录虞方简营造白鹤山的前后经过虞方简书中明确记载当时白鹤山庵院凡十  
四所,“远有胡安先生授易之洞,近有常公谏议读书之庵”,而此庵院在唐名鹤林,乃更为鹤林禅寺”。此为鹤林寺  
常安民读书旧迹的最早文献记载,其时去常安民离世111虞方简为当时临邛时贤,所记定为实景,绝不会信  
口虚妄明曹学佺蜀中名胜记·上川南道·邛州鹤山,亦引魏了翁此记此为追溯鹤林寺常安民读书台  
最为根本的原始文献材料。  
魏了翁书鹤山书院始末载明蒲江白鹤山鹤山书院为其亲建  
宋史魏了翁本传载:“(了翁)丁生父忧,解官心丧,筑室白鹤山下,以所闻于辅广李燔者开门授徒,士争负  
笈从之由是蜀人尽知义理之学。”魏了翁在白鹤山下筑室,即营建鹤山书院”。书鹤山书院始末有更详细  
记载:  
开禧二年秋八月,临邛魏了翁请郡西还,既又三辞聘召,遂得迁延岁月,丘园之乐者累年先庐  
枕山,与古白鹤岗阜属连山之颠……遂卜室贮书其上,与朋友共焉会居心制,未即功嘉定三  
年春,诏郡国聘士卭之预宾贡者,比屋相望,未有讲肆之所会鹤山书院落成,乃授之馆其秋,试  
于有司,士自首选而下,拔十而得八,书室俄空焉,人竞传为美谈……则又取友于四方,与之共学,负  
笈而至者,襁属不绝乃增广前后,各为一堂⑤  
魏了翁请求辞免朝廷任职,遂奉亲还里父亲病故,依南宋礼制,士大夫心丧需仿孔子旧例庐墓三年。《书鹤  
山书院始末所载先庐指魏了翁儿时老家,老家与白鹤岗(白鹤山)在同一山系嘉定三年(1210),魏了翁请王  
彦正(说详后)在与其父墓地相连属的白鹤岗阜选址修建鹤山书院”,事成,魏了翁记录选址建立书院的前后经过  
书鹤山书院始末》。宋史·地理志》,宋时,邛州所辖有六县:临邛依政安仁大邑蒲江火井由是临  
(今邛崃)和蒲江皆为邛州所辖。《宋史明确记载魏了翁是邛州蒲江人,可见,魏了翁之鹤山书院在蒲江  
而非临邛。  
魏了翁父墓和鹤山书院选址的详细经过,魏了翁赠王彦正亦有记载,“嘉定二年,余以心制里居,宅兆未  
闻资中王直夫雅善青囊之术,即具书币致之居三日,余表兄高南叔拉与登隈支山,过蟠鳌镇,历马鞍山未  
至山数里,直夫顿足而言曰:‘由长秋山而下乾冈数里,其下当有坤申朝甲乙出之水,子之先君子其当葬此乎!’下  
而卜之,果如所云,遂为今长宁仟既又为余言:‘子未有室,居子之先庐,被山带江,其上有山,与马鞍之朝向若相  
,然隈支为巽巳峰,实当其前,傥知之乎?’余曰:‘而未尝涉吾地,而恶乎知之?’:‘余以气势之所萃知之。’卜  
,又如其所云由是即其地成室,是为今白鹤书院嘉定二年(1209),由王彦正在魏了翁父墓附近选址成室  
魏了翁邛州白鹤山营造记》,《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四部丛刊初编(集部)》265,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缩印宋刊本,428ꢆ429。  
:“隋庙当为隋唐之误。  
脱脱等宋史·儒林七·魏了翁》,12965ꢆ12971。  
曹学佺蜀中名胜记》,刘知渐点校,重庆出版社1984年版,199。  
脱脱等宋史·儒林七·魏了翁》,12965ꢆ12966。  
魏了翁书鹤山书院始末》,《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四部丛刊初编(集部)》264,349。  
脱脱等宋史·地理志》,2212。  
脱脱等宋史·儒林七·魏了翁》,12965。  
魏了翁赠王彦正》,《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四部丛刊初编(集部)》267,775。  
185  
BET体育365投注官网学报(社会科学版)  
之所,初名白鹤书院”。此书院在嘉定三年(1210)落成,魏了翁书鹤山书院始末即称鹤山书院”,理宗皇帝曾  
御书鹤山书院”,后人遂沿袭此名。  
由是,魏了翁亲自营建的鹤山书院,应在其父墓地所在之蒲江白鹤山魏了翁将鹤山书院选址在父墓附近,  
一为守墓,一为聚友读书讲学由此可知,魏了翁所建鹤山书院在蒲江而非邛崃此为追溯邛崃鹤山书院的源  
头性根本原始文献材料。  
汪中在邛崃白鹤山幽居寺始建魏文靖公书台”,《(正德)四川志误为蒲江鹤山书台”  
魏了翁在蒲江白鹤山营建鹤山书院286,邛州知州汪中于明孝宗弘治丙辰年(1496)曾在邛崃白鹤山  
幽居寺修建魏了翁读书台汪中事迹最早见载于康熙邛州志·秩官志·知州》:“汪中,弘治六年任。”由此可  
,汪中于弘治六年(1493)始任邛州知州,其修读书台一事明清方志多失载,唯民国邛崃县志有载此志于民  
国十一年(1922)由刘夐修宁缃纂是志总纂宁缃邛崃县十志序志谨就旧所闻与新所访者述之,于其所不  
,盖阙如也,故知宁缃所记多为旧所闻与新所访者”。宁缃曾记在幽居寺见一石碑,石碑由成都徐撰文,郡  
人刘源书写此碑记载了弘治丙辰年间汪中在幽居寺修建魏了翁读书台一事:“魏文靖公书台,在治西七里白鹤  
山幽居寺,明弘治丙辰年州牧汪中建肖像木刻,须少无髯,铁脚纱帽,紫袍金带皂靴,是文靖为华文阁待制时冠  
台上有鹤山先生魏公刻像。(碑记为成都徐撰文,郡人刘源书,石刻竖在台右。)”因此事湮没时久,遂致邛  
鹤山书台之起始源流多不为人知此为追溯邛崃鹤山书台源头性原始文献材料之缘起。  
汪中为何建台于此? 据魏了翁卭州白鹤山营造记所言白鹤有台”,此台似为成书于南宋理宗嘉熙三年  
(
1239)《方舆胜览所言汉胡安尝于山中乘白鹤仙去,弟子即其处为白鹤台如果方舆胜览所言不差,那极  
有可能是汪中在胡安白鹤台基础上建成了魏文靖公书台”,此当另文专论。  
汪中在邛崃白鹤山幽居寺建魏文靖公书台22,明武宗正德十三年(1518),四川按察使熊相纂修《(正  
)四川志将幽居寺汪中所建魏文靖公书台误载为蒲江鹤山书台”:“在治西七里白鹤山,宋魏了翁世家焉。”⑤  
治西七里白鹤山”,应即为前引汪中所建魏文靖公书台故地,此一张冠李戴,遂致后世邛崃蒲江两地鹤山书  
纠缠不清,此事亦当另文专论。  
杨廷仪鹤山书院碑记载明鹤山书院由蒲江迁至邛崃威显庙  
魏了翁在蒲江创建鹤山书院309,汪中在邛崃白鹤山幽居寺建魏文靖公书台22,明武宗正德  
十三年(1518),邛州太守吴祥曾将蒲江鹤山书院迁移至邛崃威显庙杨廷仪曾撰鹤山书院碑记记载其事:  
邛有威显庙者,亦曰土主邛人……耗财蠹俗,习为故事……州守桂林吴君祥下车之初,即欲  
毁弗祀……今年秋九月,侍御姑苏卢公师卻巡按至邛守具以状白:“邛旧有魏了翁者,宋臣也尝  
筑室白鹤山下,开门授徒,讲明义理之学理宗皇帝表为鹤山书院,今其遗址尚存特以违州稍远,  
大夫士庶无所从游今欲易之近,夫神邛之所安也了翁,邛之所望也,今欲去其所安,而不从其所  
,难以令民矣请易之可乎?”侍御曰:“是吾志也。”……于是委去神像,改前殿为了翁祠……建  
号房二十间,使邛人讲肆其中堂之前为仪门三间,前为大门,鹤山书院四字于上……正德十  
三年岁在戊寅季春⑥  
明史·地理志》,明正德年间邛州所辖有大邑和蒲江二县杨廷仪鹤山书院碑记记载鹤山书院地址  
由蒲江迁移至邛崃的原由经过以及了翁祠得名始末鹤山书院碑记可知,因邛崃民俗简陋,民间崇信土  
,故奉祀土主之威显庙香火繁盛时任邛州太守桂林人吴祥意欲变风易俗,遂向巡抚卢雍请求迁移蒲江鹤  
山书院至邛崃州治中心城区土主庙威显庙,此请得到卢雍同意于是拆除威显庙神像,在威显庙原址就地改造,  
改前殿为了翁祠”,并于大门悬挂鹤山书院”。威显庙原址,据康熙三十四年(1695)《邛州志·建置志·楼院载  
戚延裔修王前驱纂《(康熙)邛州志》,《国家图书馆藏地方志珍本丛刊763,天津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379。  
刘夐修宁缃纂《(民国)邛崃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四川府县志辑(新编)》12,巴蜀书社2017年版,470。  
刘夐修宁缃纂《(民国)邛崃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四川府县志辑(新编)》12,490ꢆ491。  
祝穆撰祝洙增订方舆胜览》,施和金点校,中华书局2003年版,995。  
熊相《(正德)四川志》,《四川大学图书馆藏珍稀四川地方志丛刊续编》,四川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1351。  
杨廷仪鹤山书院碑记》,戚延裔修王前驱纂《(康熙)邛州志·艺文志·》,《国家图书馆藏地方志珍本丛刊764,121ꢆ128。  
卢雍,字师邵杨廷仪邛州鹤山书院碑记误为师卻”,参见:杨廷仪鹤山书院碑记》,戚延裔修王前驱纂《(康熙)邛州志·艺文志·》,  
国家图书馆藏地方志珍本丛刊764,123。  
186  
汤洪张以品鹤林寺常安民读书之庵讹变考  
鹤山书院州治善政街,雍正十一年(1733)《(雍正)四川通志·邛州亦载鹤山书院邛州善政街,  
吴祥所建邛州鹤山书院所在威显庙旧址似应在邛崃善政街此为追溯邛崃鹤山书院的原始关键节点文献材  
。  
安磐重修鹤山书院碑记始误邛崃白鹤山幽居寺魏文靖公书台为魏了翁自筑鹤山书院故地,并以  
鹤山书台魏文靖公书台”  
吴祥迁蒲江鹤山书院至邛崃威显庙后12,明世宗嘉靖九年(1530),在侍郎邱道隆和摄篆者经宪朱伦的  
主持下,邛崃威显庙鹤山书院再次重修,安磐重修鹤山书院碑记载有其事始末:  
嘉靖九年冬十月,邛州重修鹤山书院成故有鹤山书院,为魏华父先生所自筑,在州西五里,去  
先生年远,改为鹤山书台正德末,前巡按侍御卢公雍毁淫祠,位先生之神,其中且创堂舍,为诸生  
讲肆所鹤山书院之名,始还其旧岁月更变,风雨摧剥侍御邱公道隆行部至邛,晋谒祠下,顾瞻  
毁蛊,可葺而治时邛无守,摄篆者经宪朱君伦也……朱君才足任事……不再月而书院改前日之观  
乃列事始末,介太学生黄敕问记于汉嘉安磐……③  
安磐,字公石,嘉定州人弘治十八年进士,《明史有传自卢雍吴祥改威显庙为鹤山书院以来,已历  
2载春秋,书院多有残破在邱道隆的敦促下,朱伦以不足一月的工期,重新修旧如初重修鹤山书院碑记》  
记载:“故有鹤山书院,为魏华父先生所自筑,在州西五里,去先生年远,改为鹤山书台”,安磐所指州西五里的  
故有鹤山书院”,实为汪中在幽居寺所建魏文靖公书台故地,安磐将其误认为魏了翁自筑之鹤山书院,借用  
(正德)四川志所用鹤山书台一名,并以鹤山书台指称魏文靖公书台”。由此,安磐已将汪中所建魏文靖  
1
公书台完美定型为鹤山书台之名自此,“鹤山书台鹤山书院遂两名并存于邛崃,直接导致后来王圻重  
修鹤山旧读书台记误认常安民读书之庵为魏了翁故读书台的讹误,详后论经此误记,讹误一而再,再而  
,遂至今日难以厘清此为追溯邛崃鹤山书台最为直接的原始文献材料。  
安磐重修鹤山书院碑记9,杨慎曾游邛崃鹤林寺,并及幽居寺鹤山书台”。据王文才杨慎学谱考  
,嘉靖十八年(1539)杨慎五十二岁,“去岁黎州役后,除夕在荥经,新岁至大邑邛州白鹤寺赠张士惟太守》  
新正曾游雾中白鹤寺可惜杨慎游邛崃白鹤寺(鹤林寺)并未留下有关常安民旧迹的记载,但是,他游幽居  
鹤山书台和点易洞所写过鹤山书台,点易洞古刻琳琅,僧人苦观者之扰,加以斧凿,感而赋之》“易洞书台倚  
碧云,临邛文藻仰清芬已自觉认同安磐的误记,有此大才子杨慎的认知叠加,幽居寺鹤山书台几乎不再为人  
怀疑,这直接导致后来王圻的误中再误。  
但是,此事又增迷雾撰成于安磐之后11年即嘉靖二十年(1541)《(嘉靖)四川总志鹤山书院鹤山  
书台两个不同的称名,皆明确记为蒲江旧迹是志邛州·学校载有鹤山书院”,:“蒲江治北一里,宋魏了翁  
读书之所,久废成化初郡有良建,正德间御史卢雍重修。”直至1541,官修《(嘉靖)四川总志尚能明确载明  
魏了翁读书之所为蒲江鹤山书院”。此处所载卢雍重修之事即是杨廷仪于正德十三年(1518)所撰邛州鹤山  
书院碑记所记史实,但是,卢雍重修之鹤山书院是邛崃鹤山书院”,并不是蒲江鹤山书院”,因此,《嘉靖四川  
总志有此一误载此外,是志邛州·宫室亦载有鹤山书台”:“蒲江治西七里,魏了翁世家焉。”此为《(嘉靖)  
四川总志沿袭《(正德)四川志》“蒲江鹤山书台之误,实为邛崃幽居寺鹤山书台”。  
朱伦重修邛崃鹤山书院后73,明神宗万历癸卯年(1603),邛州鹤山书院再次重建,此事记载于时任邛州知  
州牛大纬重建魏鹤山书院并增置校士馆记》,其记完全承袭安磐之误:  
魏鹤山先生崛起临卭……尝筑室白鹤山下……理宗皇帝表为鹤山书院,去城五里而近我明  
正德间侍御卢公按邛,邛有土主祠,公毁之以祠先生先生特祠于邛,自公始始迁鹤山书院于祠  
戚延裔修王前驱纂《(康熙)邛州志》,康熙三十四年刻本,《国家图书馆藏地方志珍本丛刊763,297。  
黄廷桂修张晋生纂《(雍正)四川通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559,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222。  
安磐重修鹤山书院碑记》,戚延裔修王前驱纂《(康熙)邛州志·艺文志·》,《国家图书馆藏地方志珍本丛刊764,128ꢆ130。  
张廷玉明史·列传第八十·安磐》,中华书局1974年版,5091。  
王文才杨慎学谱》,四川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62。  
杜应芳胡承诏补续全蜀艺文志》,《续修四库全书1677,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120。  
刘大谟杨慎《(嘉靖)四川总志》,《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史部)》42,书目文献出版社1996年影印明嘉靖刻本,262。  
刘大谟杨慎《(嘉靖)四川总志》,《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史部)》42,263。  
187  
BET体育365投注官网学报(社会科学版)  
,以便诸生讲习城西有土司行寓……偿其值以为鹤山书院其在祠右者,遂名旧书院……万历  
初年……又改新书院为鹤鸣公馆……况祠缘土主之旧制……仍旧改鹤鸣公馆为鹤山书院……万历  
癸卯仲冬朔邛州知州琼山牛大纬撰①  
1
603,牛大纬再次明确记载了卢雍易土主庙(威显庙)鹤山书院的旧事同时,牛大纬也记载了自己将  
邛州鹤山书院从威显庙再次易址于土司行寓馆的原因及经过由此,万历年间邛州鹤山书院已再次搬迁至  
城西土司行寓馆。  
王圻重修鹤山旧读书台记始误常安民读书之庵为魏了翁故读书台”  
安磐名邛崃白鹤山幽居寺汪中所建魏文靖公书台鹤山书台”,遂有鹤山书院鹤山书台两名并存  
且逐渐分离幽居寺鹤山书台认知一经固化,魏了翁遂根植于邛崃白鹤山,便不再为人所怀疑,邛崃白鹤山鹤  
林寺原有常安民读书之庵即容易被嫁接为魏了翁鹤山书台”。  
安磐作记后42,杨慎作诗后33,明穆宗隆庆六年(1572),邛州判官王圻奉太守赵方力(字介石)之命,前  
往邛崃白鹤山重修旧迹,并记其事于重修鹤山旧读书台记》。王圻既认幽居寺鹤山书台为魏了翁读书新台,又  
误认鹤林寺常安民读书之庵为魏了翁读书旧台经此文字定型,逐渐形成文化集体记忆,魏了翁鹤山书台读  
书旧迹便无缝移接至常安民读书故迹,这正是一例典型的名胜古迹鸠占鹊巢的有趣现象王圻重修鹤山旧读  
书台记:  
鹤山乃邛西之胜境,而魏了翁故读书台又鹤山所重,传为胜事骚人志士之履斯境也,以台故,  
辄欲至其处,每至,即惆怅彷徨焉,而鹤山之胜日益著所谓山川因人而灵,非耶? 余以隆庆戊辰牧  
于邛,辛未年冬始入邛居三日,太守赵介石君命予为鹤山之觅,竟靡惬所望已乃由点易洞,经故  
读书台,访了翁之遗事览其庙宇,恍然若有所得则盱衡而叹曰:“古贤人之不偶,殆如此哉!”荒  
僻杂篠之间,苍苔碧草萎乎其侧户外双桂葱蒨交敷,若有神护,乃端平间物而破壁颓垣,仅免风  
,乃踟躇四顾者久之归而谋诸太守,亦翻然改容亟命僧徒鸠工葺之,且戒之曰:“栋宇台砌,多  
隔两屋,其后为诵读之所,以俟后学之闻风而兴起者。”工始于壬申岁,不一月而告成或曰神不两  
,迹必寻旧故台成,新台无作焉是役也,主之者,太守赵介石君也同游于斯而相与赞成之  
,赵君胡培斋君盛心所君,三省古屋也董其事者,僧正如常真穹也大明隆庆六年,岁在壬  
申夏五月吉旦任四川邛州判官,前云南道监察御史上海王圻撰②  
重修鹤山旧读书台记碑石原物现存邛崃鹤林寺了翁祠内细读碑文神不两栖,迹必寻旧故台成,新台  
无作焉”,结合以上文献,我们不难发现,王圻正是以幽居寺鹤山书台为魏了翁读书新台,而误以自己重修的常  
安民读书之庵为魏了翁读书旧台然此台与魏了翁并无关系,仅就碑文内容而言,其证如下。  
其一,“荒僻杂篠之间,苍苔碧草萎乎其侧户外双桂葱蒨交敷,若有神护”。乱竹杂乱,苍苔碧草,一副破败  
之境王圻当时所见荒败的读书之庵”,距常安民生活之时已有450余年破屋之外,有桂花树两株,此描写正  
为今日鹤林寺之书台桂影”。  
其二,“乃端平间物”。宋理宗端平年间(1234ꢆ1236),魏了翁并不在邛崃。《宋史纪事本末:“端平元年  
……魏了翁直学士院。”宋史·理宗纪:“端平二年……秋七月……庚申,礼部尙书魏了翁上十事。”④  
宋史·理宗纪:“端平二年……十一月乙丑,……魏了翁同签书枢密院事督视京湖军马。”宋史·儒林  
:“了翁嫌于避事,既五辞弗获,遂受命开府……进封临邛郡开国侯。”此仅表明魏了翁曾受封爵为临邛郡开  
国侯魏了翁旋即于十二月前往江淮任职,奏书曰臣于初二日夜半伏准省札恭奉御笔,令臣督视江淮军马。  
牛大纬重建魏鹤山书院并增置校士馆记》,戚延裔修王前驱纂《(康熙)邛州志》,《国家图书馆藏地方志珍本丛刊764,132ꢆ137  
。  
王圻重修鹤山旧读书台记》,邛崃鹤林寺了翁祠现存石碑。  
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中华书局2015年版,1062。  
脱脱等宋史·理宗纪》,807ꢆ808。  
脱脱等宋史·理宗纪》,807ꢆ809。  
脱脱等宋史·儒林七·魏了翁》,12970。  
魏了翁奏两府所辟官署载日供职》,《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四部丛刊初编(集部)》264,243。  
188  
汤洪张以品鹤林寺常安民读书之庵讹变考  
宋史·理宗纪:“(端平三年)夏四月……己酉,魏了翁乞归田里,诏不允,以资政殿学士知潭州。”综观之,宋  
理宗朝端平年间,魏了翁并未去过邛崃,王圻所记两株桂树为端平年间魏了翁旧物,恐怕也难以考证。  
因此,根据宋史记载,魏了翁并没有在邛崃留下旧迹故读书台正是魏了翁卭州白鹤山营造记所记  
远有胡安先生授易之洞,近有常公谏议读书之庵之常安民读书之庵”。正是王圻有此误记,后世诸多史志皆言  
此两株桂树为魏了翁亲植此外,王圻登鹤山读书台诗有云拥千山归野寺,日照双桂上书台……漫谋端平曾  
召对,白头空抱济时才,亦正与此记相符。  
王圻此一讹误,遂致鹤林寺内读书台的归属争讼480余年,至今尚未平息邛州牧汪中在邛崃白鹤山幽居寺  
修建魏文靖公书台”(1496),距王圻任邛州州牧已有76魏了翁其人其事在邛崃多已流传并深植民心新址  
修建时久,人们便会逐渐淡忘它的旧址,加之邛崃一直是邛州州治所在地,新旧两种心理认知被逐渐抹除,从而将  
新址认定为原始旧迹,这也符合认知常理此一现象,于今犹然很多旧迹迁于新址,经年累月,便少有人知晓古  
迹的原初旧址加之邛崃蒲江又有同名白鹤山之天造地设的完美条件,此种误识也就顺理成章,王圻正是在这  
一文化变迁中产生了不自觉的认知讹误由汪中杨廷仪安磐杨慎所层累叠加生成的讹误,遂致王圻认幽居寺  
鹤山书台为魏了翁读书新台,进而将幽居寺鹤山书台之名移花接木至鹤林寺常安民读书之庵旧迹,此正是  
邛崃鹤林寺书台讹误之源此为追溯邛崃鹤林寺鹤山书台讹误之源的第一文献材料。  
由王圻讹误之源所生一误再误之流  
安磐致误后51,即王圻讹误后9,万历九年(1581)《四川总志《(嘉靖)四川总志再次编修1541  
《(嘉靖)四川总志不同,万历九年四川总志卷十六郡县志·邛州·学校未载鹤山书院”,《邛州·宫室载  
鹤山书台二处:“一在州治西,知州鞠以正修一在蒲江治西,魏了翁世家焉。”据此,邛州似乎有两个鹤山  
书台”:一在蒲江城西,为魏了翁旧迹,此承《(正德)四川志》“蒲江鹤山书院之误而来;一在邛州(邛崃)城西,为鞠  
以正修建鞠以正,云南楚雄卫举人,万历三年至五年(1575ꢆ1577)任邛州知州据此,似乎鞠以正在王圻重修  
鹤山旧读书台(1572)后约3年又修建了鹤山书台”,事情又增迷雾其实,鞠以正并不曾修建鹤山书台,而是  
创建了讲易书院此事记载于万历六年(1578)王廷节新建汉儒胡先生讲易书院记》:“今滇楚文谷鞠公守邛,怀  
吊先贤,咨访风俗,举旷典,兴废坠,不一而足公余登鹤山书台,游点易洞,荒烟蔓草,惟存石,不欲令胜迹之  
,遂聚材鸠工创建讲易书院,不数月而告成。”据王廷节的记载,鞠以正登白鹤山,通过鹤山书台,游点易洞,见  
点易洞荒败,遂修讲易书院”。由此可知,万历九年四川总志误载鞠以正修鹤山书台”,“鹤山书台本由汪中  
所建魏文靖公书台而来,并经《(正德)四川志和安磐所定名。  
同时,万历九年四川总志卷十六郡县志·邛州·古迹亦载有鹤山书台”:“治西七里,魏了翁居此。”万  
历九年四川总志为虞怀忠修郭棐纂虞怀忠,浙江义乌人,嘉靖五年(1526)进士,万历六年(1578)任四川巡  
郭棐,广东番禺人,嘉靖进士,万历初以礼部郎中出任四川夔州府知府,旋升四川按察司督学副使两人虽出  
任四川,但皆不在蜀地生长,其对蜀中典故多有误记也在情理之中,此载录即是沿袭《(正德)四川志和安磐的讹  
误而来。  
万历四十七年(1619)《四川总志·邛州·宫室亦载有鹤山书台:“一在州治西,知州鞠以正修一在蒲  
江治西,魏了翁世家焉。”古迹亦载鹤山书台”:“治西七里,魏了翁居此。”明显延续了万历九年四川总  
的成说。  
万历九年四川总志此一误记,遂将邛崃地方化讹误上升为官方化自此,讹误便一路畅通,逐渐成为当地  
文化记忆的主流现存鹤林寺了翁祠有雍正二年(1724)张纯重建鹤山书台碑记石碑一通,其记亦是讹误之再  
脱脱等宋史·理宗纪》,810。  
王圻王侍御类稿》,《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140,齐鲁书社1997年版,462。  
虞怀忠修郭棐纂《(万历)四川总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199,齐鲁书社1996年版,571。  
戚延裔修王前驱纂《(康熙)邛州志》,《国家图书馆藏地方志珍本丛刊763,381。  
王廷节新建汉儒胡先生讲易书院记》,《(嘉庆)邛州直隶州志·艺文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四川府县志辑(新编)》12,360。  
虞怀忠修郭棐纂《(万历)四川总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199,572。  
吴之皞修杜应芳纂《(万历)四川总志》,《原国立北平图书馆甲库善本丛书356,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3年版,576。  
吴之皞修杜应芳纂《(万历)四川总志》,《原国立北平图书馆甲库善本丛书356,577。  
189  
BET体育365投注官网学报(社会科学版)  
:“维山有台,维林有鹤宋时了翁先生西顾,选胜筑室藏修者。”①  
清代有关邛州的地方志,大多承袭王圻以及万历九年四川总志的讹误而来,现胪列如次。  
康熙十二年(1673)《(康熙)四川总志·古迹·邛州载有鹤山书台”:“治西十里,魏了翁居此。”②  
康熙三十四年(1695)《(康熙)邛州志·地理志·古迹载有鹤山书台”:“州治西七里白鹤山,宋魏了翁世家  
此山之侧,后因表其地为鹤山书台今考书台有二,旧台在州西关外鹤林寺,为先生弟兄读书处,先生手植双桂至  
今犹存新台在幽居寺,与旧台并立,亦先生读书处,二台境俱幽雅,为四时登眺之所,有名公吟咏。”《(康熙)邛  
州志·建置志·寺观卷三鹤林寺:“州城西七里,有旧白鹤书台,乃魏鹤山先生读书处。”④  
雍正六年(1728)《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邛州部载有鹤林寺”:“在州西七里,旧有白鹤书台,  
乃魏鹤山读书之所。”又载鹤山书台”:“在州西七里白鹤山,宋魏了翁兄弟筑室读书于此,后因表其地为鹤山书  
,先生手植木樨二株尚存。”⑥  
雍正十一年(1733)《(雍正)四川通志·古迹·直隶邛州载有鹤山书台”:“在州西白鹤山,宋魏了翁兄弟读  
书于此,又有鹤山书院。”是书卷二十八寺观又载鹤林寺”:“在城西七里,魏鹤山读书处,诗句犹存。”⑧  
乾隆九年(1744)《(康熙)大清一统志·邛州·古迹载有鹤山书台”:“在州西白鹤山,宋魏了翁兄弟读书于  
,其前有芙蓉洲。”⑨  
乾隆四十九年(1784)《(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邛州·古迹载有鹤山书台”:“在州西白鹤山,宋魏了翁兄  
弟读书于此,其前有芙蓉洲。”ꢇꢈꢉ  
嘉庆二十一年(1816)《(嘉庆)四川通志·舆地志·古迹·邛州直隶州载有鹤山书台鹤山书院”。“鹤  
山书台在州治西白鹤山”,“《旧志宋魏了翁兄弟读书于此,其前有芙蓉洲及手植木樨二株犹存,又有鹤山书院在  
州治西善政街ꢇꢈꢊ是志学校志·书院·邛州直隶州亦误载邛崃鹤山书院的来龙去脉:“鹤山书院在邛州治  
,旧在城西五里白鹤山下,宋魏了翁讲学地,理宗皇帝表为鹤山书院,魏了翁撰御书跋,历代因之,今为鹤山书  
明正德十三年,巡抚御史卢雍暨知州吴祥建公祠于城西善政街,颜曰鹤山书院讲堂,东曰崇正,西曰企贤,杨  
廷仪撰记嘉靖九年署州朱伦重修,安磐撰记,后为巡司行馆移书院于城西土司寓万历三十二年知州牛大纬通  
书院行馆为一,重建鹤山书院,容五百人提学,校士驻此,今考棚即其地也。”ꢇꢋꢈ  
嘉庆二十三年(1818)《(嘉庆)邛州直隶州志·方舆志·古迹载有鹤山书台”:“州治西七里白鹤山,宋魏了  
翁兄弟读书于此,其前有芙蓉洲及手植木樨二株按书台有二,旧台在州西关外鹤林寺,为先生兄弟读书处,先生  
手植双桂至今犹存新台在幽居寺,又有鹤山书院在州治西善政街。”ꢈꢇꢌ是书营建志·祠祀载有鹤林寺”:“在州  
西七里,汉建,明天顺六年僧心昱重修,有旧白鹤书台,乃魏文靖公读书处,地最清雅,多名人游赏,题咏犹存,详古  
。”ꢇꢈꢍ  
道光二十二年(1842)《(嘉庆)大清一统志·邛州直隶州·古迹载有鹤山书屋”:“在州西白鹤山宋魏了翁  
兄弟读书于此,其前有芙蓉洲。”ꢈꢇꢎ  
民国十一年(1922)《(民国)邛崃县志·山水志鹤林寺之左有幽居寺,旧志建于汉,盛于唐宋,亦未详也。  
张纯重建鹤山书台碑记》,邛崃鹤林寺了翁祠现存石碑。  
蔡毓荣等《(康熙)四川总志卷二十二,康熙十二年(1673)刻本。  
戚延裔修王前驱纂《(康熙)邛州志》,《国家图书馆藏地方志珍本丛刊763,265。  
戚延裔修王前驱纂《(康熙)邛州志》,《国家图书馆藏地方志珍本丛刊763,301。  
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111,中华书局1934年影印版,50。  
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111,52。  
黄廷桂修张晋生纂《(雍正)四川通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560,505ꢆ506。  
黄廷桂修张晋生纂《(雍正)四川通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560,570。  
蒋廷锡《(康熙)大清一统志卷二百五十,清乾隆九年(1744)武英殿刻本。  
ꢇꢈꢉ和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481,360。  
ꢇꢈꢊ常明修杨芳灿等纂《(嘉庆)四川通志卷五十六,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木刻本。  
ꢇꢈꢋ常明修杨芳灿等纂《(嘉庆)四川通志卷七十九。  
ꢇꢈꢌ吴巩修王来遴纂《(嘉庆)邛州直隶州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四川府县志辑(新编)》12,40。  
ꢇꢈꢍ吴巩修王来遴纂《(嘉庆)邛州直隶州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四川府县志辑(新编)》12,100。  
ꢇꢈꢎ穆彰阿潘锡恩《(嘉庆)大清一统志》,《续修四库全书621,571。  
190  
汤洪张以品鹤林寺常安民读书之庵讹变考  
鹤山文集》,文靖先庐枕山与古白鹤岗阜属连,嘉定三年,卜室贮书,得十万卷,鹤山书院落成……是书院必在  
幽居寺山下……明人想像而为书台耳书台有元时碑明初碑,鹤林幽居皆佛庙。”是志误认邛崃幽居寺附近有  
魏了翁亲建鹤山书院,讹误亦承安磐而来。  
王圻讹误后坚持历史真相的考辨  
王圻重修鹤山旧读书台记讹说虽极易惑人耳目,但仍有饱学之士并未人云亦云随声附和。  
曹学佺(1574ꢆ1646)于万历三十七年(1609)至万历四十一年(1613)任职于四川,距王圻任邛州判官41。  
曹学佺蜀中名胜记专记各地山水名胜文物古迹,向称完备谨严蜀中名胜记邛州鹤山并未载有魏了翁  
鹤山书台以及鹤山书院”,所记依据魏了翁卭州白鹤山营造记载有常安民读书之庵。  
民国十一年(1922)宁缃总纂《(民国)邛崃县志曾就此一讹误有过辨析,是书载有魏文靖公书台常谏议  
书台”。“常谏议书台”,“在治西七里白鹤山鹤林寺,肖像泥塑,系是长髯高山冠与介导红袍,而又盖玄端手执如  
宋无此制,从前书台肖像系是台谏仪服光绪中年,展宽台址,而误为魏文靖者,由明隆庆壬申年州判王圻一  
诗一记也案王圻字元翰,上海人谪邛州判官时,学问不及,梅花源以后,清初戚延裔修志时,遂两归鹤山而存  
疑也常谏议,熙宁进士,政和末卒,见于世者五十余年,入党籍后,流落者二十年,后人悲其遇,于鹤林寺书台肖  
像以安之,礼也肖像应服宋朝台谏仪服。”由此可知,宁缃亦明确判定王圻重修鹤山旧读书台记误认常安民  
读书旧迹为魏了翁故读书台的历史根源。  
1
983邛崃县文物志亦载:“读书台在鹤林寺大雄宝殿后面……案常谏议名安民……后人为了纪念他,于  
鹤林寺后面修建常公谏议读书台。”④  
011邛崃市志(1986~2005)》亦载鹤林寺读书台:“宋代常安民的读书台(后人误认为是魏了翁读书  
)。”⑤  
2
2
021邛崃文物图志:不可移动文物亦有辨证:“了翁祠原为宋代邛州人常安民的读书台,明隆庆六年邛州  
判官王圻游此,误作魏文靖(了翁)读书台’。”⑥  
结语  
邛崃和蒲江自古皆有白鹤山,魏了翁又自号鹤山”,蒲江邛崃两地因鹤山之名产生淆乱即在情理之中常  
安民和魏了翁,同为邛州(下辖邛崃蒲江)杰出人物,皆与白鹤山有紧密关联常安民读书之庵位于邛崃白鹤山  
鹤林寺,此事为魏了翁所确切记载,魏了翁和常安民又发生着密切的隔代牵连,这更容易让后世产生认知混乱。  
魏了翁后来居上,其影响远超常安民,这是后来邛崃士人多有追认魏了翁旧迹的文化动因由熊相安磐杨慎特  
别是王圻所生成的层累文献讹误之源,滋生了480余年的讹误之流,后世海量的方志文献不断淹没真相,沿袭王  
圻等人讹误,遂致历史迷雾难以廓清,以讹传讹,一误再误而至于今这正是后世邛崃鹤山书院”、“鹤山书台”、  
常安民书台难以说清的复杂历史文献原因。  
[责任编辑:]  
刘夐修宁缃纂《(民国)邛崃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四川府县志辑(新编)》12,501。  
曹学佺蜀中名胜记》,199。  
刘夐修宁缃纂《(民国)邛崃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四川府县志辑(新编)》12,491。  
邛崃县编志领导小组邛崃县文物志》,四川省邛崃县文管所1983年版,39。  
邛崃市志编纂委员会编邛崃市志(1986~2005)》,方志出版社2011年版,437。  
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邛崃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邛崃市文物保护中心邛崃文物图志:不可移动文物》,四川大学出版社  
021年版,314。  
2
191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