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卷第6期
2
012年11月
BET体育365投注官网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ichuan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
Vol.39,No.6
November,2012
大学协同创新
的内部现实困境与制度改进
周暋继暋良
(南京财经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南京210046;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南京210093)
暋暋摘要:大学协同创新是内部和外部协同创新的统一,它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管理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科技创
新、大学改革与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大学开展协同创新存在内部现实困境。破解大学协同创新问题的
症结,需要从建立学科交叉融合平台、积极培育大学文化与创新精神、改革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师评价制度、
实现政府在大学协同创新中的“归位暠等诸多方面进行制度改进。
关键词:大学协同创新;管理创新;内部现实困境;制度改进
中图分类号:G640暋文献标志码:A暋文章编号:1000灢5315(2012)06灢0015灢08
暋暋大学协同创新是指大学内部各学科之间、大学
与大学之间、大学与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围绕国家
重大战略需求、重大科技项目,解决行业关键和共性
技术以及生产实际中的重大问题,投入各自的优势
资源和能力,合作攻关,从而力求在科学研究、技术
开发上取得重大进展和突破的创新活动。目前,协
同创新已成为政府、大学、科研院所及企业热议和关
注的重要话题之一。2011年4月,胡锦涛在庆祝清
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特别强调,我
国高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要在“积极提升原始创新、
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暠的同时,同科
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积极推动协同创
在各领域、各机构之间建立相应的协同创新体制、机
制及运行模式。2012年3月,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
出台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
见》(教技[2012]6号),该计划简称“2011计划暠;5
月,教育部和财政部又联合制定并印发了《“高等学
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暠实施方案》(教技[2012]7
号),决定推动大学组织建立“2011协同创新中心暠。
上述意见和方案标志着大学协同创新进入正式议事
日程并走出了关键的第一步,这不仅显示了社会各
界的敏锐眼光和理性认知,而且说明协同创新对经
济社会发展、科技创新、大学改革与发展等具有重要
意义。
[
1]
新暠 。2012年2月18日,我国创新人才教育研究
学界近些年来对大学协同创新进行了诸多研
究。有关学者首先论述了大学协同创新的重要意
义。比如:张力研究了协同创新进入国家战略层面
的重要意义,认为目前知识创新很大程度上已成为
会首次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召开会议,会议主题为
[2]
积极推进协同创新,联合培养创新人才暠 ,这意味
“
着大学考虑将人才培养和协同创新结合起来,尝试
收稿日期:2012灢05灢09
基金项目: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度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课题“财经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及实践探索研究暠(编号:DJ201011)的
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周继良(1976—),男,四川资中人,南京财经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
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原理与高等教育管理。
15
BET体育365投注官网学报(社会科学版)
[
3]
国家竞争力的关键要素甚至核心要件,这对更高水
面,主要运作形式即是产学研协同创新。暠 也就是
说,协同创新从一个微观的组织或系统内转到社会
宏观系统,才可能产生“产学研暠这一协同创新形式,
协同创新也从组织内移至组织外了。分析至此,我
们可以认为,协同创新既有微观的组织内部的,也有
宏观的组织与组织之间的,也就是组织外部的协同
创新。
[3]
平的协同创新提出了迫切要求;王树国甚至认为,
协同创新是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
[4-5]
重要途径
;宁滨认为,全力推进协同创新,是大
[6]
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方式;张来斌也论述
[7]
了大学协同创新的紧迫性和重要意义;安江英等
[8]
研究了协同创新如何促进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有
诸多学者分析了大学科技园与协同创新的关系,如
实际上,从“协同暠一词的本来意义来看,它既可
指一个组织内部各要素的协调一致,和合共同,各要
素互相配合,实现组织目标。它也可指各组织之间
各参与主体为了更宏大的目标而互相配合,全力协
助,对一个组织来说,就成了外部协同创新。同样,
大学协同创新既可指大学内部协同创新,即大学内
诸要素如大学精神、理念、制度、大学文化、学生、师
资、物质环境等要素之间的协同并进行的各种创新,
它也可指大学外部协同创新,即大学与大学组织外
的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等之间的协同创新。大学协
同创新是大学内部和外部协同创新的统一。
(二)大学协同创新本质上是一种管理创新
[9]
[10]
曾卫勇、姜昱汐 等。还有学者研究了协同创新
[11]
与大学创新能力转移的问题 。关于大学协同创
新组织管理改革,徐枞巍认为,高校要积累和培养协
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学校科研组织化能力,设计相
应的激励政策和手段,以引导激发教师主动参与协
[12]
同创新 。还有学者对产学研协同创新评价体系
进行研究,如张爱琴和陈红研究了产学研知识创新
[13]
网络的协同创新绩效评价 。本文拟挖掘协同创
新的本质属性,并破解目前大学协同创新的内部现
实困境,然后提出解决大学协同创新问题的有关制
度改进。
一暋大学协同创新:内涵界定与本质属性
协同创新原本属于企业管理的范畴,是企业提
升投资回报率、增强和谐的组织文化和市场竞争力
的重要手段,在本质上应该是一种管理关系。这从
(
一)大学协同创新是组织内协同和组织外协同
的统一
我国学者对于协同创新的最早定义并无准确的
说法,张力也采用了“有一说法暠这一言词。他说:
关于协同创新(CollaborativeInnovation),有一说
法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中心(MIT Sloan榮s
CenterforCollectiveIntelligence)
[14]
熊励、孙友霞等 对协同创新进行的研究综述可以
看出。综述认为,协同创新正日益成为企业生存与
发展的不竭源泉和动力,是企业进行技术开发和提
升市场竞争力的主要路径。不管是内部协同创新,
还是外部协同创新,都需要企业这一产业组织进行
组织、指挥、领导、协调、沟通、控制等,这完全是企业
管理的重要职能。因此,协同创新是一种管理创新。
协同创新具有系统性,因为它涉及到系统内组成要
素之间的相互干扰、制约或不同系统之间的相互作
用。它还具有复杂性、互动性和合作性,因为系统或
组织本身的构成要素相当复杂,它们之间的相互制
约和影响也是极为复杂的,系统或组织之间也是一
样。各要素之间和各组织或系统之间需要互动合
作,才可能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并实现创新。如宏
观层面的协同创新,政府、大学、企业、科研机构、中
介机构等之间,为了实现共同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需要科学地、建设性地相互合作和影响,推动变革和
创新的产生。这一过程体现了协同创新的管理性
质。
“
的研究员彼得·
葛洛(PeterGloor)最早给出的定义,即‘由自我激励
的人员所组成的网络小组形成集体愿景,借助网络
交流思路、信息及工作状况,合作实现共同的目
标暞暠;他还进一步说,“从国内外的实践看,协同创新
多为组织(企业)内部形成的知识(思想、专业技能、
技术)分享机制,特点是参与者拥有共同目标、内在
动力、直接沟通,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资源平台,
[3]
进行多方位交流、多样化协作暠 。从这些论述来
看,协同创新原初的意义在于网络小组人员之间的
合作协助,以实现共同目标。因此,它在很大程度上
是指在参与者拥有共同目标的前提下组织(企业)内
部各要素之间的协作交流。也就是说,协同创新在
原本的意义上是指组织(企业)内部各要素的配合协
助并实现共同目标。基于这样的理解,张力便采用
了一种更为妥当的表述:“当协同创新放大到宏观层
大学协同创新无非就是更为强调大学的主体作
16
周继良暋大学协同创新的内部现实困境与制度改进
用,或者是基于大学的应有职能进行协同创新,并在
协同创新中增强主体性,发挥引导、指导、参与、控制
等作用。大学协同创新从本质上说也是一种管理关
系,是重要的管理创新。这也印证了有关专家的分
析:“由于协同创新不同于原始创新过程的协调合
作,也有别于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过程的
产品技术要素整合,其本质属性是一种重要的管理
创新,正是我国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向主要依靠科技
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的重要环
科研究方法,形成对科技及知识的多元视角,产生明
显的“聚光灯暠效应,这样才能开启创新基因,找到知
识创新和科技创新的“富裕地带暠。因此,打破学科
之间藩篱、促进跨学科协同创新,是新形势下科技创
新的基本要求。
但是,大学作为一个松散的组织系统,其运转又
具有“散漫有序暠的特点。每个人在大学中都显得相
当自由,但又非常有序、规范地做着教学、科研和社
会服务工作。大学各院系之间是一种类似于社会选
择的结构,“各单位追求各自的目标,意见的一致是
[3]
节。暠
二暋大学协同创新:内部现实困境
[18]3
各单位朝共同方向发展的惟一途径暠 。柏林马
尔克斯·普朗克教育研究社社长迪特里希·戈尔德
施米特(DietrichGoldschmidt)在论述高等教育体
制时曾说:“大学中的各个学院、学院中的讲座和研
究所———大多数都追求它们自己的目标。在某种形
势下,某些领域的进展顺利,但在多数情况下,这些
结构有利于维护传统学科的地位。新学科只能处于
既然大学协同创新更强调大学这一主体作用的
发挥,更加注重大学的应有职能,且协同创新是一种
管理创新,那么,在此笔者仅仅论述大学协同创新存
在的内部管理困境。
(一)学科专业之间的藩篱
学术发展、人才培养甚至大学发展,关键就在于
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专业的拓展与提升。没有学科
专业的发展,就难言学术和科研的进步,更谈不上产
生世界一流的学术成果和研发顶尖的科学技术。学
科力量在个人的专业和职业发展中起着支配性的决
定作用。伯顿· 克拉克(BurtonR.Clark)曾说:
[18]178
次要的位置,跨学科协作受到抑制。暠
从这些论
述可以看出,大学组织的本质属性及特征注定了学
科专业之间必然存在藩篱,学科的交叉融合难以自
行实现。这就需要通过大学的组织管理来推进。
目前,我国大学内部学科专业之间的分割程度
非常严重,学科的交叉融合以及跨学科合作研究难
以推动,我们鲜有闻及和触见学院之间自愿协作进
行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教学成果建设甚至科研合作
的事实。每个学院都只是关心自己的利益,教学上
只关心自己所授的课程,研究上只局限在自己狭隘
的专业领域。每个人都只懂得自己关心和研究的领
域,而且分工和分化愈来愈细,“隔行隔山暠、“自说自
话暠愈加明显。还有,随着各大学不断升格成为综合
型院校以及新校区的建设,大学内部的实验室、图书
室也越来越多,每个学院都要建设自己的实验室和
图书室,而且都归自己运营和管理。高校内部常常
见到,国家投入巨资建立的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
只有自己部门能用,其它部门就不能用;交叉学科的
研究群体调动不了其他学科的教师参与。这些问题
都造成了许多科研人员有协同创新之心、无协同创
新之实的局面。这种大学内部的“条块分割暠,使得
大学诸多教学资源和科研资源的利用率极低,好些
实验室、国家级实验中心、图书室都成了迎接上级检
查、评估的“利好装备暠和“上等食品暠,也成了与兄弟
院校进行交流时可以尽情展示的“骄傲品牌暠。教师
“
如果让学术工作者在学科和单位两者之间进行选
择,他或她一般都选择离开单位而不是学科。一个
人离开他的专业领域要比离开他所在的大学或学院
代价高得多,因为一个人的高等教育层次越高,其专
[15]35
业在决定任务时的重要性越明显。暠
学科力量在
这里显露无疑。就大学协同创新而言,其核心和关
键仍在于学科的发展,学科的交叉融合、跨学科的合
作创新是大学协同创新的根本要义。王树国认为,
“
开展协同创新是当代学术发展的内在规律使
[16]
然暠 。这里的学术内在规律很大程度上就是学科
的发展、交叉及融合。一项关于诺贝尔奖的统计数
据显示,“20世纪诺贝尔奖获奖者中,超过40%获奖
者的发现是在多学科的交叉领域,尤其在上个世纪
最后25年,自然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中接近半数都
[17]
授予了在交叉学科领域作出贡献的科学家暠 。可
以推断的是,随着当代科技的迅速发展和不断升级,
会有更多的重大创新出现在学科交融的空白地带和
边缘地带。目前,随着人类对原有学科框架内知识
研究的不断深入,不管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社会科
学,都非常强调突破原有学科框架,并综合运用多学
17
BET体育365投注官网学报(社会科学版)
和学生难以从这些教学和科研资源中受益,还谈何
学科交叉创新? 这也违背了大学资源为教师和学生
服务的根本。
课程,不是该学科和领域中的精髓,也不是该学科和
领域的基本原理与科学方法。三是学生对教学资源
的选择难以实现。学生选择学校和专业、转换专业,
学生选择教师、选择课程,都是难以甚至根本不能实
现转专业意愿。虽然很多大学规定可以在一定时期
转专业,但是诸多硬性条件还是阻碍着多数学生转
到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进行学习,只有少数学生能够
实现转专业意愿。转换学校更是不太可能实现,它
牵涉到省际间教育管理部门的协调。学生在学期间
选择教师的机会几乎不存在,都是依据学校早已做
好的教学计划安排。对课程的选择稍好一些,但是
可选课程也较少,选择余地不大,至少难以选到自己
感兴趣的课程,只是为了获取规定的学分而已。这
一系列非常单一的人才培养方案及政策,与学生的
多元化需求严重相悖。创新人才不能成为大学的最
终产品,大学协同创新就缺失人力资源这一重要支
撑。
(二)大学精神文化的式微
大学,从本质上说是一个文化组织。大学文化
不仅是作为大学内在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存在,
而且很大程度上反映着大学的个性和品格而成为大
学的标识。很多学者甚至将大学文化视为大学的气
质和灵魂,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真正能够体现大
学气质和灵魂的是大学的文化。一所大学所具有的
文化个性、文化风格、文化品位,体现着一所大学卓
尔不群的风格和魅力,是一所大学不可或缺的灵魂,
[19]
犹如其精气神韵,是大学凝聚力和自信的源泉暠
。
然而,当前,大学精神及文化可以说是逐渐衰微甚至
缺失,大学正在缺失自己的个性、风格和品位,正逐
渐违背着它的一些本质关系。自大学从社会的边缘
成为社会的中心以来,到现在它们承担着多元甚至
是相互冲突的职责。当然,很多职责是社会和政府
赋予的,本不是大学应有的职责。大学更多地融入
了社会,与市场发生着交易,与政府的关系也不无密
切,大学也开始变得短视和功利了。尤其是科学研
究,根本不是看能不能做出重大的创新成果,也不是
把科研当成自己的旨趣,而是冲着课题经费和科研
荣誉去的。这样的大学“精神文化暠不可能促成协同
创新的真正实现。
(四)大学思想交流的趋少
大学中各种人员之间的思想交流甚为重要,不
同思想之间的冲突和交锋,正是新的思想和观点产
生甚至学术发展的重要途径。雅斯贝尔斯(Karl
Jaspers)非常强调大学各种人员之间的交流,他认
为,大学的理念“要求应该有交流存在,不仅要有不
同学科层次上的交流,而且要有不同个人层次上的
交流。……在共同的思想基础之上所形成的交流气
氛,可以催生出适宜于学术和科学工作的条件,尽管
(三)大学人才培养的单一
[
20]97-98
如今,大学的人才培养都强调通识教育,培养通
晓各门学科基本原理和方法、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的
复合型人才,这就需要形成科学、先进的人才培养理
念,并据此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过程。
既然是通识教育,就需要学生进行跨学科的学习;即
便在专业教育领域,也应该注重跨学科的知识、原理
及方法。但是,从实际情况看,大学人才培养存在诸
多问题,阻碍着创新人才的培养,也就谈不上为协同
创新的开展培养后备力量。一是大学各院系只注重
自身专业人才的培养,课程建设、师资配备都是只关
心自己的专业,只维护自身院系的利益,甚至出现因
人设置课程的情况,不是从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方
案的根本思想出发考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课堂教
学和师资选拔。二是通识课程本身的开设也不够
这些工作在本质上总是被独立完成的暠
。他
甚至还说,“大学应该过一种充满挑战的生活,而不
是乏味呆板的生活。它渴望交流的愿望是如此强
烈,以至于它甚至会寻求与那些拒绝交流的人交
[
20]106
往暠
。在雅斯贝尔斯看来,大学应该存在精神
交流的自由,大学应该提供条件保证这种交流自由。
怀特海(Whitehead)甚至认为,大学存在的理由在
于“其在‘富于想象暞地探讨学问中把年轻人和老一
辈人联合起来,由积极的想象所产生的激动气氛转
化为知识。在这种气氛中,一件事实就不再是一件
[21]14
事实,而被赋予了不可言状的潜力暠
。这里实际
上描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问探讨对知识
创新与学术发展的重要性。
但是,随着大学规模的扩大和学生人数的增加,
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正在减少。
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Abraham Flexner)在研究
“通暠、“宽暠,很多高校除了存在“因人设课暠的情况
外,开设的通识课程本身也只是一些“鸡毛蒜皮暠的
18
周继良暋大学协同创新的内部现实困境与制度改进
2
0世纪二三十年代德国的大学时曾指出这样一种
新存在严重背离。总的来说,大学对教师的评价机
现象:“随着教授会数量的增加,其成员在大城市中
也住得越来越分散,相互之间见面的机会越来越少。
制不够全面,注重短期行为,缺少对教师进行协同创
新的激励政策。大学教师和科研人员比较重视个人
的荣誉,追求学术成就和实现自我价值,重理论轻实
践,更重名分而稍轻功利。一些人从事科研的直接
目的就是论文发表和专著出版,对科技成果的应用
既不重视也不在行。再加上诸多教师考核及评价的
制度设计都只是以科研成果为依据,主要以学术水
平为衡量标准,科研成果的应用和实践价值都不是
考核及评价的标准。职称评定是如此,好多教学项
目的考核评审最后也都变成了科研成果的竞争,如
教学名师、品牌专业、精品课程、教学成果奖等,这非
常奇怪。这一系列的制度设计及安排实际上弱化了
教师和科研人员面向企业、面向市场、面向实际应用
来做研究和开发的动力,大学难以推行协同创新也
就不足为怪了。
…
…一名谁都不认识的陌生人也许可以混进柏林大
学参加教授会会议,并站起来发表一通演说而不会
被人拒绝,因为现在教授人数是如此之多———虽然
与学生人数相比还不够多———以至教授之间都互不
熟悉暠;他进一步指出,“对巨型大学的绝大多数学生
而言,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已经
[22]295-296
大大减少了暠
。美国的研究型大学在发展
过程中也存在过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减少的问题。
如哈瑞·刘易斯曾说:“终身教授的任职要求使教师
选拔标准更加狭隘,并导致教师专注于各自的研究
领域,却很少关心学生的整体利益。……但是选拔
教授的制度必然导致教师视野狭窄,他们只能成为
专家而不是博学之士,他们只能心无旁鹜地专注于
本专业,却无暇关心学生的身心发展暠;他还说,“教
师提拔的过程日趋激烈———因为所有的研究型大学
都对教师提出了同样的要求。只有在培养学生成才
以上五个方面涉及到了大学内部与创新要素紧
密相关的核心要素和支撑要素,强化这些要素对协
同创新的推动力是一个非常明显的管理问题。只有
通过科学的管理和制度设计,才可能促成这些要素
与协同创新的融合;只有不断优化要素结构,形成合
力,才能推进协同创新。
[23]7-8
方面,教师没有面临压力暠
。也就是说,哈瑞·
刘易斯认为,美国研究型大学的终身教授制度以及
教师晋升制度都只注重科研标准,教师也就不会关
心学生发展与成才,也就不会注重与学生的交流,这
种科学研究的“卓越暠是以失去“学生发展与培养人
才暠这一“大学灵魂暠为代价的。
三暋大学协同创新的制度改进
(一)建立学科交叉融合平台,促成学科交叉复
合
我国同样存在这样的情况。随着高等教育大众
化步伐的加快,大学规模逐渐扩大,学生人数骤然增
加,新校区建设和大学城项目也频频上马,但是,教
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却渐趋弱化。教师
住在“城里暠,学生好似生活在“乡下暠,教师一上完课
就坐班车回“城里暠的家了,教师和学生之间面对面
的交流着实鲜见。更为重要的是,许多教师都忙着
报课题、争项目、争经费、撰写论文、发表成果,培养
学生的事早已停留在专业培养方案以及学校大会有
关报告中,谁还能想得起来? 教师与教师之间专业
分工愈加细化,加之又都住在不同地方,交流更是难
上加难。
首先,促成大学内部的学科交叉。一是组建跨
学科研究中心或研究院,实现多学科融合和多团队
协作。这主要应根据国际科技发展现状、国家重大
战略需求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而定。学校对这
样的研究中心或研究院给予专门的跨学科项目或课
题研究,并提供制度和资金支持。研究型大学尤其
应当如此。二是建立跨学科研究的一般平台,通过
学术报告会和科研网络平台实现有关科研数据的共
享,如实验材料、实验数据、问卷和访谈的材料与数
据等。这个平台鼓励项目或课题的跨学科、跨部门
申报,对这样的项目或课题给予重点支持,而不是
“全面撒网暠给予一般资助。
缺失交流的大学既培养不出创新人才,又不会
产生一流的研究成果,更谈不上跨学科的研究成果,
这就弱化了协同创新的基础。
其次,大学应主动与其它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
沟通,加强科研合作。比如,共同组建实验室和研发
基地,实现实验资源和信息情报网络共享;共同组建
大型复合型科研团队,联合申报大型科研项目等。
这样可以促成大学与其它机构的跨学科科研合作,
(五)大学教师评价的短视
目前,大学考核机制和教师价值追求与协同创
19
BET体育365投注官网学报(社会科学版)
同时实现各机构资源的共享和充分有效的利用。
设,将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建设融为一
体,让教师和学生在浓郁的大学学术文化氛围中进
行自由自在的科学研究,这样才可能产生原始创新、
集成创新和协同创新。只有大学形成了一种崇尚文
化、尊重科学和追求真理的良好氛围,大学内部的良
性交流也才可能真正得以实现,教师与教师之间、教
师和学生之间的各种交流就不会因为其他客观原因
而终止,因为在这样的大学文化中科学和真理大于
一切。
最后,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的另一重要手段就是
部署和建设大规模科学工程。王树国认为,大规模
科学工程就是“在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重大科
学前沿中寻找交叉点,不仅能够促进高校、科研院所
的多学科科学家们的密切合作,而且也是吸引国际
上一流科学家联合开展研究合作的重要手段。在过
去的几十年中,大科学研究———无论是大科学设施,
还是大的协作项目,已成为科学事业发展的一个关
键部分,给科学和技术带来了预想不到的飞速发展。
(三)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人才的跨学科培
养和联合培养
…
…美国、韩国等在高校建立了大量的大科学工
[
5]
程暠 。我国的高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学,多学科优
势明显,高端人才汇聚,因此更能促进学科交叉与融
合,高校也可考虑建立大科学工程,加强与科研院所
和企业的合作,共同研究和开发国家重大项目。
从具体实践看,诸多高校通过消融学科壁垒、加
强科研资源共享的管理手段,不断推进协同创新,已
经取得巨大成效。事实证明,打破个别学科的“单兵
作战暠式科研,通过学科交叉与集成组成“兵团暠,为
科技创新搭建起一个生长的平台,有针对性地组织
协同攻关、重点攻关,这是一种成功的科技发展模
式,也解决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如苏州
大学整合校内金融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等优势学
科资源,成立了金融工程研究中心;将生物医药、机
大学首先需要优化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探
索更加适合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加注重科
学研究和创新实践,以高水平科学研究促进人才培
养质量的提升。一是科学定位各专业人才培养目
标,积极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是提升通
识教育课程水平,真正实现通识教育课程的“通暠和
“宽暠,使学生掌握各门学科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
并能正确认识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三是课程设置
应当严格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及方案,切忌因人而设,
必须充分认识各门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具体效用。
四是强化和拓宽学生对教学资源的自由选择,如对
专业、课程、教师的选择,应当逐渐赋予学生选择的
自由,同时也就形成了对学生的跨学科培养方式。
五是促进人才的联合培养,拥有大学城和高教园的
高校,首先应该互通有无,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加大
学生对区域内高校诸多资源的选择力度,实现对学
生的联合培养。同一层次或相同类别的高校,不管
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都可以推行课程互选、学分互
认、专业互通、论文互评等,这样不仅能够促进各校
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而且还能实现高校之间学科
交叉融合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同时体现了对学
生选择自由的尊重。
[
24]
械和材料学科交叉组建了生物制造中心 。扬州
大学跨学科科研团队研发的滩涂土壤综合改良技术
[25]
已推广运用,社会效益极为显著 。南京农业大学
更是通过与企业、地方政府合作,解决了一些阻碍经
济社会发展的难题,如该校与雨润集团在校内联合
建设“国家肉品质量安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暠,
参与江苏省苏北扶贫计划,先后与苏州、常州、宿迁、
[
26]
无锡、南京等地签订全面合作协议,等等
。
(
二)培育大学文化和创新精神,促进大学思想
交流
人才的联合培养还可考虑大学与企业的合作,
这也可借鉴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经验。德国应用科
学大学与企业合作的主要形式包括:由企业向学生
提供实习岗位和毕业设计岗位;委托大学进行科研,
或与大学开展联合研究;资助大学设立实验室或研
根据协同创新的需要,大学首先应当积极培育
创新精神。现在,大学教师的创新精神不够,学生的
创新创业意识、精神和实践能力也不强。大学不仅
要对教师进行创新教育,也要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
教育。通过科学的制度设计,鼓励教师多做具有真
正创新要素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而不
是仅仅停留在完成规定教学工作量和科研工作量并
获得相应的待遇或津贴。大学应该强化大学文化建
[27]
究机构等 。大学和企业之间建立了长期的、系统
的战略合作关系,并形成了一种双赢的校企合作良
性格局,双方都有内在的动力参与协同创新。只有
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20
周继良暋大学协同创新的内部现实困境与制度改进
大学协同创新才可能具备坚实的人力基础。
四)改革教师评价制度,强化对协同创新的激
创新的教师也能在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中找到自己
(
的位置并实现自己的价值。总之,高校要建立科学
的教师评价制度,改革和完善教师工作的评价机制,
改革人事管理制度,探索与国际接轨的人事聘用和
分配制度,形成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激励机制和
约束机制。
励
目前,大学缺失利益驱动的自愿协同创新,原因
在于大学并未设计出协同创新的激励政策和手段。
所以,大学教师就仅仅完成规定的教学工作量和科
研工作量,而不是去寻求科研创新。所以,为激发教
师主动参与协同创新,就必须在教师评价、管理的各
类政策上,出台科学的制度激励和政策保障,形成教
师参与协同创新的政策导向。首先,大学需要出台
教师参与协同创新的制度规范,进行制度规约和激
励,包括教师参与协同创新的条件、学校提供的物质
和资金支持、评价考核、晋升与发展等。其次,大学
可考虑设立科技创新型教师(教授)、科技成果转化
型教师(教授)等评聘政策,以区别于一般的学术型
教师(教授)或教学型教师(教授)。这样,从事协同
此外,大学还应充分发挥契约的作用,保护协同
创新主体的利益,这包括知识产权协议(IP)和技术
管理计划(TMP);建立科学的利益共享和分配机
制,保证各方获取的实际利益与实际贡献一致。更
为重要的是,政府应在大学协同创新中发挥应有作
用,实现政府在协同创新中的“归位暠,如提供法律支
持、税收制度、创新政策;提供良好的协同创新外部
环境;加大协同创新经费投入;建立大学协同创新柔
性组织,强化大学协同创新的组织管理等。
参考文献:
[
1]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灢04灢25(2).
2]熊旭.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以协同创新方式培养创新人才[EB/OL].[2012灢02灢20].http://edu.people.com.cn/GB/
7159003.html.
3]张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战略意义和政策走向[J].教育研究,2011,(7):18灢21.
4]王树国.乘势聚力协同创新暋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11,(17):5灢8.
5]王树国.加强协同创新暋建设一流大学[J].大学(学术版),2011,(8):4灢9.
6]宁滨.全力推进协同创新暋服务经济社会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1,(17):8灢9.
7]张来斌.行业特色大学要积极开展协同创新[N].中国教育报,2011灢11灢28(5).
8]安江英,安连锁,等.产学协同:全方位培养创新人才的研究与持续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9,(10):67灢69.
9]曾卫勇.大学科技园运作模式研究———以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2008,(8):53灢59.
10]姜昱汐,胡晓庆,等.大学科技园协同创新中政产学研的作用及收益分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1,(8):33灢35.
11]李应博,周立,何建坤.协同创新服务视角下的中国大学创新能力转移[J].中国科技论坛,2007,(2):21灢25.
12]徐枞巍.高校应成为协同创新的“发动机暠[EB/OL].[2012灢01灢12].http://www.netbig.com/news/5134/? newspage=2.
13]张爱琴,陈红.产学研知识创新网络的协同创新评价研究[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44灢47.
14]熊励,孙友霞,等.协同创新研究综述———基于实现途径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2011,(14):15灢18.
15]伯顿·克拉克(BurtonR.Clark).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王承绪等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
994.
16]杨晨光.专家:高校要以育人为本暋与各领域协同创新[N].中国教育报,2011灢08灢25(2).
17]科技日报评论员.协同创新:高校发展的新模式[EB/OL].[2011灢09灢14].http://hnu.chinahvacr.com/2011/0914/268.ht灢
ml.
[
1
[
[
[
[
[
[
[
[
[
[
[
[
[
1
[
[
[18]约翰·范德格拉夫(JohnH.VandeGraaff).学术权力———七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比较[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
出版社,2001.
[
19]宋大成.文化:大学的气质与灵魂[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88灢91.
20]卡尔·雅斯贝尔斯(KarlJaspers).大学之理念[M].邱立波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1]约翰·S·布鲁贝克(JohnS.Brubacher).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2]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AbrahamFlexner).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M].徐辉,陈晓菲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
[
[
[
21
BET体育365投注官网学报(社会科学版)
社,2001.
23]哈瑞·刘易斯(HarryR.Lewis).失去灵魂的卓越:哈佛是如何忘记教育宗旨的[M].侯定凯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7.
[
[24]孙宁华.苏州大学:高校与企业协同创新将大有作为[EB/OL].[2011灢12灢06].http://www.jyb.cn/high/gdjyxw/201112/
t20111206_467714.html.
[
25]张继华,过国忠.扬州大学:“协同创新暠实现“双丰收暠[EB/OL].[2011灢11灢26].http://www.stdaily.com/kjrb/content/
011灢11/26/content_387709.htm.
26]万健,等.南京农业大学:协同创新助推世界一流农业大学建设[EB/OL].[2011灢12灢23].http://www.stdaily.com/stdai灢
ly/content/2011灢12/23/content_405281.html.
2
[
[27]孙进.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校企合作的形式、特点与发展趋向[J].比较教育研究,2012,(2):41灢45.
OnInternalRealisticDilemmasandSystemImprovementsof
CollaborativeInnovationofUniversity
ZHOUJi灢liang
InstituteofHigherEducation,NanjingUniversityofFinanceandEconomics,Nanjing,Jiangsu210046;
(
InstituteofEducation,NanjingUniversity,Nanjing,Jiangsu210093,China)
Abstract:Inessence,collaborativeinnovationofuniversityisakindofmanagementinnova灢
tion.Itisofgreatsignificanceforsocialeconomy,scienceandtechnologyinnovation,anduni灢
versity暞sreformanddevelopment.Itissomethingofunityoftwocategories:internalandexter灢
nalcollaborativeinnovation.Atpresent,ithasinternaldilemmas.Unlockingthecruxofcollabo灢
rativeinnovationofuniversityneedssomesystemimprovements,suchasconstructinginterdisci灢
plinaryplatform,activelycultivatinguniversitycultureandinnovationspirits,reforminguniver灢
sity暞spersonneltrainingmode,improvingteacherevaluationsystem,andrealizingthefunction
ofgovernmentinthecollaborativeinnovationofuniversity.
Keywords:collaborativeinnovationofuniversity;managementinnovation;internalrealistic
dilemmas;systemimprovements
[责任编辑:凌兴珍]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