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卷第4期
024年7月
BET体育365投注官网学报(社会科学版)
ꢀ
ꢀ
ꢀ
ꢀ
2
ꢀ
ꢀ
ꢀ
JournalofSichuanNormalUniversity
ꢀ
ꢀ
Vol51ꢁNo4
ꢀ
ꢂSocialSciencesEditionꢃ
Julyꢁ2024
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审美支持
———来自我国古代教育的智慧
王艺桥
ꢄꢄ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挖掘我国古代教育蕴含的审美元素与美学思想,既是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需要,也是以教育现代化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建设幸福美好现代社会的应然要求。我国古代教育之美体现为社会美和人之美的有机统一,通过创造审美教育情境,赋
予个体积极的情感体验,是人的本质力量在教育中的对象化,是自然和情感的人化。我国古代教育之美从教育目的、内
容、方法、师生关系和教育环境五方面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教育审美的经验智慧,为新时代学校美育提供了丰厚的理论
资源,对强化学校美育建设,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目标,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关键词:教育审美;中国式现代化;“诗礼乐”教育;教育现代化;古代教育
ꢀ
DOI1013734ꢅjcnki1000-531520240511
收稿日期:2023-11-17
ꢀ
作者简介:王艺桥,女,四川苍溪人,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E-mailꢆ1918581510@qqcom。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基与底座,“要守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本和源、根和魂”①。教育现代化
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支撑领域与重点环节,在新时代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充分挖掘我国古代教育蕴含的
审美元素与美学思想,既是“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②的时代要求,也是滋养美好心灵,追求美好生活,让个体在教育中获得精
神引领、情感陶冶和价值认同,推动个人文化素养与社会文明双向提升,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实现
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应然追求。据此,可将我国古代教育的审美底蕴纳为观察人的现代化、助力教育现代化
的重要视域。回归我国传统历史文化情景,找寻我国古代教育美的内在蕴含和基本逻辑,则成为“改进学校美育,
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③的源头活水,能够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重要支持。
一ꢄ我国古代教育审美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契合性
“中国式现代化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推进,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
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现代化”④。在审美化的教育活动中,美育元素以直接或间接的
形式赋予个体积极和美好的情感体验,构成影响个体成长发展的基本背景,在人的现代化和教育现代化的协调发
展中为中国式现代化赋能保质。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色的中国式审美教育必须发
挥支撑性作用,这意味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逻辑是传统性与现代性的辩证统一,是传承性与创新性的有机结合。
我国古代教育蕴含的审美智慧是教育现代化重要思想资源与理论来源。我国古代教育之美是社会发展与人的发
①
②
③
习近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处理好若干重大关系》,《求是》2023年第19期,第6页。
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2023年6月2日),《求是》2023年第17期,第5页。
ꢀ
ꢀ
《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人民日报》2018年
月11日,第1版。
王学俭、赵文瑞《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式现代化》,《思想理论教育》2023年第4期,第62页。
9
④
122
王艺桥ꢄ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审美支持———来自我国古代教育的智慧
展的双向契合,是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是人之美与社会美的统一,是理性
与感性的统一。这四个方面的协调统一决定了我国古代教育蕴含着积极的政治引导和育人为本宗旨。我国古代
教育之美对时代变革、社会进步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与教育现代化的内在要求相契合。二者的契
合性主要体现在价值层面、功能层面和实践层面三个向度。
(一)价值层面的契合:人之美与社会美相统一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的生物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相互协调,人的个性、能力以及素质健康发展的现代
化”①,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元素。我国古代教育以伦理美表现其客观存在,并通过社会文化的浸润和教育活动得以
彰显和传承。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审美和情感维系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科学把握审美逻辑和“美的规律”
对于在价值层面实现人之美与社会美的和谐统一极为关键。
“诗礼乐”教育构成了中国古代教育之美的核心,对个体成长发挥着重要影响。人之美是“诗礼乐”教育的灵
魂,“诗礼乐”教育汇集为人之美。“诗礼乐”教育通过伦理文化的力量,弥合外在秩序与内在天性、自然规律与教育
目的间的张力。通过“诗礼乐”教育,将社会之美或人类之美内化为个体之美,转化为个体的内在修养,使得个体具
有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最终展现出健康、和谐、充满生机、积极向上的生命姿态。
“诗礼乐”教育同时也是社会美的重要表现,是中国传统文化智慧的结晶。“所谓社会美,不简单是指个人的行
为、活动、事功、业绩等等,而首先是指整个人类的生长前进的过程、动力和成果”②。社会美是人类按照客观规律和
自身特征进行自由创造的力量。“诗礼乐”是人类文化的积淀,是古人在自由创造的活动中对智慧和才能的积淀,
在教育活动中所显示的情感和素养,都是一种为自由创造的人类所具备的力量,是一种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发展
的积极性力量。
“诗礼乐”教育是联结社会美和个人美的重要载体,是社会美和个人美有机统一的本质反映。“诗礼乐”教育并
非只是给予大量破碎的相关审美知识,而是能够唤起个体身体感官与周围生活的相遇,让个体在这一审美活动中
获取基本经验。换言之,“诗礼乐”教育是将外部客观世界转化为内在心理感受或情感体验,是实现社会美与人之
美相统一的有效路径。
(二)功能层面的契合:合目的与合规律性相统一
教育之美的根源是人类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的文化性和社会性的体现。就内涵而言,教育美是
人的本质力量在教育中的对象化,是自然的人化和情感的人化,它通过创造审美化的教育情境,让个体对自身生命
和周围事物产生美好的情感体验,在潜移默化中让受教育者形成健全的人格。健全的人格是教育之美的结果,教
育目标、内容、方法、环境之美则为个体生命的成长提供了土壤和养分。以历时性视角审视,我国古代文化是以儒
家伦理文化为主线,并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一定的文化浸润逻辑和实践样态,反映在社会主体和教育者的意识
中,则通过教育活动来表达和表现,并构成了中国古代教育之美的具体形态。作为伦理美,我国古代教育之美既不
是一个简单的现象,也不是一个直接的结果,而是一个个鲜活的过程,是人类文化成果的内化和外显的实践过程,
突出表现为教育活动的审美化,是教育规律与教育目的的辩证统一。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极强的伦理色彩。古代教育十分重视伦理道德教育。教育之美集中体现为将社会约定俗
成的外在伦理道德内化至个体生命成长的全过程。西周初年,周公制礼作乐,“诗礼乐”教育自此成为中国古代教
育的重要内容。自孔子始,儒家思想就十分重视“诗礼乐”教育。“诗礼乐”不仅是中国古代伦理道德和社会规范的
载体,也是古代教育的主要内容。
中国古代教育之美是“诗礼乐”教育,是教育活动的审美化,是合目的性(善)与合规律性(真)相统一、真善相统
一的实践过程。“诗礼乐”教育是为了培养中国古代社会所需的“人”,即具有社会伦理道德和健全人格的人,这符
合善的教育目的,即为合目的性。“诗礼乐”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符合人的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通过创造审美化情
景,让人的知情意行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发展,即为合规律性。合目的性不合规律性不是美,合规律性不合目的性也
不符合教育之美,故中国古代教育之美是合目的性(善)与合规律性(真)的统一体。
①
②
董彪《中国式现代化的传统文化根基》,《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第35页。
李泽厚《华夏美学·美学四讲(增订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289页。
123
BET体育365投注官网学报(社会科学版)
(三)实践层面的契合:社会制度与情感认同相统一
在实践层面上,中国古代教育之美深刻体现了社会制度与情感认同的和谐统一。这种统一不仅满足了中国古
代伦理美的内在追求,也展现了知行合一、理性与感性相互交织的外在表现。“诗礼乐”教育将社会美与人之美相
统一的过程,也是联结人之美和社会美的有效路径。“诗礼乐”教育能够为个体提供身心愉悦的教育情境,使个人
成长与社会秩序保持内在一致,达成个人成长与社会需求的恰适性联结,这为个体进入社会、服务社会奠定了相应
的基础。“循三纲五纪,通八端之理,忠信而博爱,敦厚而好礼,乃可谓善”①。忠信、博爱、敦厚和好礼,是社会美和
个人美相统一的外在表现,因此,中国古代教育之美在于它既遵循了外在的伦理规范,又注重了内化的情感教育,
实现了两者的完美统一。
“兴于诗”,将“诗”作为古代教育的起点。“诗”通俗易懂,贴近生活,能够调动个体兴趣和创造审美化的情景。
“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②“诗”还可以用于激发情志,观察社会,交往朋友,怨刺不平。“乐由中出,礼
自外作”③。“礼”是人的外在行为规范。“乐”则强调个体的情感需求。“礼”和“乐”是外在的行为与内在的情感统
一,以实现善民心和移风易俗的目的。“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④。中国古代的“乐”具有
情感陶冶的作用,有助于培养人内在的情感认同,也有助于接受外在的伦理道德。“诗礼乐”教育完美诠释了中国
古代教育之美的内容与基本特质。
“
礼乐”既是社会制度,又是伦理规范,更是古代教育的重要内容。“传曰‘治定功成,礼乐乃兴’”⑤,足可见礼乐
对古代社会稳定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孔子重视“诗礼乐”营造的审美化情景,认为“诗礼乐”对个体具有情感陶冶
的重要价值,力求培养“文质彬彬”的君子。“六学皆大,而各有所长。《诗》道志,故长于质;《礼》制节,故长于文。
《
乐》咏德,故长于风”⑥。“诗”可以言志,“礼”可以约束行为,“乐”可以表达情感。后来的汉代经学也延续了这种伦
理美,以“诗礼乐”实现内在规律与外在目的相统一、个体与社会相统一、情与理相统一。
二ꢄ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审美根基
教育具有传递人类社会成果和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在一定程度上,我国古代教育与古代社会的发展是
同频共振的关系,教育审美同样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积极的能动促进作用。西周时期,教育活动开始从
社会活动中分离,逐渐形成的学校教育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性、专门性和系统性。我国古代教育之美就蕴含在相应
的教育活动中,具体表现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师生关系和教育环境五个方面。它们构成了我国古代
教育之美发展的自觉遵循,也为教育现代化提供了审美根基。
(一)君子:教育目的之美
古代之“君子”与如今“全面发展的人”具有内在一致性。古代君子体现了健全人格之美,是我国古代教育目的
之美的缩影。“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⑦。唯有文和质同时满足,才能达到文质彬彬的君
子标准,君子具备真善统一的人格美,是内在人格健全和外在行为表现的统一。“君子道者三……仁者不忧,知者
不惑,勇者不惧”⑧。仁、智、勇成为君子不可或缺的重要品质,三者统一于个体即文质彬彬,构成了教育目的之美。
在我国古代社会,通晓“诗礼乐”是成为君子的必备条件。“孔子对《诗》、礼、乐的教化功能与意义展开了许多
富于启发意义的论述,并将‘成于乐’作为君子修养的最高境界”⑨。孟子则以“性善论”为起点,提出“大丈夫”的君
子人格,进而把审美推向自觉。“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ꢇꢈꢉ。大丈夫的人格是仁、义、礼的有机统一。此外,大丈夫人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春秋繁露》,张世亮、钟肇鹏、周桂钿译注,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383页。
何晏集解、邢昺疏《论语注疏》,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525页。
司马迁《史记》第4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中华书局2014年,第1412页。
司马迁《史记》第4册,第1402页。
司马迁《史记》第4册,第1397页。
《春秋繁露》,第35页。
何晏集解、邢昺疏《论语注疏》,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2479页。
何晏集解、邢昺疏《论语注疏》,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2512页。
祁海文《“乐教”释义》,《中国文化研究》2013年第1期,第183ꢊ184页。
ꢇꢈꢉ赵岐注、孙奭疏《孟子注疏》,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2710页。
124
王艺桥ꢄ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审美支持———来自我国古代教育的智慧
格是有修养定力的君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①。超越功利的审美境界是孟子所言的大丈夫人格的本
质特征,也是人性修养的最高境界。愉悦的情感对人性修养的内需与“诗礼乐”的审美外显均具有内在的规定性。
由于人心是先天内在的,伦理道德是后天外在的,要实现先天和后天统一,就需要运用“诗礼乐”来实现个体对外在
伦理道德的内化,才能养成文质彬彬的君子。于是,“诗礼乐”教育是外在和内在相统一,也是培育君子的有效
途径。
(二)诗礼乐:教育内容之美
在古代,“诗礼乐”不仅传递了审美知识技能,还反映了美好的文化心理。就其内涵而言,“诗礼乐”教育是指
“
诗教、礼教和乐教”。孔子尤其重视“乐教”,孔子及其学生都会唱歌和弹奏乐器。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三百
五篇孔子皆弦而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②即便在困厄之际,如孔门师生被围陈蔡、断粮病困之时,孔
子依然“讲诵弦歌不衰”③,坚持用音乐与诗歌鼓舞人心。随着历史的演进,“诗礼乐”的教育内容逐渐丰富与深化。
两汉时期,太学以儒家经典为主,而鸿都门学则侧重诗赋与书画。唐朝教育内容以书诗词歌赋为主要内容,涌现了
大量的诗词作品。宋朝以朱熹为代表的宋明理学开始出现,其继承儒家的教育内容。“诗乐”是美的形式与内容的
统一,通过“礼”的外在约束实现伦理道德的目标。“诗礼乐”是古代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是整个社会文化和人类文
明智慧的积淀。
“
诗礼乐”教育具有连续性,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动态发展过程。所谓“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④,“诗
礼乐”作为教育内容,三者密切联系,相辅相成。其中,“诗”是起点,“礼”是过程,“乐”是最终结果。“诗”强调对人内
在的情感启蒙,“礼”强调外在社会规范对人的制约,“诗”与“礼”是通过对人内在与外在两个方面的影响,最终达到
“乐”的情感目标。“乐”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是内在与外在的统一,也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诗礼乐”都是以情
感教育为核心,孔子对“乐教”的重视也是源于“乐”具有的情感属性。他对《关雎》的评价是“乐而不淫,哀而不
伤”⑤。乐可以表达人内心情感,也是整个社会文化心理的重要表现形式。
(三)善喻:教育方法之美
善喻是我国古代教育方法之美的重要体现。“故君子之教喻也”⑥。“喻”作为一种教育方法,其意为晓喻,具
有启发诱导的意思。孔子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⑦,意思是老师应善于启发和
引导学生,利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和认知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善喻不仅是教育的手段和教学艺
术,更重要的是善喻具有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重要意涵。《学记》深入阐释了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道而弗
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⑧君子教学,要做
到引导而不牵制,激励而不压制,启发而不直接告知,不是直接灌输知识,而是创设情境,言此而意彼,让学生感悟、
体验,乐问、乐学、乐思,才能到达“和易以思”的境界。和、易、思构成了“善喻”的三大核心原则。孔子在其教学实践
中采用启发诱导的教学法,最终使学生达到欲罢不能的学习效果。孟子主张引而不发,意思是教人就像是教射箭,
做出射的姿势,而不把箭发出去,教师不能越俎代庖,要重视怀疑精神,不疑则不思,通过怀疑、思考获取知识。宋
代朱熹强调从疑问下手,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他在书院的教学中形成了启发式的教学模式,即“学、问、思、辨和行”
的教学过程,做到理性与感性统一、知行合一。
在我国古代教育实践中,教育家们不仅重视“学”与“思”的结合,更进一步将其与“行”相统一,强调在教学中要
妥善平衡感性与理性的关系。“善喻”的教育方法把启发诱导发展到实践指导,认为学生有了学习主动性就是“乐
学”的精神,情感上的认同和美好体验,会不断激发学习激情,产生学习的能动性。“乐学”是以情感特点作为教学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赵岐注、孙奭疏《孟子注疏》,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2765页。
司马迁《史记》第6册,第2345页。
司马迁《史记》第6册,第2337页。
何晏集解、邢昺疏《论语注疏》,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2487页。
何晏集解、邢昺疏《论语注疏》,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2468页。
郑玄注、孔颖达疏《礼记正义》,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1523页。
何晏集解、邢昺疏《论语注疏》,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2482页。
郑玄注、孔颖达疏《礼记正义》,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1523页。
125
BET体育365投注官网学报(社会科学版)
方法,实现以情育人,以情感人的教育过程。“乐学”最早的倡导者是孔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①这是最早对
“
乐学”的阐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②。知之是基础知识的掌握,好之是对学习的喜爱的情
感,乐之能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产生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并付诸行动。乐之就是学习的最高境
界,是知之和好之的统一,即“知情意”的统一。
(四)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之美
教师之美能够激励个体内在心灵对真善美的追求,唤醒生命的活力,激发自我成长的内在动力和自由创造的
能力,教师之美在于高尚的师德修养。“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
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③。这是学生颜渊评价老师孔子的言论。孔子高尚的师德修养是通过表情、动作、言语等
形式得以表现,孔子内心对真善美的追求和积淀,是由内到外地显现于一言一行,其学生受孔子言传身教的影响,
不断地被激励和唤醒对真善美的追求。
一位好老师,会让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喜爱和亲近之情,同时深信其所传授的学问与道理。孔子便是这样的
教师,他通过构建和谐亲密的师生关系,创造出自由、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和环境,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中
获得成长,这种教师之美的行为背后,是满满的爱与情怀在支撑。教师只有运用恰当的方式把自己对教育的热爱
和情怀蕴含在教育活动中,这个教育活动过程才会有灵魂,因为爱和情怀是人内心深处的心理体验的唤醒,具有润
物细无声、如沐春风的美好体验。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对美好事物的需求成为可能的条件和基础,实现这
种可能不能仅仅依靠灌输和说教,而需依托循循善诱和启发诱导的方式进行激励和唤醒。在教育活动中,情感是
通向审美境界的必经之路,教学者具备艺术的心灵,才能唤醒彼此的想象力和情感。
好的教师是滋养个体生命成长的沃土。“老师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条件。‘师也者,教之
以事而喻诸德者也。’老师对学生的影响,离不开老师的学识和能力,更离不开老师为人处世、于国于民、于公于私
所持的价值观”④。任何实践活动在把握规律和运用技巧中达到熟练自如的状态,就能进入艺术的境界。美的教
育是以技惊人,也是以情动人,越是精湛和熟练,越能充分体现教师的教育智慧、情感体验和道德修养。教师在教
育教学中表现出高超的教学能力,是教师持久创造性和教学之美的体现,持久的创造性活动让教师积累的经验日
益积淀为审美直觉。教学技术和艺术的相统一是美学智慧在教育活动中的显现,在教育活动中通过合规律性和合
目的性的统一,教师能够实现自由创造的境界,也就是审美的境界。在长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具备一定的审
美意识,这种意识内在地推动教师追求美的境界,在教育活动能够不断地自我提升和内化为审美素养,最终积淀为
审美心理结构,进而进行美的教育。我国古代的师生关系之美表现为亲其师,信其道,这为教育现代化过程中教师
发展提出了内在要求。
(五)比德:教育环境之美
我国古代教育的环境之美是比德。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并不纯粹是个体自然属性的需求,也是文化行为的自
觉遵循。我国古人喜欢用山、水、风、草、花等赋予人的思想,实现自然的人化,通过将自然景物的特征与人的伦理
道德加以比附,追求天人合一、情境合一、真善合一的境界。
我国古代教育注重环境育人的功能,通过环境场所,营造心理愉悦的环境。自然环境能够陶冶人的情怀,营造
良好的心理氛围,引导人向美向善。孔子杏坛弦歌讲学,带领学生周游列国,在大树下弹琴,就是营造良好的心理
氛围,这种氛围是人的直接感受,使人能够愉快地接受教育。曾点曾描绘过这样一幅春日郊游图景:“莫春者,春服
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⑤孔子赞同曾点的想法。
客观环境背后反映了主观心理所感受到的美。
我国古代教育强调营造美的心理场所,创造显性和隐性相结合的育人环境。古代书院就是环境育人的体现。
书院是中国古代教育教学实践场所,是讲学、藏书、修书和议事的学术机构。书院位于环境优美的风景名胜之处,
①
②
③
④
⑤
何晏集解、邢昺疏《论语注疏》,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2457页。
何晏集解、邢昺疏《论语注疏》,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2479页。
何晏集解、邢昺疏《论语注疏》,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2490页。
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会时的讲话》(2014年9月9日),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6页。
何晏集解、邢昺疏《论语注疏》,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2500页。
126
王艺桥ꢄ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审美支持———来自我国古代教育的智慧
靠水而居或依山而建,亲近自然,远离闹市喧嚣。这种书院的选址显然是受到了佛教在山林名胜之地潜心修炼的
影响,以南宋书院为典型代表。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庐山五老峰下,有林泉之胜。象山书院位于信州贵溪(今属江
西),山高林茂水清,陆九渊在此讲学期间,带领学生游览山川美景,陶养性情。一些书院还产生了名师如朱熹、陆
九渊等,这些蕴含美的环境和氛围为教育现代化如何实现社会环境和物质层面的保障提供了思路和启示。
三ꢄ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审美路向
我国古代教育深藏着丰富的审美智慧,这一宝贵遗产对于推动教育现代化,特别是为促进学校教育质量提升、
增强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提供了重要支持。教育现代化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学习全
人类优秀文化与经验的同时,立足我国的现实教育问题,充分挖掘和活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前,教育实践活动
因缺乏美的元素使得功利主义、读书无用等观点滋生和弥散,引发道德失范现象,这是受教育者情感教育匮乏、人
文素养差的表现。我国古代教育的审美智慧对破解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教育问题具有启发意义,对建设教育强
国、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升育人效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教育目的之美为教育现代化提供精神内核
中国式现代化核心是人的现代化,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教育,教育现代化则为其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致力于培养的现代人,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
育人目标为教育现代化提供了明确的指引。同时,我国古代教育蕴含的目的之美,为教育现代化注入了强大的精
神动力。我国古代教育目的之美体现为育人目标和治国安民的紧密相连,这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要培育的不是原
子化、碎片化、割裂的信仰“个人主义”的个体,而是能够与国家、民族和人民命运同频共振的、有深厚情谊的“社会
人”,个体之间不仅能够产生情感共鸣,还能够形成强大的团结力量。只有培养出具备家国情怀,能够践行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强国梦,能做到“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君子”①,才是合格的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国古代“诗礼乐”教育将培养人格健全的“君子”作为教育目的,通过“诗礼乐”教育达到育人目标,发挥纯化
人的情感、净化人的心灵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功能,这对于深刻理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全面发展
的人提供了方向、依据和参照。人的发展是通过“他律”进而到“自律”的过程,受教育者需要经历由外在行为规制
到自身内在行为准则建立的过程,而道德教育的抽象性和潜在性使教育难度增加,教育效果甚微。高质量的教育
是将审美与道德教育有机结合,对个体而言,教育能够让受教育者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而美的情感体验能够引导
学生心灵达到和谐和有序的状态,从而使学生不由自主地接受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由此,将外在约束转换为
内在自觉遵循是学生自发形成的积极自由的选择,是从盲目冲动走向理性自觉的过程。理性意味着不得不去做的
意愿被淡化,是积淀着理性的感性,是蕴含着感性的理性,这也是教育现代化落实立德树人任务要遵循的原则。
(二)教育内容和方法之美为教育现代化提供着力点位
社会要实现向更高级文明形态的演进,就需要将积极的审美观念传承下去。“诗礼乐”教育蕴含的方式之美与
内容之美对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适用性,在新时代背景下需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诗礼乐”教育具有美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引导社会向美向善。中国古诗词涵盖多重美的要素,使学生在学习
的过程中逐渐具备欣赏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这里的美不仅是美景、美文,更是美德、美行。学生背诵这些经
典诗歌不仅在于理解其内涵,还在于体验其中的音律、节奏和意境之美,在体验美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生命的成长。
教育美不是知识的复制和记忆,而是创造一种情境,通过情境让学生的情感与社会相联结,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
知识萌生于学生的意识中,引导学生进入愉悦的状态。以学生整体性的发展规律为基础,在个人与社会的碰撞中
为审美创造条件,这是“以美启真”的关键所在。学生的审美素养启发学生获取知识,这是受教育者获取知识的规
律之一。
教育活动能够让学生体验到生命成长的愉悦,这种愉悦在教育活动中表现为“教师乐教,学生乐学”。教师乐
教即善于运用情感力量感化学生,而不是灌输式或者填鸭式的教学,是能够自由创造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学生
乐学是从审美和教育心理层面上讲的,即学生受老师情感的熏陶和感染,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学生就会全身心投
①
何晏集解、邢昺疏《论语注疏》,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2513ꢊ2514页。
127
BET体育365投注官网学报(社会科学版)
入,全神贯注地参与教学活动。学生一旦产生了学习能动性,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学习的过程就会变得轻松和享
受。总之,教育的魅力就是在追求真善美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领悟道理,体验到、分辨出善的品德和美的特质。
(三)师生关系之美为教育现代化提供内在要求
教育现代化需以和谐的师生互动关系塑造美的体验,这要求推动教师队伍现代化,增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文化
自信。教师与学生间愉悦的交流是一种美的体验,良好的学习体验能够促进学生德育和美育的协同发展,能够培
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教师对教育和学生的爱以及对美的体验,是唤醒学生自身与周围世界的联系的有效通道。教
育大家孔子被誉为“万世师表”,一生游说和践行自己的教学主张和教育理想,孔子与学生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更
是新时代师生关系的参照标准。孔子善于创造轻松、愉悦的心理场,让学生感受到美的学习氛围。新时代教师尤
其需要加强自身学养,真正做到“学无止境,教无厌倦”,言行一致,喜爱学生,热爱教学,享受师生教育教学的过程,
以实现“学生亲近老师,信奉老师所传之道”的效果。
教师要善于在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中,培育具有“生命”的完整个体,而激活个体感知世界、体验美好事物和创
建心灵和谐是有效的教育路径。每个人存在于世界之中,就是美好心灵和健全人格的获得过程。构建美的师生关
系或者美的心理场是对新时代教师的基本要求。在和谐互动的教育情景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愉悦的环境氛
围,一切的感知活动都可以上升为美的情感体验,这种互动将具有超越性和超功利性。在教学的具体情境中,面对
学生片面发展的境况,教师以调动学生的情感为基础,以促进心理机能的协调塑造完整的心理环境或者完美人格
为保障。总之,师生之间构成美的心理场,学生在与教师或者周围环境的互动中感受愉悦、舒适和自由,使其身心
处于和谐状态,实现情感与理性、自由与规则、真善美等交融对于实现教育现代化尤为重要。
(四)教育环境之美为教育现代化提供重要保障
教育现代化需要营造学校、家庭和社会融合育人的格局与氛围,通过全社会育人意识的增强,形成良好的育人
环境。美的环境能够唤醒人的情感、心灵及精神状态,超越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功利主义取向,挣脱分数束缚,使受
教育者获得更为深刻的情感体验,从而进行自由的创造活动。我国古代“诗礼乐”教育中的仪式为当下校园文化建
设提供了基本思路。仪式化活动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它凝聚了文化精髓,具有沟通交流、文化认同、情感教育的功
能。中国古代的礼仪活动,不仅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还是实现真善美的统一的有效途径。孔子喜欢弦歌,运用音
乐来调节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形成自由轻松、和谐的教育环境,促进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进而影响学生心
智的发展。
任何教育活动的完成都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客观环境之间的关系上。教育现代化意味着教师应善于调
动周围的环境去构建美的学习氛围,通过美的教育空间的营造,引导学生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使他们更具活力、
创造力和行动力。教育现代化还意味着需要全社会共同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通过开展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教育活
动,做到客观的环境与主观的审美心理相统一,创造轻松愉悦、劳逸结合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由外部客观的环境转
化为内在的心理感受,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
[责任编辑:罗银科]
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