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体育365投注官网
log title
搜索
46卷第3期  
2
0195月  
BET体育365投注官网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ichuan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  
Vol.46,No.3  
May,2019  
试论北魏士族铨叙依据的”  
刘军  
(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长春130012)  
摘要:北魏自孝文帝太和中叶起,承袭魏晋贵族传统,倾力打造阀阅士族体制,切实贯彻门第流品理念,突出表  
现为恪守依铨叙的规则北魏文献中提及的”,大多数是指家族世代累积的官爵权势,按晋品令计算均值  
即知门第等级,再以乡品为媒介生成本人的仕宦资格不同量级的对应不同的官职位阶和晋升途径,对仕途  
前程具有深刻影响朝廷通过的升降调节官场的仕进秩序和统治集团的组织人事,归根结底就是按家世门第  
分配政治资源此举固然适应中古特定的历史形势,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但不可避免地导致阶层固化对  
流停滞,结果是窒息社会活力妨害公平正义中古贵族制这一内在顽疾使其终将让位于社会移动自由顺畅的近  
世平民社会。  
关键词:北魏;门阀士族;铨叙;;门第流品  
中图分类号:K23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5315(2019)03-0133-09  
收稿日期:2018-08-11  
作者简介:刘军(1979—),,辽宁抚顺人,历史学博士,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魏晋南  
北朝史研究。  
魏晋南北朝官僚铨叙之常制为九品官人法,其运作程序归结起来就是计资定品授官,居中发挥决定功效  
的核心要素即本文所要探讨的”。拓跋鲜卑建立的北魏虽是异族政权,但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却将华夏  
门阀士族制元素融会贯通并推向极致,相关的政策法规和丰富的史料记载便成为透视该体制全貌的重要素  
北魏文献中不乏的实例,作为朝廷选拔官僚的基本依据,其对仕途和待遇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这  
应该引起学界的高度注意现有成果诸如日本学者宫崎市定先生九品官人法研究———科举前史中国  
学者祝总斌先生材不材斋史学丛稿阎步克先生察举制度变迁史稿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  
北朝官阶制度研究张旭华先生九品中正制略论稿陈长琦先生官品的起源,尽管在制度总体方  
面贡献突出,但对北魏的具体情况缺少连续关注;新近又有日本学者漥添庆文先生北魏后期的门阀制———  
起家官与姓族分定,量化分析世资与起家层级的对应关系故笔者试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沟通士族制发  
展的首尾两端,即魏晋与北魏的内在关联,着重考察北魏对的操作运用,管窥门第社会的机理和逻辑,进  
,
宫崎市定:《九品官人法研究———科举前史》,韩昇刘建英译,北京:中华书局,2008。  
祝总斌:《材不材斋史学丛稿》,北京:中华书局,2009。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阎步克:《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9。  
张旭华:《九品中正制略论稿》,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  
陈长琦:《官品的起源》,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漥添庆文:《北魏后期的门阀制———起家官与姓族分定》,徐冲译,《中国中古史研究第六卷,上海:中西书局,2018。  
133  
BET体育365投注官网学报(社会科学版)  
而揭示北魏社会进化的潮流趋势,至于研究方法和具体结论妥当与否,还望专家不吝赐教。  
前人成果的归纳概括  
要弄清北魏士族语境下的特定含义,首先要了解其在士族制的源头魏晋时期的初始状态对此,有  
几家观点应该重视祝总斌先生围绕士族门第二品系资问题展开探讨:“二品是上品,应由德充才盛者取  
可是西晋竟正式增加一个标准———换言之,如果资不够,即使德才合格,一般也不能取得人品二  
这在门阀制度发展史上,是一个里程碑所谓资,汉魏之时多称阀阅如前所述,阀阅本来仅指个人当  
官的功劳与资历由于资历中可以包括功劳,多半体现功劳,逐渐便简称为资后来资亦包括父祖的功劳与  
资历,于是又有了门资世资等熟语由于当官的功劳资历与官位高低往往一致,所以系资的最简便办  
,便是按本人或父祖官爵高低来衡量。”总之,一个人的包括自己和父祖的功劳资历,可由家门整体  
的官爵水平集中量化体现。  
陈长琦先生将的诠释同资品一词联系起来,指出:“‘在文献中有多种用法,是一个含义颇广的  
概念常有门资’、‘世资’、‘官资。……门资就是一个家族既往的世代累积的社会政治及文化资源。  
它反映的是一个家族家门既往的社会政治文化地位,并影响着一个家族当下及未来的社会政治文化地位  
的走向。……门资是一个家族世代累积的社会政治文化资源,因而又往往称之为世资’。……(官资)资途,  
无疑是指官途。……文献中亦有资品的用法,并用于称呼这个附属于个人的品。”简言之,内  
:其一是家族长久积淀的深厚底蕴;其二是个人的仕宦资历;其三是基于门第世资评议人才的资格等级,即  
所谓资品乡品人品中正品等。  
张旭华先生则认为:“晋代所言之有家世门阀任官资历和中正品第三种含义那么,在上述三义  
,何则与资品最为契合呢?依据史传,‘资品乃是指第二义而言,也就是指任官资格资历  
与资次,而与家世门第无关。‘资品连称,通常是指官职升迁时对于本人的任官资历与所获乡品的一种综合  
要求,并非是专指中正品第一项。”可见,他对的界定与陈长琦先生如出一辙,只是对资品的理解别  
出心裁新颖独到,在他看来,该词组中的不是厘定乡品所依据的门第世资,而是与乡品并列的官资履  
。  
阎步克先生也持类似的看法:“魏晋时所言之略有三种其一为一般所言之资格资历。……其二  
为中正之品第。……其三谓士人之门阀。”他后来又深刻阐发古代系之于人,而非附丽于职位的品位分等  
现象,具体落实到六朝即形成与紧密联系的门品秩序”。他说:“官僚等级制中潜藏着的品位萌芽如得  
东风送暖,开始抽条生花九品中正制度应运而生,朝廷上各种散官名号不断委积繁衍,从中发展出了清官  
起家迁转之途’,日益发达的清浊观念对应着士庶之别文武之别和官吏之别它们与士族门阀的传统门  
第构成的错综复杂局面,就是所谓门品秩序’。……这一阶段德才仍为评定人品的极重要标准不过与此  
同时,中正的品状已逐渐向权贵倾斜,进而向士族门阀倾斜了除能力功绩和资历等行政考虑之外,官僚开  
始依照新的范畴,也就是依门第范畴而被区别为不同层类。”概括可知,门品秩序涉及的涵盖其所述的  
资格中正品和门阀三类情况。  
遗憾的是,中国学者对的解释虽然精彩周详,然放眼整个国际汉学界,方知皆非首创事实上,早在  
2050,日本东洋史京都学派第二代掌门宫崎市定先生已有明论:“‘有两重意思,门资’、‘资  
等的时候,‘是根据家世而自然赋予其人的资格,门第’、‘姓第’,或者单称为的意思相同,就是  
先天的资格但是,‘还有表示通过个人的经历后天取得的资格的意思。”宫崎氏尽管把的含义归  
祝总斌:《材不材斋史学丛稿》,159。  
陈长琦:《官品的起源》,94ꢀ98。  
张旭华:《九品中正制略论稿》,159。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139。  
阎步克:《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366。  
宫崎市定:《九品官人法研究———科举前史》,257。  
134  
试论北魏士族铨叙依据的”  
纳为先天的家世后天的个人两层,但实际包含家世背景门品等级和履历资格三项环节中日两国学  
者虽视角立场各异,却有着共同的学术追求,故而在长期隔绝的状态下殊途同归不谋而合。  
总括以上,“作为魏晋官场司空见惯的高频词汇,既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也是朝廷铨叙的依据其内  
容涉及个人及父祖先世的仕宦资历和功劳业绩,只是为方便统计核算,才简化为以官爵品秩为基本单位基  
于此,它又形成一种永久附着于人身的资格等级,在门第至上的士族社会决定仕途前景施展空间和资源分  
,从而有效建构固化封闭世袭垄断的阀阅体制明乎于此,再将北魏的情况与之比较,便不难显现二者  
在中古士族制发展轨道上的关系。  
北魏的具体内容和计量方法  
比较而言,“在北魏文献中出现的频次绝不少于魏晋,且相关操作渐趋成熟稳定规范有序,研究赖以  
顺利展开有理由相信,经历汉化和士族化风潮洗礼的北魏在官僚铨叙方面能够做到唯是从宣武帝  
正始二年(505)四月乙丑诏:“任贤明治,自昔通规,宣风赞务,实惟多士而中正所铨,但存门第,吏部彝伦,  
仍不才举遂使英德罕升,司务多滞不精厥选,将何考陟?八座可审议往代贡士之方,擢贤之体,必令才学  
并申,资望兼致。”引文句式上下互举并列,末尾的照应先前的门第,证实它确实包含门阀因素。  
土材料中亦不乏类似记载皇甫驎墓志》:“景明元年中,旨格初班,简选台资,穷尽州望,除君为别驾。”②  
崔芬墓志》:“乡部望资,弓车不已。”都强调铨选应资望兼顾需要说明的是,在贵族社会,分别基于家  
德才的其实并不矛盾,高门名望聚拢一流资源和机遇,在培育卓越情操素养上自然占有得天  
独厚的优势恰如日本学者谷川道雄先生所说:“六朝贵族本来具备两个特征:一是高贵的家门,二是出众的  
个人人格二者原本不可分割,一种高贵的家门养育卓越的人格,而卓越人格使家门越发高贵。”客观公正  
地评价,往往门第越尊显,治世的志向和才干就越出类拔萃,基层民众反馈的乡论舆情相应地越积极正面,二  
者是一体两面相辅相成的关系必须承认的事实是,在优质资源过度集中的情况下,高门第本身就意味着  
高品质那种受阶级斗争影响,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僵化思维,甚至刻意迎合意识形态歪曲事实的手法,都  
是背离唯物史观的过去片面夸大士族坐享富贵腐朽寄生的消极面,掩盖其自我抑制弘扬公义勇担责任  
的积极面,无疑是选择性认知的偏差。  
北魏的门阀因素由哪些部分组成,这是值得深究的问题就现有材料来看,起码包含三个方面一  
是官职史载,孝文帝太和年间,著作佐郎成淹为慕容白曜鸣冤:“臣伏见故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青州  
刺史济南王慕容白曜,祖父相资,世酋东裔,值皇运廓被,委节臣妾。”此处的应指慕容白曜的先人充  
任宰辅的资历二是爵位史载,孝明帝时,萧梁犯边,彭城王元劭上表:“伪竖游魂,窥觎边境,劳兵兼时,日  
有千金之费臣仰籍先资,绍飨厚秩,思以埃尘,用裨山海臣国封徐州,去军差近,谨奉粟九千斛绢六百  
国吏二百人,以充军用。”因言及捐献彭城封邑的衣食租税和役吏,故这个是继承父辈的王爵三  
是皇族身份。《元周安墓志》:“具彰于玉牒,允备于金腾者矣。……同资帝绪。”墓主世系为景穆皇太子之  
,汝阴灵王之子,明载玉牒的定为高贵的皇家血脉总之,北魏的囊括官职爵位和皇族身份,系  
体制内范畴,至于不易量化的政治表现和功劳业绩则汇聚其中并以之为媒介间接体现。  
北魏的既是家族阀阅的反映,势必会有世代的严格要求前引慕容白曜的只追溯父祖两代。  
台湾学者毛汉光先生甄别士族门第把标准设置为曾祖祖父和父亲三代,理由源自孝文帝厘定胡汉姓族的诏  
这应是当时通行的惯例孝明帝熙平二年(517),江阳王元继抗议剥夺拓跋疏宗的祭祖资格,表奏曰:  
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卷八,198ꢀ199。  
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81。  
罗新叶炜:《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北京:中华书局,2005,162。  
谷川道雄:《中国中世社会与共同体》,马彪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297。  
魏收:《魏书》,卷五○,1120。  
魏收:《魏书》,卷二一,584。  
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247。  
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144。  
135  
BET体育365投注官网学报(社会科学版)  
臣曾祖是帝,世数未迁,便疏同庶族,而孙不预祭斯之为屈,今古罕有。……伏见高祖孝文皇帝著令铨衡,  
取曾祖之服,以为资荫,至今行之,相传不绝而况曾祖为帝,而不见录明确将资的上限划到曾祖与  
之相印证,北魏根据家传谱牒行状如实撰写的墓志标榜阀阅多数溯及曾祖,现存的高道悦李璧张卢石  
赫连悦崔混张瓘李挺于纂李颐陆绍杨颖诸志皆为实例实际上,中古大族寻根溯源不必过远,  
因为一朝士族皆因缘际会趁势崛起的新贵,长盛不衰的旧族非常罕见,门第主要取决于现世轩冕,而非祖先  
当然也不能太近,毕竟士族资望的形成实难一蹴而就,必备深厚的内涵积淀,按照当时社会  
流动的一般水平至少需要三世,俗语所谓三代以下无贵族就是这个道理美籍华人学者何炳棣先生特别  
强调三代履历考察社会血液循环的标志意义,无疑是有历史根据的。  
, “ ”  
北魏的涵盖三代阀阅,若以每代平均2530年计算,跨越时段将长达近百余年其所累积的厚重  
资历既有入魏后的,处理起来还较容易;恐怕也少不了前朝的,这就牵扯到如何对待前朝旧资的问题祝总  
斌先生研究发现:“北魏建国至显祖时从未清定士族,所云高门’、‘中第’,自依五胡十六国以来,特别是慕容  
宝之制随着汉化的推行,北魏孝文帝定姓族,一方面对鲜卑贵族固然不得不以当代三世官爵为标准;另一  
方面对汉人重定士族高下,则似乎是以魏晋官爵为主要标准,至少定第一流高门是如此。”换言之,前朝旧  
,北魏一概接受并承认,其效力获得充分尊重典型事例如王曦墓志》:“曾祖谧,苻世侍中祖儒,荧阳太  
考彪,魏世振威将军黑城镇将。”世资涉及前秦李璧墓志:曾祖尚书,操履清白,鉴同水镜,铨品  
燕朝,声光龙部祖东莞,乘荣违世;考齐郡,养性颐年。”世资涉及后燕遑论前朝,即便对峙的敌国资历  
也能在北魏平等地置换官职献文帝时,刘宋徐州刺史崔道固二度归降,颂扬北魏的宽宏:“臣资生南境,限  
隔大化,本朝不以卑末,委授藩任。”足见,北魏对本朝内外的资历一视同仁,以维护士族门第的连续性和一  
贯性。  
北魏的功用是比较门阀等级和确定职务待遇孝明帝孝昌年间,大臣袁翻与朝廷讨价还价,上表  
:“窃惟安南之与金紫,虽是异品之隔,实有半阶之校;加以尚书清要,位遇通显,准秩论资,似加少进语望  
比官,人不愿易臣自揆自顾,力极求此,伏愿天地成造,有始有终,矜臣疲病,乞臣骸骨,愿以安南尚书换一  
金紫。”其实就是介意安南将军都官尚书与金紫光禄大夫在上的差别得失,”  
资应是既能代表  
家世整体水平,又可比照计量的一个确切数值史载,高阳内史崔振,“高祖南讨,征兼尚书左丞,留京振既  
才干被擢,当世以为荣后改定职令,振本资惟拟五品崔振汇总先世官资,特别是其父五品太守得来的  
本资五品定为加权后的平均数,因世资的内容主要是官爵品级,它自然也以为单位。《魏书卷一一一  
刑罚志所云本品之资”,亦可为证必须强调的是,所谓本资”,不光是宫崎市定先生所说以其个人的能  
ꢁꢂꢄ,  
力所到达的地位实乃包括本人在内全族政治势力的浓缩,它与直接衡量门第的人品乡品资品或中正  
品还不是一回事,两者之间尚需按特定比例换算搭配。  
北魏的层位等级  
如前所述,北魏的首先是统计家世阀阅的结果,数值高下决定了门第等级和身份地位,具体的对应  
规则详见唐代谱学大师柳芳所论:“‘郡姓,以中国士人差第阀阅为之制,凡三世有三公者曰膏粱’,有令、  
魏收:《魏书》,卷一,2763。  
分别参见: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104、118、126、306、275、326、314、350、200、179、235、61。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北京:中华书局,1983,54ꢀ55。  
何炳棣:《读史阅世六十年》,北京:中华书局,2012,26。  
祝总斌:《材不材斋史学丛稿》,196。  
王沛王木铎:《北魏王曦墓志简析》,《洛阳考古》2016年第1,73ꢀ76。  
于芹:《李璧墓志探析》,《中原文物》2016年第5,72ꢀ75。  
魏收:《魏书》,卷二四,629。  
魏收:《魏书》,卷六九,1544。  
136  
试论北魏士族铨叙依据的”  
仆者曰华腴’,尚书护而上者为甲姓’,九卿若方伯者为乙姓’,散骑常侍太中大夫者为丙姓’,吏部  
正员郎为丁姓’。凡得入者,谓之四姓’。”此乃普通的庶姓臣僚,凌驾其上者还有堪称天潢贵胄的皇帝三  
世以内的骨肉至亲北魏士族等第依次为天潢贵胄,膏粱华腴(合称膏腴甲乙丙丁合称四姓  
), 、 、 、 (  
),划  
分的标准即由三世官爵或皇室血缘构成的”。令人困惑的是,引文中所列代表性官职的品级该用哪部职  
员令衡量宫崎市定先生和毛汉光先生不约而同地援引太和十九年(495)定姓族之际业已颁行的新品令,得  
出的结论如下:膏腴层位的三公正一品,尚书令正二品,仆射从二品;四姓层位的尚书领军护军九卿方伯  
(
上州刺史)正三品,散骑常侍太中大夫从三品,吏部郎中正四品,正员郎正五品问题在于,新令品分正  
从上下,如何能算出前引崔振那般品数齐整的本资况且,按照法学常识,律令一般遵循从旧即时原则,往往  
不具备溯及既往的溯及力”,前太和时代(甚至包括东晋南朝和五胡十六国)产生的世资怎能生搬硬套太和  
末叶的官品标尺同理,漥添庆文先生采用太和十七年(493)试行的前职员令加以衡量亦不合适故而,  
笔者推测的计算应以通行北魏前期品不分正从的晋品令为基准宣武帝永平四年(511)十二月,廷议  
员外将军陈终德为祖母守丧仪制,关于他是否具备的身份,太常卿刘芳认为:“案晋官品令所制九品,  
皆正无从,故以第八品准古下士今皇朝官令皆有正从,若以其员外之资,为第十六品也,岂得为正八品之  
士哉?”佐证用太和品令核算存在无法解决的技术障碍,不如晋令简便精确所以,上述推想并非毫无  
理由。  
按唐代杜佑编撰的通典卷三七职官·秩品二所载晋品令:膏腴层位的三公一品,尚书令仆射三品;  
四姓层位的尚书领军护军九卿散骑常侍三品,方伯四品,吏部郎中五品,正员郎六品,太中大夫七品分  
别解算均数,求得各自的概略区间:世资一至三品者为膏腴,处于士族上层,为一流高门;世资四至五品者为  
四姓,处于士族下层,为一般高门经过这番转换,代表家世阀阅的便与出身等第直接挂钩据此,北魏  
文献中的士族人物,只要算出他三代(至少能保证两代)的世资均值,就能在门阀序列中找到相应的位置。  
反映家世阀阅的建立士族的门第等级,唯簿伐是从九品官人法根据门等授予不同的乡品这样一  
,“就顺理成章地对接贴附人身的仕宦资格,未来仕途的起点终点以及连接二者的晋升通道便由此奠  
北魏确有乡品的概念。《元瞻墓志》:“后为汝南王以茂德懿亲重临京牧,妙简忠良,铨定乡品,召公为州  
,委以选事,区别人物,泾渭斯叙。”因其是的综合评估,才产生资品的别称高阳王元雍谏宣武帝  
考陟:“臣又见部尉资品,本居流外,刊诸明令,行之已久。”能够标识流内流外身份的只能是乡品,足证该  
词是与乡品相通的官方术语不过,北魏史料中鲜有乡品或资品的直接记录,这是因为它与起家官常按相差  
四等的比例搭配通过分析起家信息便可知晓,时人对此心知肚明,秉承常事不书原则的史乘渐渐就忽略  
那么,只要借助起家折射的乡品,就能探明与乡品的兑换关系。  
笔者遍检完整保存家世履历的北魏墓志,筛选晋令标准下世资起家信息俱全的材料列如表1。1充  
分显示世资门第起家官乡品四者之间的对应规律若有效滤除人生和官场中诸多偶然因素,以晋令为标  
尺的常制下:世资一至三品的膏腴子弟,例以五品官起家,授一品乡品;世资四至五品的四姓子弟,例以六品  
官起家,授二品乡品众所周知,中正划定乡品数级有九,然二品为士族身份的底限此外,凌驾庶姓臣僚的  
皇家至亲独享四品官以上起家的宗室选”,特授超品乡品,不在中正评议范围之列实际上,世资岂止限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卷一九九,5678。  
刘军:《试论北魏王朝的宗室选”》,《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113ꢀ118。  
宫崎市定:《九品官人法研究———科举前史》,267;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146。  
漥添庆文:《北魏后期的门阀制———起家官与姓族分定》,徐冲译,《中国中古史研究第六卷,137。  
魏收:《魏书》,卷一,2795。  
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228。  
魏收:《魏书》,卷二一,554。  
宫崎市定:《九品官人法研究———科举前史》,66。  
刘军:《新出元渊墓志所见北魏超品宗室的仕进特征———兼论城阳广阳二王冲突之实质》,《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  
,174ꢀ180。  
137  
BET体育365投注官网学报(社会科学版)  
1.北魏墓志中的官爵世资简表  
官爵世资  
人物  
尉标  
起家官职起家官品对应乡品  
世资均值门第等级资料出处  
伏波将军  
五品  
五品  
五品  
五品  
五品  
六品  
六品  
一品  
一品  
一品  
一品  
一品  
二品  
二品  
二品  
二品  
二品  
二品  
二品  
二品  
二品  
二品  
二品  
二品  
二品  
二品  
二品  
二品  
二品  
二品  
二品  
二品  
二品  
二品  
二品  
二品  
父一品公爵  
一品  
三品  
三品  
三品  
三品  
四品  
四品  
四品  
四品  
四品  
四品  
四品  
四品  
四品  
四品  
四品  
四品  
四品  
四品  
五品  
五品  
五品  
五品  
五品  
五品  
五品  
五品  
五品  
五品  
膏腴  
膏腴  
膏腴  
膏腴  
膏腴  
四姓  
四姓  
四姓  
四姓  
四姓  
四姓  
四姓  
四姓  
四姓  
四姓  
四姓  
四姓  
四姓  
四姓  
四姓  
四姓  
四姓  
四姓  
四姓  
四姓  
四姓  
四姓  
四姓  
四姓  
118  
348  
94  
司马兴龙鲁阳太守  
祖三品征西将军,父三品散骑常侍  
祖五品太守,父一品公爵  
杨舒  
于纂  
散骑侍郎  
明威将军  
给事中  
祖二品安西大将军,父三品后将军  
祖二品侯爵,父三品司农卿  
208  
192  
104  
118  
126  
306  
318  
31  
穆子宁  
高道悦  
李璧  
侍御史  
曾祖三品尚书仆射,祖五品太守,父四品刺史  
曾祖三品尚书,父五品太守  
曾祖五品太守,祖四品刺史,父四品武卫将军  
曾祖三品镇东将军,祖四品子爵,父五品男爵  
曾祖四品建威将军,父四品步兵校尉  
祖三品尚书,父五品太守  
中书博士  
张卢  
大将军司马 六品  
石育  
殿中将军  
殿中将军  
殿中将军  
殿中将军  
奉朝请  
六品  
六品  
六品  
六品  
六品  
六品  
六品  
六品  
六品  
六品  
六品  
六品  
六品  
六品  
六品  
六品  
六品  
六品  
六品  
六品  
六品  
王僧  
缑静  
刘悦  
祖四品刺史,父三品平北将军  
祖四品子爵,父四品刺史  
39  
邢伟  
78  
赫连悦  
寇永  
奉朝请  
曾祖四品刺史,祖六品尚书郎中,父三品抚军将军  
曾祖祖四品刺史,父三品安南将军  
曾祖祖五品太守,父二品侯爵  
祖五品太守,父三品散骑常侍  
曾祖四品步兵校尉,祖三品散骑常侍  
祖一品公爵,父六品治书侍御史  
祖三品镇北将军,父六品司徒从事中郎  
曾祖五品太守,祖四品刺史,父五品给事中  
祖四品子爵,父五品宁远将军  
曾祖五品男爵,父四品镇将  
275  
36  
奉朝请  
崔混  
秘书郎  
326  
156  
34  
杨穆  
渭南县令  
蒙蓟县令  
赵安  
宇文绍义太学博士  
60  
王翊  
张瓘  
宗欣  
刘钦  
田彪  
侯掌  
杨暐  
贾祥  
辛韶  
郭钦  
秘书郎中  
信都县令  
殿中将军  
殿中将军  
殿中将军  
奉朝请  
253  
314  
367  
76  
祖四品刺史,父五品太守  
214  
104  
141  
20  
曾祖五品太守,祖七品中书议郎,父五品伏波将军  
祖五品太守,父四品刺史  
奉朝请  
奉朝请  
祖五品太守,父四品刺史  
奉朝请  
祖五品太守,父四品刺史  
202  
80  
奉朝请  
祖三品辅国将军,父八品安西将军长史  
备注:“资料出处一栏中的缩写,“为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为罗新叶炜新  
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中华书局2005年版),“为齐运通洛阳新获七朝墓志》(中华书局2012年版),“为叶炜刘秀  
墨香阁藏北朝墓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其后数字为所出页码。  
138  
试论北魏士族铨叙依据的”  
定起家释褐,仕途巅峰在很大程度上亦受其左右前述天潢贵胄拥有出任宰辅位极人臣的资格,膏腴拥有  
跨越象征中央核心权力圈的三品九卿线的资格,四姓拥有跨越象征公卿大夫层位的五品官僚线的资格,  
是证明北魏士族计资定品就在超品至二品的范围内展开,处于整个乡品序列的最顶端,其与寒庶的鸿沟势  
若天隔,即便本阶层内部的壁垒亦清晰明辨,中古贵族制社会的核心机理流品信条由此表露无遗,居中起  
到隔断作用的正是家族累世积淀的”。这种上的差别显而易见,但在上的层级档次却只  
有利用乡品为媒介才能阐明。  
北魏铨叙对的操作运用  
铨叙是指审查官僚资格业绩,确定职位授予和升降的过程在士族化运动如火如荼的北魏洛阳时代,  
世资门第堪称决定铨叙的第一要素。《韦彧墓志》:“高祖孝文皇帝定鼎嵩瀍,亲简人门,太和十九年,钦公高  
,顾谓仆射李思冲曰:才明如响,可除奉朝请,令优游道素,以成高器。”王昞墓志:选部取人,尤重门  
,遂以访第入仕。”可谓实况针对这种选材倾向,韩显宗批评说:今之州郡贡察,徒有秀孝之名,而无  
孝之实而朝廷但检其门望,不复弹坐。”李冲亦表达类似看法:“若欲为治,陛下今日何为专崇门品,不有  
拔才之诏?”反证家世背景受重视的程度那么,作为门第缩影的资  
,在铨叙的技术环节到底怎样操作,  
这是颇值得深究的问题。  
随着北魏士族制日臻完善,“的强大效能在登仕阶段即已体现首先,家族的呈报官府备案,一  
经确认就会自动生成相应的仕宦资格,再交由尚书吏部酌情安排起家事宜史载,宣武帝永平四年(511)七  
,“诏改宗子羽林为宗士,其本秩付尚书计其资集,叙从七已下从八已上官。”这里的资集应为本人资  
历与先祖世资的合并,新令从七至从八品换算旧令为五六品,刚好处于士族的起家层位,符合宗子羽林脱胎  
换骨后的身份孝明帝时,文武官员比肩入仕,“时羽林新害张彝之后,灵太后令武官得依资入选权  
臣元叉秉承帝后意旨,“奏立勋附队,令各依资出身,自是北人悉被收叙这些抚慰代北武人之举措必是  
比照士族常制拟定的。“对起家的影响,除使天潢贵胄膏腴四姓各自拉开一级距离外,还能左右象征声  
望度效力值和利益回报率的清浊职务的归属染华墓志》:“君统基承绪,在于旧京于时普选高门子,  
蹔卫皇宫,乃出身应召,得为领表及迁鼎洛邑,料隔清浊,既夙厕混流,释褐乖分,太和廿年除皇子北海王常  
。”正是因为染华世封侯伯高爵,拥有一流世资,才让他在侍从武官中脱颖而出,率先改换典型清职进  
而推知,“的档次越高,猎取清职的概率越大,于清流行列的班位也就越靠前。  
;
仕途迁转,不同的职务阶梯对应特定的”,惟有符合条件,方能入围候选。《元暐墓志》:“琐门注望,其  
来日久,将委喉唇,事资执戟,除给事黄门侍郎。”意即志主的门资堪任门下省的次长正史中频见类似情  
孝文帝褒奖李彪:“彪虽宿非清第,本阙华资,然识性严聪,学博坟籍,刚辩之才,颇堪时用,兼忧吏若家,  
ꢃꢂꢁ  
载宣朝美,若不赏庸叙绩,将何以劝奖勤能?可特迁秘书令,以酬厥款。”说明常态下清望至极的秘书令必  
匹配头等的门资,而才华横溢的李彪只是破格提拔的特例又史载:“刘腾,字青龙,本平原城民。……吏部  
ꢄꢂꢁ  
尝望腾意,奏其弟为郡带戍,人资乖越,清河王怿抑而不与。”戍主执掌要地防务,责任重大,故苛求门资,绝  
非贱民役吏可以染指刘腾兄弟近乎士家的城民之与戍主之职格格不入,落选完全在情理之中。  
刘军:《北魏门阀士族制度窥管———以新见封之秉墓志为中心》,《社会科学》2018年第9,157ꢀ164。  
罗新叶炜:《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128。  
叶炜刘秀峰:《墨香阁藏北朝墓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232。  
魏收:《魏书》,卷六○,1339、1343。  
魏收:《魏书》,卷一一三,3004。  
魏收:《魏书》,卷六六,1479。  
魏收:《魏书》,卷八一,1793。  
罗新叶炜:《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124。  
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217。  
139  
BET体育365投注官网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魏官场竞争激烈,优仕通道异常拥堵,“的高卑直接影响晋升次序孝明帝末年,天下扰攘,“灵太  
后诏流人所在皆置命属郡县,选豪右为守令以抚镇之时青州刺史元世俊表置新安郡,()杲为太守,未  
会台申汰简所授郡县,以杲从子子瑶资荫居前,乃授河间太守杲深耻恨,于是遂反。”门资领先者优  
先递补实缺看来是约定俗成的惯例,一旦违背势必引发争端史载:“()思同之为别驾也,清河崔光韶先为  
治中,自恃资地,耻居其下,闻思同还乡,遂便去职州里人物为思同恨之及光韶之亡,遗诫子侄不听求  
。”此例,清河崔光韶凭借山东首望无与伦比的门资,在州府中不甘屈居次等士人贾思同之下,足证”  
是维护仕途升迁秩序的根本。  
作为仕宦资格,“与官职位阶紧密地匹配联动,形成升官升资,降资降官的互动机制于是,朝廷可  
以通过的调节有效改变官员的仕进轨迹凡有功劳勋绩者,加官进爵,“任事上中者,三年升一阶,散官  
上第者,四载登一级宦资阶级水涨船高,自然推动仕途高歌猛进反之,惩罚怠惰非违,断  
贬降,前程随之一落千丈,直至除士籍为民,褫夺公权宣武帝延昌二年(513)裁议官当条例:“官人若罪本除  
,以职当刑,犹有余资,复降阶而叙至于五等封爵,除刑若尽,永即甄削,便同之除名。”当刑固然  
是统治者的特权,但也要看到它重挫世资阀阅摧毁家门基业辱没先祖遗烈殃及后辈进取严酷无情的一  
,实则为力度仅次于死刑的重罚特殊情况下,为激励犯官戴罪立功,遭削夺的可以恢复,连带自动授  
予相应的官职史载,太子家令崔模,“以公事免神龟中,诏复本资,除冠军将军中散大夫”;司徒主簿裴  
仲规,“父在乡疾病,弃官奔赴,以违制免久之,中山王英征义阳,引为统军,奏复本资节闵帝普泰元年  
(
31)二月己巳登基诏:“除名免官者,特复本资,品封依旧。”更加证明与实际官职的关联,国家正是利  
用这个机理调控官僚集团的组织人事。  
余论  
5
北魏沿袭魏晋门第至上铨叙之传统旧制,且在界定诠量和操作上日益规范细致,标志着拓跋族  
文明进化的矫健步伐北魏的含义与魏晋大同小异,包括家世阀阅乡品等第和仕进资格,三者协调配  
内在统一,共同编织中古北方贵族制门第社会的历史景观从这个意义上说,北魏的士族体制与魏晋一  
脉相承,其宗旨都是贯彻流品之核心要义,即实现根据家世背景把持不同空间担当不同角色履行不同责  
享受不同资源,各居其位各司其职各安其命各得其所,彼此隔绝互不干扰的身份利益格局北魏  
治国理政便奉此为圭臬,《元寿安墓志》:“任当流品,手持衡石,德輶必举,功细罔遗,泾渭殊流,兰艾自别,小  
,一言以蔽之,就是实现统治阶级的自我再生产身份地  
位的再复制资源权益的等位再传递,满足既得利益群体需求的体制游戏。  
不过,在中古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取士自有其合理性与必然性名门望族乃物质和精神养分荟萃  
之地,兼具浓郁的道德礼仪氛围,自幼接受熏陶境遇优渥的贵胄子弟必定素质出众人格健全,照比那些从  
底层打拼饱尝艰辛磨难导致心智残障,且难以摆脱补偿效应新皈依者效应困扰的寒门素士,显然更  
适宜充任政府和基层自治体的领导者孝文帝选官偏袒士族的缘由:“君子之门,假使无当世之用者,要自德  
ꢁꢂꢃ  
行纯笃。”就是客观事实的反映学者大多批判九品官人法只重簿伐,无视德才之弊端,把二者摆在势不  
魏收:《魏书》,卷一四,355。  
魏收:《魏书》,卷七二,1616。  
魏收:《魏书》,卷二一,553。  
魏收:《魏书》,卷一一一,2879。  
魏收:《魏书》,卷五六,1252。  
魏收:《魏书》,卷六九,1533。  
魏收:《魏书》,卷一一,274。  
刘军:《从释褐看北魏膏腴群体的身份特质———以出土墓志为基础》,《BET体育365投注官网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138ꢀ145。  
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191。  
ꢂꢃ魏收:《魏书》,卷六○,1343。  
140  
试论北魏士族铨叙依据的”  
两立的位置,殊不知高门大族业已成为当时的文化中心和人才培养的重镇,单是门第本身就代表了品质修  
,又何必画蛇添足另寻贤德之士?门阀士族的统治能够维持五六世纪之久,并创造出异彩纷呈的中古文  
,难道不是旺盛生机的表现?但就宏观长远来看,集中资源培育特定人群,是以剥夺其他社会成员本应享  
有的发展权利为代价的,势必造成对流停滞阶级固化,公平正义便无从谈起总之,中古名族源于绝对排他  
性的成功,绝对不是扼杀庶民潜质的理由,惟有真正实现资源和机遇的对等开放充分保障社会循环移动自  
由顺畅,中国社会才能焕发永恒的活力,宋明近世社会取代中古门阀社会的内在逻辑就在于此。  
TheQualificationsoftheOfficialMakingAppointment  
fortheAristocratintheNorthernWeiDynasty  
LIUJun  
ResearchInstituteofAncientDocuments,JilinUniversity,Changchun,Jilin130012,China)  
(
Abstract:FromemperorXiaowensTaihemiddleperiodintheNorthernWeidynasty,the  
traditionoftheWeiandJindynastieswasinheritedandthearistocraticsystemwasestablishedto  
carryoutthearistocratism.Astheresult,thegovernmentselectedofficialsaccordingtothefami-  
lyqualifications.Thequalificationsintheliteratureofthattimereferedtothepoliticalpowerof  
thewholefamily,whichcouldbeconvertedtotheofficialqualificationinthemediumofthevil-  
lagegrade.Thequalificationkeptprecisecorrespondencewiththespecificofficialpositionandthe  
promotionpaththatprofoundlyinfluencedthepoliticalfutureandthepersonnelstructureofthe  
government.Theaimofthemechanismwastoallocatepowerresouresinaccordancewiththe  
familybackground.Thoughitwasreasonableandinevitable,itpreventedthesocialmobilityand  
causedthestratumfreezing.Becausethemechanismdestroyedtheequalityandjustice,thearis-  
tocraticsocietymustbereplacedbytheciviliansocietyforequalopportunitiesandsmoothcon-  
vection.  
Keywords:theNorthernWeidynasty;aristocrat;officialappointment;qualification;family  
status  
[责任编辑:凌兴珍]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20。  
141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