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体育365投注官网
log title
搜索
40卷第2期  
2
0133月  
BET体育365投注官网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ichuan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  
Vol.40,No.2  
March,2013  
失望与希望:  
努力周报有关国民党问题的论争  
杰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成都610064)  
(
暋暋摘要:1923年下半年(710月间),《努力周报发起了一场有关国民党的讨论尽管其规模和影响均不及同  
年发生的科玄之争暠,但是这次讨论所涉及的政治问题,却给研究者提供了一个观察国民党重新崛起的绝好视角。  
讨论中反映出南北政局变动的诸多信息,若能结合相关的历史背景,或对深入了解国民党在当时北方舆论中的形象  
有所帮助,并可追索国民党势力在往后几年迅速抬升的某些远因。  
关键词:努力周报》;北京政治;国民党问题  
中图分类号:K26暋文献标志码:A暋文章编号:1000灢5315(2013)02灢0112灢09  
暋暋1923年下半年(7月至10月间),北方自由派知识  
分子主办的政论性刊物努力周报》,发起了一场有关  
国民党的生存发展已获得转机暠,“192311日  
中国国民党宣言》,提出实行三民主义的政策和主张。  
[
1]  
国民党的讨论与同年发生并在学术界思想界产生  
这一切直接导致了人心向背的变化暠 。北方自由派知  
识分子在其主办的政论性刊物努力周报上发起的有  
国民党问题的讨论,亦可从某些侧面反映这一社会  
甚大影响的科玄之争相比,无论是就规模大小持续  
时间而言,还是从参与者的社会声望和思想高度来看,  
这次讨论皆难望其项背后人著述几未提到此事,  
即是证明但是这次讨论所涉及的政治问题,却给研究  
者提供了一个观察国民党重新崛起的绝好视角至少,  
讨论中反映出南北政局变动的诸多信息,若能结合相  
关的历史背景,或对深入了解国民党在当时北方舆论中  
的形象有所帮助,并可追索国民党势力在往后几年迅速  
抬升的某些远因。  
心态的变化。  
革命造革命暠  
19225月直奉战争结束,直系重新获得对北京  
政权的控制,并迎回黎元洪就职总统尤其在直系武人  
吴佩孚的支持下,“旧国会得以恢复,北方政治呈现新  
[2]1  
95  
由于全国政局出现新的统一趋势以及久乱思  
的普遍诉求,知识界中的立场温和者对北京政治的  
新发展有较高期待胡适蔡元培等主流学者乘机发表  
我们的政治主张》,敦促成立()政府暠,以图建立  
宪政的政府暠、“公开的政府暠,并实行有计划的政  
尤其重要的是,1923年的中国面临着何去何从暠  
的关键抉择,《努力周报的讨论事实上成为这一转变难  
得的见证暠。杨天宏先生就密勒氏评论报》“中国当今  
十二位大人物问卷调查进行研究后,对其反映出来的  
历史信息分析指出:“一般认为国民党的重新崛起是在  
[3]3  
28-329  
暠 。以学者的身份向政府公开谏言,即可代表  
部分知识分子期待政治好转的心理此外,吴佩孚之  
1
924年召开一大暞、实现与苏俄共产党合作以后其  
儒将形象,黎元洪重视文治的倾向,均颇有助于收  
[4]2  
39  
胡适回顾那段历史时就认为:  
实早在1920年直皖战争爆发不久,北方政治呈现乱象,  
思治者的人心  
收稿日期:2012灢09灢17  
作者简介:余杰(1982—),,四川自贡人,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近代中国政治史。  
112  
失望与希望:《努力周报有关国民党问题的论争  
我们当日对于北方政府,确曾抱一点希望一来呢,当  
议员和安福系议员相继离京南下,北京政局重新陷入混  
这一结果不仅使国人对南北统一的期待落空,且多  
日的阁员之中,有一部分颇负时望,虽是虚声,但虚声究  
竟还胜于恶名二来呢,当日的阁员,多数都是不要钱  
的好人三来呢,当时董康高恩洪罗文干的裁官政  
,颇能实行,在北京的政治史上总算开一点新气  
1
[1]  
数人希望的政治上轨道更是遥遥无期胡政之曾  
:“十数年来,政治上每有一次大变局国人必抱若干之  
新希望,顾其结果,大率好戏只有一场,取快仅能一时,  
而大局之僵也如故,国事之无办法也如故。……值人欲  
横流之时,处利害错综之际,失意之徒,所在多有,阴谋  
构煽,常有所闻,因国人认最近政变为最善之机会,其期  
望也过殷,故于漫无端绪之政象,其失望也乃愈  
[5]3  
95  
。暠 所谓新气象暠,很可能更多的是胡适等学人的  
期待暠,但亦正好说明他们对北京政治抱有某种程度的  
迷思暠(myth)。  
然而,随着吴佩孚重踏武力统一的旧辙暠,形象自  
暠,吴景濂杨永泰等北方国民党公然利用国会屡掀  
政潮,“好人政府而终,张绍增内阁与津保两派  
总统问题而密谋倒黎暠,结果政局不暠,  
此局面严重影响大众对直系及北京政治的信心,直接导  
1 22  
[2]1  
。暠 期待现状的改变与改变现状的无力交织起来,  
成为这一时期社会焦虑心理的特征。  
在政治上的一系列失望面前,知识分子面临对改造  
国家手段的重新认识和再选择对政变颇不满意的萧  
一山愤愤地说:“一场烘烘烈烈的政变,如今倒渐趋于岑  
寂了中国的政局,就坏在这里———不变而变,变而不  
,究竟没有一次痛快的大变动,使中国借此翻一翻  
!暠相对于淹淹沈沈,不生不死政治史的篇幅暠,  
萧甚至绝不怕荒谬绝伦的政变,或惊天动地的大  
[6]5  
36  
胡适承认一年以来,  
北方形象的整体失落  
直系军阀早已把一年前所得的一点相对的同情都渐渐  
失去了暠,人们本来认为只有吴佩孚可以勉强支持门  
暠,但现在国人对于吴佩孚早已非常失望了暠,如果  
以这班已失人心的人,当此无从收拾之时局暠,只可  
1
[3]  
惜人民的糜烂,反动政治的延长,从此更不知何日才得  
暠 。“一潭死水无可救药是时人对北京政局  
的典型认知一向强调宪政的高一涵此时亦相当失望  
地表示:“我敢武断说:‘一部二十四史中所有的政变,只  
是政治首领的变更,绝不是制度或政策的变更换句话  
:只是一家的兴亡,不是政体的变革我们从前正在  
做梦,所以每逢一次政变,照例总要高兴一次,以为这回  
[7]4  
65  
终了呵暠 。如今胡适的立场显然趋于实际,便很能  
说明时人态度的变化。  
本来部分知识分子对改造宪政机关颇为在意,主张  
在尽速恢复民六国会的基础上进行调整高一涵列  
名其间的我们的政治主张》,曾就改革国会选举制度提  
出两项办法:废止现行的复选制,采用直接选举制;削减  
国会与省议会的议员额数然而,19228月国会恢  
复后,先是遭遇所谓民六民八问题,后又受到实力派  
主张先定最高问题的干扰,制宪进展缓慢其次,因  
各方立场悬殊过大,本应改选的参议院议长一直未能选  
,国会议事进程部分受阻再次,由于未进行改选,国  
会中缺乏稳定的政党支持和民意基础,“使原本就存在  
1
[4]  
该可以有点光明的希望了。暠 高二人不满政变暠  
没能引起政治的大变动暠,即可看作他们对直系控制下  
的北京政府及其维系这一局面的北洋体系失去耐性暠,  
在言论上表现出放弃先前所谓一点一滴渐进改革的  
设想,而希望来一次痛快的大变动之倾向易言之,  
如果有一次彻底改变现状的政变暠,他们乐观其成。  
不过,就二人的一贯立场来看,这些言论更接近于  
情绪上的宣泄,但其却越发表明时人对北方政治的绝  
,以及对能否平稳实行宪政的怀疑(当然言论行  
未必一致)。韩补青曾谓:“革命不论成功和失败,内  
中总含有多量的危险性,———革命造革命,———但有一  
[8]1  
78  
的政府与议员的冲突发展到极点暠 。“国会非但未  
能成为国人政治信仰的中心,且自身深陷危机暠。1923  
年新年伊始,高一涵便在努力周报上发表国民应该  
起来制裁这制造革命的国会》,稍后更声称国会这机  
[
9]  
[15]3  
45  
线他种可走的路,不愿用这种最后手段。暠 尽管革  
,在中国可真是一个不祥之物暠 。从呼吁改革到  
起身制裁暠,并将国会视为不祥之物的心理暗示,  
无疑表明数月来的政局变动令高一涵相当失望。  
不得已而为之的苦衷,北京政变后的局势  
发展则显示出将各种势力逼上梁山的明显倾向于  
此或可读出革命不是必然,也至少是无可奈何之意  
。  
1
9236月间,因直系武人曹锟觊觎总统及众  
议院议长吴景濂力图内阁,双方联手逼迫时任总统黎元  
洪去职,酿成所谓北京政变暠。稍后,双方又强行推动  
旨在主导总统选举的决议在国会通过,此举导致北京  
改造国民党暠  
努力周报有关国民党的讨论就大约发生在此时。  
讨论源于高一涵KC的一篇文章按照既存经  
1 43  
[0]1  
国会分裂  
国民党议员政学系议员部分益友社  
113  
BET体育365投注官网学报(社会科学版)  
验和其本人在北方观察所及,高一涵指出:“国民党诚然  
思想紧张暠。同时,正是这种依赖体制内变革的潜意  
,亦导致其容易忽视南方国民党的调整,以及全国政  
比什么研究系政学系安福系直隶系……,在历史  
上看起来———少胜一点可是现在北京的民宪同志会,  
内中有一大部分,正在这里做攀龙附凤的事业,还有谁  
统率国民做革命运动? 退一步说:他们就是肯去  
做革命运动,像吴景濂这一派人,又有那个国民肯听  
统率? 所以我们对于国民党也老早就绝望  
[7]4  
28  
局含蕴的的变化因素  
高一涵的一般观察并不全面,甚至没能搞清楚  
北方国民党南方国民党的关系,因此并不能用以  
证实其结论了解国民党现状,对国民党素怀很大期望  
,自然不能眼看国民党即将升起的形象遭到中伤暠,  
[
1
4]  
。暠 我们最后的希望,高一涵又认为:“对于  
研究系政学系安福系直隶系,甚至对于国民党,也都  
有损的声望高的言论立即引发了北大邓初民  
的不满邓可能是以私人方式给高去信,是故邓的来信  
并未单独发表,而是透过高一涵在努力周报66期  
中的回应有所披露。  
1
[6]  
一律的绝望。暠  
高一涵所指责的民宪同志会暠,其实是旧国会中以  
众议长吴景濂为首的部分益友社成员和部分亲直系议  
员结合形成的一个政治联盟,与南方的国民党以及因北  
京政变而前期离京南下的国民党议员并没有任何实质  
性关系不过,高所指也有部分属实由于南方的国民  
党本部已脱离北京政治多年,在全国的实力和影响都相  
当有限,《向导便曾指出,“国民党从前的政治革命的运  
动所以没有完全成功的原故,就是因为国民党在中国中  
首先,邓初民并不赞成高一涵对待国民党的立场。  
他说:“我觉得你这一律绝望的态度,尚不能令人心  
。———就是没有分析,没有比较,一概抹杀。暠若政党  
按着自己政治的目的和意见,分组各种政治的结  
暠,那么照此标准,国民党就非其他什么系,什么派的  
分子可比暠。邓初民特别强调,那是因为国民党有一种  
超于个人的主张的,是有三民主义五权宪法的党纲的暠。  
邓坦言对国民党誓约组党不满意,但随即为此辩护:  
国民党始终是一个革命的政党暠,到处标榜革命,自  
辛亥以至现在,还无日不在革命的行程中,无日不在做  
1 55  
[7]1  
部及北部没有在社会上植有根底的组织暠 ,反而是  
北方的原国民党人(如吴景濂)透过国会平台得以形成  
与政府抗衡之局,从尚能有所作为的吴景濂一  
,看出国民党前途暗淡也算情有可原暠。从这个意  
义上,高氏认为国民党不足以领导国民革命暠。即使有  
所谓领导暠,也苦于形象和作为太坏,恐怕无人响应,是  
空架子暠。  
1
[8]  
他革命的工作。暠  
同时,邓初民提出高一涵很感兴趣的根本改造问  
他观察到从前许多骂国民党唱高调的,近来的主  
,也渐渐趋于一致暠,而这正与国民党的立场相近:“根  
本改造,就是国民党澈始澈终所标邦(原文如此)的革  
这不是国民党的聪明,实在是中国的政治社会迫得  
必然的如此换句话说:‘中国政府坏到如此地步暞,国  
民党的革命论,已不是国民党独有的主张,差不多成了  
一般的共同趋向了。暠国民党之所以要革命是因为中  
国的政治社会迫得必然的如此暠,这似与萧一山和高一  
涵所主张的大变动思路极其相似,不过邓把这个大  
变动的主导权交给了在萧高二人看来一律绝望的  
国民党。  
高氏的观察很能代表北方知识界诸人的看法,如胡  
适也同样明显地对国民党缺乏信心,指出西南各省内  
乱多不易收拾,自顾还不暇暠 。其实,国民党肇造民国  
有功,领袖孙中山素来有制宪共和的理想,所以高一  
涵对国民党至少在历史上看起来是有好感的然而,  
孙频年多难,特别是孙内讧之后,自身尚且难保,  
遑论问鼎全国且孙对联省自治思路不表同情,甚  
至还力图联手奉张皖段,共谋武力统一暠。此则与高  
一涵()的提倡颇有出入北来的国民党议员又大多  
失却理想,混同猪仔暠。分裂的国民党均没有表现出  
很大程度上,邓初民的认识代表着当时对国民党抱  
持信心的知识分子的观点无庸讳言,1923年下半年,  
国民党本部依然处于相当困难的境地,战局发展并不明  
,孙中山能否重新站稳粤省还属未知数但是,经过  
苏俄改造中共帮扶,国民党确实代表着一种发  
展的可能相对于毫无生气的北京政治圈而言,“革  
及其革命党在许多向往彻底救国的知识分子中  
间有一定的市场,“革命至少有望在改变现状这一点  
上有所突破因此,对北方政局的极度失望,既是促使  
的风气,高氏的绝望便不难理解。  
有意思的是,尽管(北方)国民党形象不佳,然其  
毕竟为国会政治派别之一高一涵视吴景濂为(北方)  
国民党领袖,并对他无力领导国民运动以及(北方)国  
民党不能区别于其他的派系表示失望,其实恰好表明  
高氏在无意识层面依然看重现存秩序,希望在既有体制  
内部解决问题的思路此则与之前他所谓大变动的  
情绪化表述颇有抵触,实可见知识分子在政局混沌下的  
114  
失望与希望:《努力周报有关国民党问题的论争  
其回首南方的原因,也成为其对南方势力给予辩护的  
动力人心向背的转移,无形中给国民党的崛起提供了  
社会心理的合法性。  
,建设真正的民主政治;夫然后中国社会,有革新的日  
2
[0]  
,有兴盛的希望暠 。  
革命的手段,换来民治的实现,是知识分子  
的美好愿望? 还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 可能兼而有  
不过,这显示出辛亥革命后的激进思潮并未有丝毫  
减弱之势向往一蹴而就的革命式思维已经潜移默  
化渗入普通士人的一般意识中,难以自我觉察不久  
,邹德高还曾在努力周报撰文论述三权分立与我  
》,当中大谈民主宪政及其制度改造问题,认为如今强  
革命的手段暠,虽然不能认为其就此放弃民治主  
高一涵在罗列邓初民的主要观点后,展开回应暠。  
高氏同情邓初民尊重国民党的主义和精神暠,赞成  
国民党的主张暠,但同时不相信旧国民党员能够实行国  
民党的主张;他发现国民党的多数党员在共患难时有  
主义,在共安乐时却无主义暠,所以国民党得荣誉往往  
在失败之后,国民党遭痛骂往往在失败之时暠,因此他对  
1
[8]  
国民党很失望  
不过,高一涵表示现在的国民党既然只剩下一空  
店面和一块老招牌,就应该重订店规,重行招股,重新批  
,最好是重新制造些货物在用户面前贩卖,必恃用  
户有个货真价实的总批评出来,方可撑持这个门面暠。  
他同意邓初民所谓将来我要开始我的政治行动时,如  
果不能独立组党,就要加入国民党的说法,并提出自己  
改造国民党的三点设想:()将北京民宪同志会中的  
,但其思想混乱的特征则是显而易见的不过,邹  
德高试图告诉人们:现在的国民党能够被人所注意,就  
在于其主张革命暠。  
进而,他也对国民党提出自己的批评:“国民党的党  
,缺乏训练,对于主义的了解和信仰,实在薄弱的也不  
,甚至于假革命以为升官发财的假革命党暞……也实  
在不少。暠那些假革命党指的是政学暠、“益友暠、“民  
等尚在北方政治中活跃的只能共患难,不能共安  
叛徒暠,只有孙中山及国民党的学者如汪(指  
汪精卫张继———引者注)诸人才是真国民党邹德高  
对国民党希望很大,且认为国民党并未变成高一涵所谓  
空招牌空店面暠,而是现时正极力改组,整饬内  
! 收容各界,组织民众,以预备国民大革命,这是国民  
党的福音,也就是中国的福音暠。他呼吁国民欢迎国民  
,赞助国民党暠,因为改造国民党就可以改造中  
暠。文章的最后,他对高一涵加入国民党的条件进行  
补充,并解答了文首提出的五个问题总结他的意思,  
大致是论证国民党存在的合理性,国民加入国民党的合  
老国民党的党员全部清除出国民党;()使国民党完  
全变成社会主义的政党暠;()要使有职业的人加入  
国民党值得注意的是,高一涵改造国民党的计划明  
显在于寻求政党内涵的刷新,而绝非政党性质的更  
。  
关于国民党是否是一块空招牌暠,邓二人有明  
显分歧,但在改造国民党的主张上面,两人似乎并无二  
颇有意思的是,就国民党所存在的问题而言,虽然  
出发点和目的不尽相同,但是成立不久的中共诸人亦分  
享近似的认知。“春木就认为国民所以怕国民党的名  
暠,是由于国民党一直所采的方法和一切混蛋的政团  
如安福系,交通系,直系,奉系等的无甚差别暠,国民党的  
理性,国民革命的合理性以及民众对国民党应持欢迎态  
[
1
9]  
[20]  
现状快接近变成无国民的党暠 。接受苏俄意识形态  
的中共诸人和立场相异的高一涵,大约同时指出国民党  
的困窘,则可知国民党当时所面临的改造压力。  
然而,邓二人只局限在空泛讨论国民党这个  
名词上,未能将改造国民党的问题放在整个政治制度  
的层面加以考察北大学生邹德高读了高一涵的文章  
颇有感想暠,也就国民党问题发表看法文章开始,他  
便提出五个问题,:民治国家是否要政党? 中华民国  
有无政党? 国民党是否政党? 改造中国是否须要国民  
? 人民对于国民党能够应持什么态度? 他认为,国家  
不过,他的结论有几处值得推敲,如认为:“中华民  
国绳以政党的原则,严格的比较起来,只有国民党可称  
政党,可称较好的政党,并且是有希望的政党。暠这个判  
断已经显得逻辑混乱,矛盾重重他又说:“国民党,严  
格的讲起来,在革命主义完成以前,始终是一个革命  
暞。暠政党革命党革命主义,这些概念显然没有被邹  
德高清楚界定他曾表示:“民治国家,是要政党的;且  
无法使政党不发生的。暠在论证国民党存在的合理性时,  
他支持政党的存在;在论证由谁领导政党政治时,他又  
放弃民治国家和政党政治的一般原则,不承认其他政党  
合法性暠。在这里,邹明显使用了双重标准,用双重  
标准量出来的国民党当然就值得人们拥护并为其奋  
种种方面,大都令人大大失望暞。这逼得无路可走,自  
然就不得不使一般国民,趋于革命一途暠。这正好和  
国民党的主张相一致面对千疮百孔的社会,他亦赞成  
2
[0]  
。  
根本改造暠,“以革命的手段,扫除一切民治主义的障  
115  
BET体育365投注官网学报(社会科学版)  
尽管如此,邹德高的文字及针对国民党所提出的问  
孙文式的国民党,也不是集权制的国民党暠;“三民主义  
五权宪法是孙文等少数人的主张,不是国民党的———社  
会化的———主义,不足以应付环境,不能号召一切,非修  
改成国民党的———社会化的———主张不可暠;“政党的结  
合既在具有共同的政治目的和意见,那吗,就该把具有  
共同政治目的和意见与否作为出党入党的准则,就是孙  
题却触及到近代中国政制的至关重要的核心暠,民  
及其实现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讲,邹文有助于讨论  
的深入颇为遗憾的是,邹并未进一步阐明个人的理  
,更无从揭示个中之关系反而由于混乱的论证逻  
,使得这一问题的论述深度和影响遭到削弱。“改造  
国民党及其方式问题,既普遍被人所关心,又易被人所  
忽视大多数人关心前者,几乎很少人留意后者实际  
,国民党改造的背后潜伏着制度选择的因素,包含  
着国民党由议会政党向其他政党形态转型的可能对  
上述问题的忽视,不仅是分裂的西方影响所及的又一  
2
[2]  
文不是,也必出党;段祺瑞同情,也许入党暠 。  
显而易见,周明并不赞成邓初民有关国民党的言  
,尤其对孙大元帅式的国民党表示反感,而是倾向  
于用西方政党的标准来看待变化中的国民党,对所谓  
革命革命党不以为然,与高一涵的立场趋同事  
实上,周明的文章不仅接续邹德高已经挑明的问题,  
试图将有关国民党问题的讨论拉回常态的政治言说中,  
且十分敏感地意识到强调革命的倾向有可能将国民  
党导入歧途暠。就整个讨论而言,周的文字颇具纠错暠  
的意味。  
2
[1]  
写照,且更大程度上成为时人讨论改造国民党问  
题的一个思想盲区暠。  
的国民党?  
由于北京政局发生新的变化,曹锟贿选的新闻充斥  
了这一时期的各种媒体,《努力周报也用大量篇幅给予  
报道和关注邹德高的文章发表后,并未引起进一步的  
回应,讨论暂告一段落不过,《努力周报73期发表  
在日学者周明的文章后便引起了新的讨论。  
周明的文章立即引起读者的反响据余惟一观察,  
本来对于国民党的讨论,差不多算告了一个段落的时  
,但周文引起了讨论的兴趣暠,禁不住要与周明讨  
2
[3]  
余氏把周明的主要观点归纳为三层意思暠,即  
周明读了高一涵先生答邓初民君的一封信之后,  
好生快活暠,但是觉得有些问题尚可以同邓君讨论讨  
暠。周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阐述其观点,首先他举出  
国民党在过去内乱的例子,说明国民党专出内奸;国  
民党只会倒戈暠,而所谓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亦无法成  
共同的政治目的和意见暠。周明尤其指出所谓三民  
主义五权宪法做党纲是国民党的招牌,并且这正是国  
民党受攻击的所在暠,这正是试验国民党是否政党的一  
个试金石暠。而若这样继续下去,国民党将不但会把数  
十年的历史和信仰,都是丧去暠,甚至还会把老功臣,弄  
分别是:国民党是否以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为党纲的政  
? 国民党是否始终是一个革命的政党? 国民党的革  
命论是否是社会的一般趋势?  
余惟一不赞成周明所谓国民党不配称为有共同  
目的和意见的政党暠,并反对国民党中的叛离分子应  
该对国民党形象不佳负责因为凡与国民党之党纲不  
相认同者,即不能认为是国民党员,国民党无需为其负  
,且无论之前是否为国民党员余认为周明误读了邓  
初民所谓国民党是有一种超于个人的主张而以革命手  
段的政党的意思,并且不能用逆推的方法得出凡政党  
2
[2]  
成大奸贼,不给他争倜捣乱鬼的头衔不止暠 。  
其次,周明不同意邓初民国民党始终是一个革命  
的判断,他认为:“革命并不是政党的唯一天职愿,说  
始终是一个革命党就不失为一个政党,那是认定政党为  
革命党了无怪乎国民党只会倒戈,只会捣乱! 革来革  
,革到党魁的面前了!暠再次,周明也反对国民党异常  
强调的革命论暠。在周看来,“革命论已是历史上的  
陈物暠,不是现代济世的良方暠,况且不但没有一般同  
情的价值暠,恐怕本党也不见得一致罢? 要是一致,还  
会分裂么暠? 周主张国民党应该关注社会问题暠,趋向  
都是革命党的结论。  
一般而言,民主政治中的政党为国民一部任意结  
合之永续的团体,且欲实行一定政见之团体暠,政党  
之政见,果能拘束党员与否,惟视其决定政见之方法如  
2 7  
[4]1,1  
暠 。其中党员与政党之间维持着相对松散的关  
,党员只在信仰主张政策和个人威权上发生联系,  
至于严密的组织原则基本不存在于西方主流政党中。  
辛亥后,肇造民国有功的国民党始终未能在政治资源整  
合中收获革命初衷暠,且因发动二次革命而被终止国  
会活动,舆论很快得出政党政治失败的结论,一些政  
治人物更将这一结果归因于国民党混乱的意识形态和  
2
[2]  
社会主义暠 。  
最后,周明虽也如邹德高一般认定现在只有国民  
党的力量可以改造中国暠,却对以往那种孙大元帅式的  
国民党不表赞同:“国民党,成为国民党的国民党,不是  
2 5  
[5]5  
之后,孙中山等人一直在寻求如  
松散的组织原则  
重振国民党以党员行为与党组织是否一致来判  
116  
失望与希望:《努力周报有关国民党问题的论争  
定党员的资格,强调政党的集体化行动,大致已经可以  
看出苏俄对国民党施加影响后的烙印暠。就此而言,无  
论北方国民党,抑或叛将陈炯明,皆理应排除在国民  
党以外,国民党强调组织的特征已经凸现或许这正  
符合孙中山此时的追求,并也部分满足厌倦国内政争、  
期待改变现状的民意。  
命不行,讲革命非信仰服从不行暠,并且质问:“不要集  
权制,试问其何以济?暠余惟一最后说:“老实一句话:若  
把现在中国的改造的方法认清楚了,牺牲流血尚且不  
2
[3]  
,何忌乎一个党的制度呵!?暠 余惟一基本上是站在  
孙文立场来与周明商榷暠,为达目的不计手段的倾  
向尤其明显与其说余文是在讨论问题,不如说是在宣  
传主张,其逻辑和论述似均欠乏说服力暠。  
平心而论,政党内部存在分歧并不稀见,但如果内  
部的分歧已然影响政党的生存和发展,则需要检讨者并  
非只是分歧的一方国民党此时选择汰涤所有与暠  
主义不合者,意在净化党的意识形态,为重建一个完全  
听命于孙中山的组织服务而抢先掌握话语权,对反孙  
或叛孙者加以严厉区格,也是力图排除西式政党组织散  
漫带来的消极方面周明看到国民党存在的分歧,认  
:“国民党专出内奸,国民党只会倒戈孙陈不是患难  
? 洪杨黄唐不是国民党的中坚,不是孙大元帅的心腹  
? 现在怎样?暠从而得出国民党并没有一个有共同的  
政治目的和意见的结论,本是那时国民党存在的一个  
事实但是,余惟一却就此反驳说:“因为凡是一个党,  
要是同时有两项以上的政策发现于社会,才算是没有共  
同的政治目的和意见如国民党既以三民主义和五权  
宪法做党纲,同时又有一部分党员以联省自治或无政府  
主义做政治目的,那周君的话就对了但是国民党从没  
有这样的情形发现过未必周君以为有了叛徒,就算是  
没有共同的政治目的和意见吗?暠毫无疑问,余的理解要  
么是无视国民党内的不同主张,要么就是刻意为的  
组织形态论证合道性暠。余惟一并且不同意周明视革  
历史陈物的判断,强调:“国民党所采的现实主  
义的手段———革命,在中国这种状态之下,未必又可以  
免去?暠“不采革命手段又怎么行呢?暠“即使孙……们  
就是周君所谓的军阀,而孙许……们为改造坏极了的中  
国起见,为想实现真正的民治起见,不得已而采取革命  
手段其形式虽似与军阀的行径相同,而其精神和目  
,却与军阀的行为大异了,也不是常人所反对的军阀  
。暠“民治要靠革命手段暠,即使形式相同精神  
和目的大异暠,余惟一的说法显然有些粗糙暠。实  
际上,余惟一自圆其说的目的更主要在于为周明所指  
责的孙大元帅式政党辩护他先是否认国民党以孙  
文两字做党纲暠,也不是以中山先生的生死来作革命的  
终结暠,不过因一个革命主张的政党,不能头绪百出,莫  
衷一是暠,因此依靠中山先生来做领袖以免散沙一盘暠,  
而这怎么不是国民党的国民党,怎么叫作孙文式的国  
民党暠? 进而更声称现在的中国不讲革命则已暠,或者  
革命不要信仰,服从则已暠,但是,“现在的中国非革  
的国民党是改造国民党的关键问题,也是有  
改造国民党方向的重要分歧周明质疑孙大元帅  
式的国民党暠,呼吁国民党应尊重异见暠,成为国民党  
的国民党是力图使国民党的改造方向更具包容性暠  
(用周的话说是社会化暠)。而余惟一的回应则倾向于  
使国民党的改造方向更具代表性暠。不过,余惟一的  
反应尤其激烈,实可见周明所指陈者处处皆为要害暠。  
一周后,反应很快的邓初民,也许意识到存在的问  
,再次撰文公开回应周明他看出邹德高的文章是针  
对高一涵,而周明的文章则是针对自己他认为:、  
周和自己在国民党问题上有相同点,即为国民党是  
三民五权的党纲国民党的分子是不尽善的国民  
党是须加以改造而后完满的,亦存在异点暠,即为国民  
党只是一块空招牌国民党的事实都与主义相背;于是,  
邓主要就周明所谓国民党只是一块招牌,事实都与主  
2
[6]  
义相背的观点进行了讨论邓初民本为政治学学  
,清楚正规的政党行动,是要在近代式正规的政治现  
象中,才能表现的暠,“在行代议政治的国家中,政党只有  
两种主要任务:宣传政策暞,‘办理选举暞暠,在近代  
式正规的政治竞争中,政治家所凭持的武器,不是神秘  
的偶像与威权,是明白坚定的政策与主义,不是枪弹,是  
选举票暠,以此例之中国均不能行,“做一句话说:即  
离近代式正规的政治还远,而无往不是民治前途的障  
暠,因此势不能不先扫除与主义为敌之障碍,而尽力  
于革命的工作暠。然而,邓初民似乎意识到将革命视  
为政党的当然活动似为不妥,“因革命惹起纷扰,而非  
难革命,是为因噎而废食;把革命行动,认为政党行动,  
尤为观点之错误且即以政党行动而论,他是一种活的  
有机体,其行动的方式,决不能受其主义之绝对的约束。  
因为他是受环境的影响的,环境是变迁不定的政党既  
在环境中活动,就不得不又顺应环境的伸缩力暠;尤其认  
,“现下国民党的行动———非国民党之好为革命的行  
,实无机会使之为政党行动暠。  
邓初民的回应文章,尽管再次论证了革命的正当  
性问题,但是在承认把革命行动,认为政党行动,尤为  
观点之错误,实际上已经失去立论基础邓初民并  
117  
BET体育365投注官网学报(社会科学版)  
2 06-107  
[7]1  
立起旨在普遍宣传党义的秘密组织中社暠 。  
且否认周明指责其把国民党始终是革命党认定是政  
党的条件,甚至认为周明所谓国民党的革命论已成  
为历史上的陈物的观点很对暠。当邓初民在反驳高一  
涵对国民党绝望的观点时,无不是从强调国民党革  
暠、“有组织暠、“有纲领的角度出发,极力凸现国民党  
成为革命党的特征和逻辑;但在回应周明就政党与  
参与讨论的邹德高余惟一,均属于这个北京革命青年  
团体的核心组织成员尽管如此,国民党完成改组前  
夕的这场讨论,却是在较为宽松的政治环境下的争  
暠。无庸讳言,论辩双方都有一些情绪化表述,但基本  
上仍保持在理性的轨道上进行无怪乎邹鲁回忆说:  
自二次革命失败后,本党在北京的势力,被袁世凯摧残  
殆尽,从这时起,本党在北京又建立了相当巩固的基础。  
其后北方革命运动的蓬勃兴起,可说和当时的这种活动  
革命党的质问时,却又退回近代式正规的政治现象暠  
防线,并语带温和地尽量模糊与周明实质上相距颇远的  
分歧虽然邓初民回避了谁的国民党这一问题,并力  
图掩盖或模糊自相矛盾之处,然这却正是余惟一所不遗  
余力加以强调者,这似乎也使得邓初民的努力归于白  
邓初民的文章发表后,未见再有回应文章,随后努  
力周报亦很快停刊。  
[7]1  
2 07  
是很有关系的。暠  
这场就改造国民党及其方式的种种争论,三  
民主义五权宪法暠、“孙文式政党暠、一盘散沙、“革  
命党等等被时人所攻击的所谓国民党软肋暠,事实上  
成为后来国民党赖以存在的重要理论基础和价值核心。  
国民党正是依靠上述武器才改组成功,并最终走向  
革命暠、获得全国政权的何忌乎一个党的制度的  
谶语,更是被国民党新同志的政治作为所应验。  
不过,蔡和森曾指出:“因革命党要继续革命才能存  
余论  
无论是高一涵周明等人对国民党的怀疑,还是邓  
初民邹德高余惟一等人对国民党的辩护,这场有关国  
民党问题的讨论所包含的历史信息无疑是复杂的北  
方政治的不佳表现代议制度的生存危机全国政治缺  
重心以及革命党与政党能否并行等问题,均涉及  
近代中国政治()的核心然而,《努力周报对上述任  
何一项问题的讨论均未有结论,但却提示出往后中国政  
治发展的关键因素———国民党,论辩双方在极度不满北  
方武人和既存政治格局的同时,几乎形成对国民党的一  
致期待此种心态的变化恰好提供了稍后一段时间国  
民党由南方崛起并迅速压过北方的社会心理基础。  
2
[8]  
在的暠 ,因此,孙中山留给国民党的政治遗言,便是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须努力暠。1935,民治与  
独裁讨论接近尾声之时,胡适发表了明显是曲高和  
的言论,针对陶希圣所谓如果以议会政治论和国民  
党相争,国民党内没有人能够同意的说法,胡适援引  
建国大纲第十四条和二十四条很明白的告诉陶先  
生和国民党的朋友:国民党的法源是一种议会政治  
,“国民党如果不推翻孙中山的遗教,迟早总得走上民  
1
922年下半年,国民党重回北京政治后,按照孙中  
[9]5  
2 67-568  
山的要求,特别重视扩大党务的工作暠,其中最重要  
,就是联络北京各大学的青年学生,向他们宣传本党  
的主义暠,为此,邹鲁等人曾帮助加入国民党的青年,建  
主宪政的路暠 。胡适的反语尽管可谓一针见  
,却无力改变国民党已为非议会政党这一事实或  
许这也是当时留心改造国民党者所未曾逆料。  
(本文曾提交2010年第九届两岸三地历史学研究生论文发表会暠,并承台北国立政治大学刘维开教授指正,  
谨致谢忱。)  
注释:  
有关科玄论战暠,胡适曾认为:“这一场大战的战线的延长,参战武士人数之多,战争的旷日持久,可算是中国和西方文化接触  
以后三十年中的第一场大战。暠参见:《一年半的回顾》,收入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3),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397。  
讨论之所以没有形成全国声势,盖此或与其办刊原则的转变有关胡适自道:“从此以后,《努力的同人渐渐地朝着一个新  
的方向去努力那个新的方向便是思想的革新暠,并认为努力周报里最有价值的文章,“恐怕不是我们的政论,而是我们批评  
梁漱溟张君劢一班先生的文章和读书杂志里讨论古史的文章暠,并特别强调这些文章的登载几乎全在我称病搁笔之  
暠! 参见:《一年半的回顾》,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3),397。  
关于努力周报》,章清认为:“撇开新青年分裂的恩恩怨怨不说,《努力周报的创刊,实可看作胡适为中心,中国自由知识分  
子首度的汇聚。暠(章清《“胡适派学人群与现代中国自由主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64。)目前,有关国民党改组  
问题的学术研究基本上集中在政治史层面(参见: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组织形态》,上海  
书店2003年版)。另外,涉及努力周报的研究,主要有吴汉全《暣努力周报时期高一涵的政治思想研究》(《安徽史学》2003年  
118  
失望与希望:《努力周报有关国民党问题的论争  
2)。总的来说,社会心态史的考察尚未能进入研究者视野。  
程振基曾说:“515日的晨报转录努力周报这篇文章,我心里非常感动,一方面因为中国的政治已是糟到不堪的地  
,好人不但是笼着手,而且是闭着口当这个时候,忽然发现这样一篇堂堂皇皇的政论,末后署名的又都是南北两京负有时  
望的学者;这无异于黑暗之下,忽见一线曙光,怎令人不起愉快之感!暠(参见: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3),47。)另外,胡适  
公然放弃二十年不谈政治自抑之言,并一改其在新青年每周评论时期的低姿态暠,转而积极筹办努力周报》,可  
见其对北京政治期待之殷事实上,《努力周报的创刊时间正是在19225月间。  
不同思想立场和政治主张的知识分子对变革的诉求有相似性,瞿秋白此时就认为:“中国国会所代表的人及其所行使的职  
,绝对与代议制相异暠,“中国不但并没有采代议制,而且本来就没有采代议制的可能暠,因此他主张运用群众实力创造真正  
民治的代议制暠。参见:瞿秋白现代中国的国会制与军阀———驳章士钊论代议制何以不适于中国暤》,《瞿秋白文集·政治理  
论编2,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42灢62。  
胡适在讨论(中山)、(炯明)之争时说:“我们旁观的人只看见一个实力派与一个实力派决裂了,故认作一种革命的行动。  
而在孙氏一派人的眼里,只见得一个宣过誓的党员攻击他应该服从的党魁,故抬出叛逆暞、‘叛弑等等旧名词来打他。暠在受过  
西方民主政治陶冶的胡眼中,“新国民党也只是秘密结社的翻版,并看不起孙中山仍旧想恢复秘密结社的法子来组政党暠  
的做法,特别提出这一个制度的问题似乎也有讨论的价值罢暠[参见:胡适这一周》,收入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3),428  
]。不过,有关国民党讨论进行之时,胡适恰与国民党要人过往甚密,且其对直系政府的态度颇为暧昧(参见:曹伯言整理胡  
适日记全编》(4),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73)。  
孙中山在此时有关国家领导人的民意测验中排位较靠前,除了从事后看这是国民党崛起的先兆外,似乎还有其他原因有待  
揭示不过,中国大学举行中大十周纪念公民常识测验暠,其中有你最愿意做哪一种人一项询问题,结果有888(32%)选  
择的大革命家排在首位(参见:《中大十周纪念公民常识测验》,《晨报副刊》1923715日第1)。如果不是出于仅仅  
偶合的历史书写,将二者联系起来考虑,似也不能算过分牵强。  
其实,此前时人对并不很看重,恐怕此时对的强调才上升到有组织的高度李大钊曾说:“近二三年来,人民厌弃政  
党已达极点,但是我们虽然厌弃政党,究竟也要另有种团体为替代,否则不能实行改革事业。暠(参见:李氏团体的训练与革新  
的事业》,原载曙光2卷第2,又收入李大钊文集》,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413。)陈独秀也有改造政治不如改  
造政党之谓大部分人对国民党的认知依然停留在一般意义的党派,甚至胡适诸人还有秘密会社的认知。  
栣“民治之概念实现方式及其与革命的关系,似乎长期困扰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杜亚泉曾说:“以真共和为目的,以武力为  
手段,则此目的果能以此手段达之否乎? 质言之,即真共和国能以武力求之乎? 吾敢决言之曰:不能! 世之论者,每谓法国之  
共和,为七月革命之结果;至美国之共和,为独立战争南北战争之结果,似真共和必当以武力求之者此实误读历史之过也。  
考之历史,则武力可以倒专制,而不可以得共和专制既倒之后,虽已有共和之名,尚未有共和之实此时党派纷杂,争斗  
相寻,所谓共和,皆假共和,非真共和必更经过若干时期,而后因实业之发达,与教育之普及,真共和乃渐渐成立世界各国,  
无不如是。暠(杜亚泉真共和不能以武力求之论》,原载东方杂志149,收入许纪霖田建业编杜亚泉文存》,上海教  
育出版社2003年版,164。)19236月间,“北京政变,离京南下的国民党议员曾发表公开宣言,表示:“在法律下得不  
得到救国之路,只有超越法律以上而求之即不得护法,只好革命辛亥革命,依据何法革命军中,何须议会有何不可并  
议会之名而革之清政府即与资政院俱亡,又孰以为过也虽然偏激之论,岂得已哉。暠(参见:刘楚湘癸亥政变纪略》,中华书  
2007年版,141灢143。)在此且不论孰是孰非,然两者表述之内涵即明显南辕北辙大约十年后,蒋廷黻抛出革命与专  
》,更引发了持续近一年时间的民治与独裁大讨论,虽其语境有所更变,然其面临的基本问题似依然如故。  
这与胡适的印象颇相反:“孙文鉴于国民党的失败,仍旧想恢复秘密结社的法子来组政党因为陈炯明是新国民党的党员,不  
曾脱党,而攻击党魁,故用秘密结社的道德标准看起来,陈炯明自然就是叛党的罪人了。暠有意思的是,余氏强调陈炯明的行为  
是个人行为,不是的行为;胡则认为应该尊重党员个人不同的政见选择,才能算一个正常的党,因为在一个公开的  
政党里,党员为政见上的结合,合则留,不合则散,本是常事;在变态的社会里,政治不曾上轨道,政见上的冲突也许酿成武装的  
革命,这也是意中的事。暠以上引言均参见:胡适这一周》,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3),428。  
参考文献:  
[
1]杨天宏.密勒氏报中国当今十二位大人物问卷调查分析[J].历史研究,2002,(4):72.  
2]管美蓉.吴景濂与民初国会[M].台北:“国史馆暠,1995.  
3]胡适.我们的政治主张[M]//欧阳哲生.胡适文集(3).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4]张玉法.近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史[M].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9.  
[
[
[
119  
BET体育365投注官网学报(社会科学版)  
[
5]胡适.一年半的回顾[M]//欧阳哲生.胡适文集(3).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6]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7]胡适.这一周[M]//欧阳哲生.胡适文集(3).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8]颜惠庆.颜惠庆传———一位民国元老的历史记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9](高一涵).想解决时局应先停止北京国会的职权[J].努力周报,1923,(63).  
10]刘楚湘.癸亥政变纪略[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1]KC.“事实政府究竟做了些什么事[J].努力周报,1923,(61).  
12]政之.时局之症结与收拾之前途[M]//王瑾,胡玫.胡政之文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13]萧一山.一个救济中国的妙法[J].努力周报,1923,(60).  
14]高一涵.KC[J].努力周报,1923,(63).  
15]关于我们的政治主张的讨论[M]//欧阳哲生.胡适文集(3).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6]高一涵.我们最后的希望[J].努力周报,1923,(64).  
17]李大钊.普遍全国的国民党[J].向导,1923,(21).  
18](高一涵).我对于国民党的态度[J].努力周报,1923,(66).  
19]春木.羞见国民的中国国民党[J].向导,1923,(29).  
20]邹德高.读了一涵先生我对于国民党的态度以后[J].努力周报,1923,(67).  
21]罗志田.西方的分裂:国际风云与五四前后中国思想的演变[J].中国社会科学,1999,(3).  
22]周明.我对于邓初民君与高一涵君讨论国民党的讨论[J].努力周报,1923,(73).  
23]余惟一.讨论对于国民党的讨论》[J].努力周报,1923,(74).  
24]孟武.释政党[M]//孤军社.孤军杂志政党专号·孤军杂志第二卷第五六期合刊.台北:文海出版社,1985.  
[
[
[
[
[
[
[
[
[
[
[
[
[
[
[
[
[
[
[
[25]赖泽涵.评价于子桥著民国的政党政治:国民党,民元民十三年》[C]//张玉法.中国现代史论集:第四辑民初政局.台北:  
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0.  
[
26]邓初民.答周明君对我提出之关于国民党的讨论[J].努力周报,1923,(75).  
27]邹鲁.回顾录[M].长沙:岳麓书社,2000.  
28]()和森.统一借债与国民党[J].向导,1922,(1).  
[
[
[29]胡适.从民主与独裁的讨论里求得一个共同的政治信仰[M]//欧阳哲生.胡适文集(11).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DisappointmentandHope:Discussion  
ontheKuomintangIssuesinTheEndeavor  
YUJie  
SchoolofHistoryandCulture,SichuanUniversity,Chengdu,Sichuan610064,China)  
(
Abstract:Inthesecondhalfof1923(JulytoOctober),TheEndeavorlaunchedadiscussiononKuo灢  
mintang.DespiteitscoveringandimpactisnotasgreatasthedebatebetweenScienceandMetaphysics  
inthesameyear,thisdiscussionservedasanexcellentangleforresearcherstoinsightintotheresurgent  
Kuomintangatthattime.Thediscussionreflectedabundantinformationonthepoliticalupheavalsbe灢  
tweentheSouthandtheNorth.Withrelevanthistoricalbackground,thediscussionmaybeconduciveto  
abetterunderstandingofKuomintangsimageintheNorthernpublicopinionandtocapturingthere灢  
motecausesfortherapidrisingofKMTforces.  
Keywords:TheEndeavor;Beijingpolitics;theKuomintangissues  
[责任编辑:凌兴珍]  
120  
Baidu
sogou